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记忆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海子如果某一天,你身上多了一个“恢复出厂设置”按钮,一按身体和记忆一切归零。你会去按它吗?因为右耳听到的信息汇入左半脑,而左半脑比右半脑更具记忆优势。所以要想让对方牢牢记住你说的话,对着ta的右耳说吧!•世界记忆冠军、武汉大学学生王峰刷新记忆心理学实验纪录。电脑屏幕上1秒呈现1个数字,最终,他一口气记住了200个,大大刷新了80个的世界纪录。这个实验通常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基本的记忆能力,一般人的记忆广度为5-9个,你能记住多少个呢?从记忆效应看记忆——序位效应•瑞士卢塞恩心理学学院发现,志愿者在实验中被重打屁股后,记忆力突然大增,考试成绩突飞猛进。这是因为人被打屁股时,其肾上腺素分泌会大幅上升,用以减低痛楚分泌的内啡,而内啡一旦跟肾上腺素混合,将会有效打通一个人从前没有充分利用的神经途径,进而提升IQ。从记忆效应看记忆——序位效应•看完一张排列名次的成绩单时,你会发现那些位置的人最容易被记住?•(榜首易记,榜尾也易记,中间人的人是谁不容易记。)•如果榜单上列有100个人的姓名,看过榜单而接受记忆测量者也有100人,将100个人所记忆的内容,做成一个次数分配,记得榜首有多少人,记得第二名有多少人,一直到榜尾为止,然后将其连成一条曲线时,该曲线大致会像一个碗型;两端上升,中间下降。曲线前端上升部分,表示最初学习的材料容易记忆,称为首因效应。曲线后端上升部分,表示最后学习的资料也容易记忆,称为近因效应。•闪光灯效应:–在许多年前,曾有心理学家,在美国第16任总统被刺身亡后的33年,以179位中年以上的人为对象,调查他是否还记得林肯遇刺的时间、地点以及凶手的姓名等历史事件。–结果发现,回答完全正确者,占71%。–闪光灯效应指对引人震撼的事情,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雷斯托弗效应(我们倾向于记住那些与众不同的、别具一格的事物、人、地点等等)–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和来宾一一握手时,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最为突出者,即时地记下他们的姓名。–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在服装上力求表现新颖,就是在言行上刻意突出。–这个效应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一、记忆的概念•内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理解–记忆与感知觉不同。–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二、记忆的作用•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三、记忆的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时空关系)–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定时空无关。•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称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时间)–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0.25~2s)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5s到2分钟。成分包含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1)最下面的小女孩拿着什么工具?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3)右下角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向左边还是右边?三种记忆的比较种类时间特点感觉记忆(瞬时记忆)0.25~2秒容量相当大具有形象性短时记忆5秒~2分钟容量7+2长时记忆时间无限容量无限心理活动的知识基础•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内容)–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组装家具的步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步骤等)。四、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记忆是一种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结构性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由感觉、短时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构成。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取遗忘维持复述遗忘遗忘行为反应刺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复述消退遗忘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记忆是一个过程–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记忆好坏通过其表现。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学说•整合论–人物:拉什利(1929)–实验:破坏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大脑皮层破坏越大,记忆丧失越多。–观点: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记忆的保持依赖于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定位论–人物:布洛卡、鲁利亚、麦克高夫–观点:①布洛卡: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②鲁利亚: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零乱而不连贯。网状激活系统对记忆有重要作用。③麦克高夫: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SPI理论•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用来说明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就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反响回路–概念: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特点: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作用: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突触结构–观点: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长时程增强作用–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他们将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这种LTP具有专一性,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强化作用。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核糖核酸•激素和记忆第三节感觉记忆一、感觉记忆的编码•感觉记忆性质–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请大家注意,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呈现一幅油画,请大家记忆油画的内容。387959423271608•编码形式–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斯伯林(Sperling)实验:•运用整体报告法,同时呈现若干数字50ms,然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当数字数少于4时,全部正确;多于5个时,被试报告开始出现错误。正确率平均为4.5。•是否由于方法的限制未能检验出来?•局部报告法–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呈现12个英文字母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高音、中音、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随机。部分报告法视觉呈现音调指示反应MQTZ高音RFGA中音NSLC低音N,S,L,C–发现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个。–表明感觉记忆容量大,但保持时间短暂。–听觉通道同样存在感觉记忆,规律与视觉通道相同。二、感觉记忆的保持与转换•斯伯林实验:–变化刺激项目与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时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ms时,回忆为75%;延迟300ms,55%;0.5ms之后,与整体报告法的成绩相同。–实验表明:视觉器官保存图像信息容量大,但保持时间短。•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第四节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康拉德实验–视觉编码:Posner实验•影响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大脑的兴奋水平。–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7±2–加工深度:实验结果: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复述–种类:①机械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②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只有机械复述并不能加强记忆。•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15m~30m,时间很短。–实验:皮特森•短时记忆的遗忘–消退说: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干扰说: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它无关信息的干扰。–实验验证阻止复述后短时记忆遗忘速率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斯腾伯格实验–给被试呈现1到6个不等的数字系列,然后再呈现一个探测数字,判断是否刚才出现过。–52946–9(Y)–8(N)•三种可能的检索方式–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自动停止扫描:是对项目逐个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完全系列扫描:是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作出判断。第五节长时记忆一、长时记忆的概念•内涵–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理解–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其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二、长时记忆的编码•长时记忆的编码–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者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编码形式•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①有意编码效果好于自动编码。②组织活动参与可促进编码。–加工深度•记住下列字母表中有几个字母“O”OBPCNIORBA•有几个字母“O”?•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除了“O”之外,还有哪些字母?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化表现在质和量的方面:–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即时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复习要及时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好于集中复习③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④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再认–内涵: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被认识的心理过程。–影响再认的因素①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依赖于时间间隔③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④依赖于个体的期待⑤依赖于人格特征•回忆–内涵:是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回忆的策略和条件•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遗忘的一般概念–内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遗忘的进程艾宾豪斯:遗忘曲线其它影响因素: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1234510152025300102030405060708090100时间(天数)保持百分比1.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2.遗忘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遗忘理论的比较:理论主要观点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最后逐渐消退。干扰说*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材料的干扰而导致了遗忘。一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而引起的。提取失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消失,遗忘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学习
本文标题:第6章 记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