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杜甫诗歌的现实性。2,律诗的开拓。3,沉郁顿挫的风格。4,即事名篇的创制。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一)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以前)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杨。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壮游》(二)困守长安(35岁---44岁)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官定后戏作》)(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4岁—48岁)肥男有母送,瘦男独怜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垂老别》)(四)漂泊西南时期(48岁—59岁)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忧。(《卜居》)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杜诗内容博大精深,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都在他的诗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的诗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1.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2.忧念时局,关心社稷,是杜甫爱国思想的突出表现3.描绘山水,题画咏物4.咏物诗继承了托物言志的传统,并有所发展。杜甫还有一些咏物诗讽谕时事,揭露诛求。5.爱子心切,伉俪情笃,友朋谊深“沉郁顿挫”首先,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其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有关。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甫作品的风格“萧散自然”“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杜甫作品的风格水槛(jiàn)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品创作背景:•月夜•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kān。•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羌村三首•作品创作背景:•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羌村三首羌村三首(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前四句叙写在夕阳西下时分抵达羌村的情况。•后八句写初见家人、邻里时悲喜交集之状。•其次是邻里的围观。•其三是一家子夜阑秉烛对坐情景。羌村三首(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第二首写还家后矛盾苦闷的心情。•前八句写无聊寡欢的情状。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末四句写到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说酒是因愁,深切表现出诗人矛盾苦闷的心理——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羌村三首(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第三首写邻人来访情事。•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由于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诗句表现力强,大都耐人含咀。“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乎;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见《杜诗镜铨》引王慎中语)•一是以小见大:•诗人以回家后的一些生活片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共同的重大主题;•二是主观感情和客观场面相结合:•第一首主要是通过三个场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首直接揭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首通过父老乡亲的话语和自己的歌声表现主题。•三是既独立成篇,有相互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艺术特色杜诗的历史地位•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学术争鸣杜甫诗中体现的儒家思想——恻隐之心为仁•至于杜甫爱国爱民思想的渊源,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源自儒家。新时期对杜甫儒家思想的研究有新的开拓。在这方面,邓小军连续发表了三篇很有见地的论文。作者指出,恻隐之心,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心,乃是民本政治即仁政的根本。在杜甫心灵中,人类不分贵贱,不分等级,亦不分种族,在人性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杜甫对隶人所表现的平等精神,对隶人善良人性的肯定,乃是对原始儒家人性普遍平等思想的实践品格的发展“杜甫的诗歌与行为表明,在政治思想上,他完全继承着原始儒家和隋代王通一系传统,而决不是董仲舒一系,更不是法家一系。换言之,杜甫与愚忠不相干”。“杜甫的廷争、弃官、不赴召,终于漂泊以死,乃是以实践的品格,体现了士在君主面前为道而自重的独立自由之人格”。杜诗还深刻体现了儒家的君权有限合法性思想。所以说,“杜甫真正地继承、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真精神即核心意义”。学术争鸣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杜甫很忙討論一:杜甫很忙,您怎么看?2012年,正好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很忙”图片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但不少学者也呼吁网友在疯转杜甫很忙图片的同时,也请考虑到杜甫在文学上的身份与地位,尊重传统文化。討論二:如果在李白和杜甫中選一人做你的男友或另一半,你會選誰?
本文标题:杜甫羌村三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