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中国传统礼俗 古汉族的婚姻礼俗及其演变
授课教师:台大中文系叶国良教授【本着作除另有注明外,采取创用CC「姓名标示-非商业性-相同方式分享」台湾2.5版授权释出】第四讲第4单元古汉族的婚姻礼俗及其演变古汉族的婚姻礼俗及其演变研究项目:古汉族婚礼的仪节、古汉族婚礼的特性、《仪礼.士昏礼》3D动画制作的意义、汉族婚礼的演变重点选读资料:《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诗.关雎》、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王建〈新嫁娘〉、司马光《温公书仪》、朱熹《朱子家礼》〔资料23〕另见:《仪礼.士昏礼》白文〔资料24〕另见:《礼记.昏义》白文〔资料25〕婚礼的仪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妇至成礼→合卺→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士昏礼3D动画节选本作品由叶国良教授授权本课程:中国传统生命礼俗使用,本数据库无再授权他人使用之权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请另行向权利人取得授权。〔资料26〕问名涵义的解释:贾公彦《仪礼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不问三月之名。」孔颖达《礼记正义》:「问名,问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孙希旦《礼记集解》:「问名者,问女之名,将以加诸卜也。」民俗学的解释〔资料27〕古汉族婚礼的气氛:《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flickrkanegen论《诗经.关雎》非指婚礼,非指贺婚,尤不指平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婚礼庆贺奏乐之始:《礼记.曲礼上》:「贺娶妻者曰:『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此不是昏礼前后数日内。」论《盐铁论.散不足篇》中「宾婚相召」、「宾昏酒食」,乃指朋友、亲戚宴饮,非指贺婚欢宴。〔资料28〕见舅姑及庙见的时机(一)古代《仪礼…士昏礼》:「(明日)夙兴,妇沐俗纚笄,宵衣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曾子问曰:『女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孔子曰:『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婿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郑玄注:「谓舅姑没者也。」〔资料28〕见舅姑及庙见的时机(二):后代唐.朱庆余〈近试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王建〈新嫁娘〉:「三日下厨房,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宋.司马光《温公书仪》:「婿先至厅事,妇下车揖之,遂导以入,妇从之,执事先设香酒脯醢于影堂,舅姑盛服立于影堂之上,舅在东,姑在西,相向,赞者导婿与妇,至于阶下,北向,东上。主人进,北向立,焚香,跪,酹酒,俛伏,兴,立,祝怀辞由主人之左进,东面搢笏出辞,跪读曰:「某(原注:婿名)以令月吉日迎妇某(原注:妇姓),婚事见祖祢。」祝怀辞出笏,兴。主人再拜,退复位,婿与妇拜如常仪,出,撤阖影堂前。(原注:古无此礼,今谓之拜先灵,亦不可废也)……妇明日夙兴,盛服饰,俟见舅姑。……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宋.朱熹《家礼》:「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原注:古者三月而庙见,今以其太远,改用三日)」〔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一):《唐律疏议》:「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虽无许婚之书,但受聘财亦是。若更许他人者,杖一百,已成者,徒一年半。」〔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二):《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一章通则第九百六十七条:称直系血亲者,谓己身所从出或从己身所出之血亲。称旁系血亲者,谓非直系血亲,而与己身出于同源之血亲。第九百六十八条:血亲亲等之计算:直系血亲,从己身上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旁系血亲,从己身数至同源之直系血亲,再由同源之直系血亲,数至与之计算亲等之血亲,以其总世数为亲等之数。第九百六十九条:称姻亲者,谓血亲之配偶、配偶之血亲及配偶之血亲之配偶。〔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三):《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九百七十条:姻亲之亲系及亲等之计算如左:一、血亲之配偶,从其配偶之亲系及亲等。二、配偶之血亲,从其与配偶之亲系及亲等。三、配偶之血亲之配偶,从其与配偶之亲系及亲等。第九百七十一条:姻亲关系,因离婚而消灭;结婚经撤销者亦同。〔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四):《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二章婚姻第一节婚约第九百七十二条: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第九百七十三条:男未满十七岁,女未满十五岁者,不得订定婚约。第九百七十四条:未成年人订定婚约,应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第九百七十五条:婚约,不得请求强迫履行。〔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五):《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二章婚姻第二节结婚第九百八十条:男未满十八岁者,女未满十六岁者,不得结婚。第九百八十一条:未成年人结婚,应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第九百八十二条:结婚应以书面为之,有二人以上证人之签名,并应由双方当事人向户政机关为结婚之登记。〔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六):《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九百八十三条:与左列亲属,不得结婚︰一、直系血亲及直系姻亲。二、旁系血亲在六亲等以内者。但因收养而成立之四亲等及六亲等旁系血亲,辈分相同者,不在此限。三、旁系姻亲在五亲等以内,辈分不相同者。前项直系姻亲结婚之限制,于姻亲关系消灭后,亦适用之。第一项直系血亲及直系姻亲结婚之限制,于因收养而成立之直系亲属间,在收养关系终止后,亦适用之。〔资料29〕婚姻成立的条件(七):《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九百八十四条:监护人与受监护人,于监护关系存续中,不得结婚。但经受监护人父母之同意者,不在此限。第九百八十五条:有配偶者,不得重婚。一人不得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资料30〕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也可以称为舅姑。《礼记.昏义》:「赞见妇于舅姑。」《礼记.坊记》:「子云: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违也。」《尔雅.释亲》:「母之晜弟为舅,妇称夫之父为舅,妻之父为外舅;父之姊妹为姑,之母为姑,妻之母为外姑。」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为何可以称为舅姑?另见:姑表婚举例另见:舅表婚举例参考论文:马之骕《中国的婚俗》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吕敦华《唐代婚礼研究》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自我测试问题:一、士昏礼中聘礼为何极微薄?二、古汉族婚礼为何在黄昏亲迎?三、古汉族婚礼有无奏乐庆贺事?四、后世平民结婚为何男着官服女着凤冠霞帔?第五讲汉族婚姻中的两性地位与男女关系第五讲汉族婚姻中的两性地位与男女关系研究项目:.汉族婚姻中的女性.古代已婚男女的地位与关系.妇女的公财与私财、妻与妾的地位.汉族的男女地位与关系选读资料:《仪礼.丧服传》、《大礼记.本命篇》、《唐律疏议》、〈孔雀东南飞〉、《红楼梦》、《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民法》〔资料31〕三从:《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资料32〕四德:《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班昭《女诫》:「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资料33〕七出:《大戴礼.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仪礼.丧服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资料34〕三不去:《大戴礼.本命篇》:「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后汉书.宋宏传》:「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料35〕《唐律》:「诸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徒一年半。虽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若犯恶疾及奸者,不用此律。」《疏议》曰:「义绝,谓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自相杀,及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及与夫之缌麻以上亲,若妻母奸及欲害夫者,虽会赦,皆为义绝。」《白虎通.嫁娶》:「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悖逆人伦,杀妻父母,废绝纲纪,乱之大者也,义绝,乃得去也。」〔资料36〕妻妾地位不平等:《唐律》:「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资料37〕《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话说刚将年事忙过,凤姐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忽见赵姨娘进来,李纨、探春忙让坐下。赵姨娘开口便说道:「这屋里的人都跴下我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纔是。」一面说,一面便眼泪鼻涕哭起来。探春忙道:「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解,谁跴姨娘?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赵姨娘道:「姑娘现跴我,我告诉谁去?」探春听说,忙站起来,说道:「我并不敢。」李纨也忙站起来劝。赵姨娘道:「你们请坐,听我说。我在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连你也没脸面。」探春笑道:「原来为这个,我并不敢犯法违理。」一面就坐了挐账翻与赵姨娘瞧,又念与他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的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这例不成?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女孩,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这原不是什么争大争小的事,讲不到有脸没脸的话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旧规矩办的,领的是祖宗的恩典。若说办不匀,那是胡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太太连房子赏了人,我有什么有脸之处?一文不赏,我也没什么没脸之处。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满心里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另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说的。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了我,纔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作一件好事,姨娘到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了,那纔正经是没脸呢!连姨娘真也没脸。」一面说,一面不禁滚下泪来。赵姨娘没了别话答对,便说道:「太太疼你,你越发该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探春道:「我怎么忘了?叫我怎么拉扯,这也问他们各人,那一个主子不疼出力的奴才?那一个好人用人拉扯来着?」李纨在旁,只管劝说:「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有拉扯的心,口里怎么说的出来。」探春忙道:「这大嫂子也胡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拉扯奴才来着?他们的好歹,自然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赵姨娘气的问道:「谁叫你拉扯别人去了?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就不依你?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施。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飞去了。」探春不听完,已气得脸白,气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纔升了九省检点去了,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了?我到素习按礼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既这么说,每日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去?为什么不挐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两三个月寻出一个由头来,彻底子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幸亏我还明白,但凡胡涂不知道理的,早急了。」李纨急的只管劝,赵姨娘只管还唠叨,忽听有人说:「二奶奶打发平姑娘来了。」赵姨娘听说,方把口止住。注:拉扯,是照顾、提拔的意思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礼俗 古汉族的婚姻礼俗及其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