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青冢、画图、出塞等历史典故;体会温雅深邃的“昭君三怨”,深入理解昭君形象;理解借古伤今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初步分析昭君的去国和远葬之怨,在分析中理解温雅深邃的千载之怨,在理解中感悟作者个人的家国情怀,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体悟到诗人由昭君之怨上升到个人、国家之思的深沉情感。【教学重点】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深入分析和理解昭君从刚开始的去国再到念国最后远葬的“三怨”。【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对昭君形象的刻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作者借古伤今的情怀,进一步上升到作者自己个人的际遇以及对国家的深沉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对话合作与点拨法【教学用具】黑板、黑板刷、粉笔、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埋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朝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诗题)二、知人论世,走进作者1、知识回顾,简介作者:(3分钟)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读书漫游(三十五岁以前)、困居长安(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西南飘泊(四十八至五十八岁)2、写作背景同学们在看写作背景时着重关注老师用蓝色字体标注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在我们接下来分析诗歌时会用到。作者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去世前4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五首组诗,以抒情怀。上节课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三、诵读文本,整体感悟:(4分钟)1.注音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2、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3、学生齐读,要求能准确、恰当、有感情地诵读文本,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语气,努力提高对古诗的感受能力,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人独自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配乐齐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即: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确: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注释)——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引伸出诗歌的整体基调,即诗眼“怨恨”两字。四、品读诗歌(31分钟)[分析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1.昭君因何而“怨”?诗人如何写“恨”?在诗中找出相关语词。分组讨论分析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这些词在句中有何妙处?[明确:紫台、青冢、朔漠“一去”:一个人远去,为昭君怨恨之始;“独留”:独自留下,为怨恨之终。“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一别汉宫远嫁大漠,去国久远,唯留青冢一座独向黄昏。点出昭君“两怨”:①远嫁大漠,回乡无期;②远葬他乡,青冢幽怨][分析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2.昭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们结合诗歌注释深入理解颈联句意,明了昭君悲剧的根源。画图是指画像。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空”字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因此,这千载怨恨从心中不断地生发出来。昭君第三怨:汉帝不识,终身遗恨,魂魄空归。)让学生把诗歌颔联和颈联扩展为一段散文化语言,并请两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逐渐从历史回归现实,回到杜甫独上高台,远眺荆门。[分析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3.作者写昭君“怨”,却于开头写“群山万壑赴荆门”,有何作用?(写作背景:诗人站于白帝城高处,远眺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是望不到的,但他穷极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作者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把一个“窈窕红颜”,写得“惊天动地”。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明确】:不同意。其一,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因此,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联系对颔联和颈联的分析,昭君又如何受不起作者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的语句来描摹?虽是一介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琵琶乐曲万古留芳。结合本诗题目——咏怀古迹。4.题为“咏怀”,却独写昭君怨恨,作者有何用意?“咏怀古迹”(咏怀古迹:针对历史事件有感而发。)“咏怀”二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要了解诗人此时的情怀,就要回到更大的背景上去,看看杜甫独上高台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且我们在《秋兴八首》(其一)中也讲过诗人的“孤舟一系故园心”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绝不是偶然。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五、背诵诗歌(2分钟)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再配乐朗诵,在悠扬飘渺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自然成诵。六、结束语(1分钟)古有昭君,今有杜甫。一个是夜月归魂的窈窕红颜,一个是暮年多病的白发老者。他们心中时时有国家,处处怀故土,两者身上共同显现出一种“深厚博大”的气质。今昔相较,唯来者可追。同学们,你们也要如昭君杜甫一般,时时深厚,处处博大!七、布置作业(1分钟)1.摘抄并赏析《咏怀古迹》其他四首中的一首。2.许多历史人物在涛涛历史洪流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自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附:板书设计5.咏怀古迹(其三)杜甫怨恨一去、连——远嫁独留、向——远葬省识、空归——终身遗恨反衬对比远眺荆门登台伤怀今古借古伤今
本文标题: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