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4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简述:禹州市张得乡等(二)个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Ⅰ标段包括张得乡镇境内域内的平田整地、坑塘填筑、农沟开挖、田间道、等。二、施工组织机构(一)现场组织体系本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工作,项目经理享有生产、人事、经济调配权。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科、质检科、财务科、安保科、器材科等管理部门。组建:普工组、石工组、砼工组、木工组,机电安装组、土方机械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具体实施。(二)施工机构人员配备本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工程部:4人(部长1人、测量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质检部:3人(部长1人、质检工程师2人);机物部:3人(部长、主办、出纳会计各1人);下设土方施工队、混凝土施工队等。三、工场布置及临时设施(一)生产生活设施根据招标文件、设计资料,我公司对本工程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考察,拟将料场、钢筋场、拌和站等生产、生活设施,集中布置在斗渠施工场地附近。生产区、料场建在一起,生活区拟设仓库、职工宿舍、食堂和公共卫生等设施,项目部、施工队拟就近租用当地民房进场后我公司将迅速调集所需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场地平整,搭设生产生活设施,以满足迅速开工的需要。生2产生活设施计划如下表:生活设施计划表序号项目规格(m)单位数量标准1项目部管理用房m2100租用民房2宿舍4.0×6.0间43食堂6.0×4.0间24厕所3.5×4.5间1毛竹骨架,石棉瓦墙(顶)(二)施工交通1、场内道路施工期间,我公司将安排专人对施工期内的场内道路进行管理、保养和维护,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三)施工用电1、供电设施采用自发电,拟配备两台15KW的发电机组。场内低压线路全部采用不同规格的电缆架设,电杆采用水泥杆。我公司负责全部工地电力的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工地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三级保护装置,局部采用二级保护装置。(四)施工供水设施1、施工供水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河水或自来水。2、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接用当地居民使用的自来水。(五)施工通讯3我公司计划在项目部及每个主要施工工地装设固定电话一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手机,以确保信息畅通,联系方便,满足施工全过程的通信需要。(六)施工设备:1、砼生产设备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熟料采用翻斗车4台套(或铁斗车12辆)运输;以保证整个工程砼的用量要求。2、土方施工设备:挖掘机1台,履带拖拉机3台,铲运机10台套,蛙式打夯机3台,自卸汽车5辆。3、发电机组:15KW柴油发电机组2台套。4、其他设备:砼振捣设备配备2.2kw插入式振捣器4台套,平板振动器2台套,其它施工必须的小设备及工具若干(详见主要施工设备表)四、工程材料采购及质量控制(一)工程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措施我公司将采取下述措施以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1、及时制定采购计划我方将按合同进度计划及时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2、严格交货验收①、查验证件:我方将按供货合同要求查验每批材料的发货单,并将复印件提交给监理人。②、抽样检验:我方会同监理人进行材料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人。4③、材料验收:经鉴定商品混凝土必须有资质的单位方准入场,不合格材料拒绝使用。(二)建筑材料的采购若我单位中标,该工程所用材料及设备均由我公司自行组织,负责进场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保管,施工队伍进场后,立即编写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并与各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及时组织进场。1、黄砂计划选用骆马湖产中粗砂,要求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含泥量不超过3%,砌筑选用其细度模数在2.4~2.8范围的中粗砂,粉面及勾缝选用细砂。使用前按规范要求取样送检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碎石计划选用濉宁产石子,要求质地坚硬、有棱角、表面粗糙,石子粒径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按规范要求取样送检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路面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三)材料的运输及保管该工程材料计划由陆路用载重汽车运到工地现场,金属设备进库保管,砂石露天存放。五、初步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我公司一旦中标,将迅速调集所需设备、人员进场,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展开技术准备工作,包括:①熟悉施工图纸、并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②现场交接桩与复测;③料源合格性测试分析;④编写开工报告等;2、场地清理整平进场后,立即组织场内道路维修整平工作,为场内交通顺畅创造条件。3、物资准备有计划的组织施工设备和急用物资进场,为开工作好准备。4、材料组织本工程所用材料均由我公司自行组织,我们将组织精干力量,对工程所需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考察、检测和试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有组织地进行采购和运输。(二)测量放样测量工作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应予重视,测量放样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建筑物的沉降点的设立和观察、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沉降点的设立与观测。测量工作的安排是:组建班子、准备仪器、制定制度、制定方案。1、组建班子专门成立测量队,负责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测量队设队长一名,由具有一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并配备3—5名具有实际施工经验且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测量技术员和若干工人,组成测量小组,进行控制测量时可分成二个组,一个组负责平面控制测量,一个组负责水准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待施工时再统一安排。在整个施工期间认真进行测量放样和跟踪复核,做好业主方所提供控制点、水准点的复核、验算和保护工作,做好建筑物在施工期沉6陷和位移的观测、记录。2、准备仪器仪器拟准备:水准仪DS3二台、经纬仪一台、双面水准尺二根、塔尺2支、钢尺50M一根和20M一根,其它还要准备花杆、铁锤、铁钉、大小木桩、红漆、毛笔等。3、制定严格的测量制度:3.1、仪器校正制度。进场后,要对所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校验、校正、施工中,要每月进行一次检验校正,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3.2、测量复测制度。对监理单位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要进行复核验算,对每次的测量结果,要进行校核复测和闭合检查,轴线测量要进行盘左盘右,水准测量要进行闭合,距离丈量要进行往返复测。3.3、记录复算制度。每次测量均需有测量记录,记录时要重复读数,对记录的数量,要有他人进行复核、验算。4、具体实施方案4.1、进场后,要认真熟悉图纸,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4.2、在施测前将有关测量的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4.3、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认真进行节制闸位置的放样,观测、计算和复核,确保无误。4.4、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护和保存好测量所用的各种控制标点,对中心轴线、高程等重要的固定点必须定期检测,确保数据的可靠性,7防止移动和破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共同协商采取补救措施。5、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及归档资料应包括下列项目:施工控制网(平面的、高程的)成果;基坑土方开挖至基础面的平面的断面图,并绘出建筑物底部轮廓线;沉陷、位移、变形观测成果资料;实测全部新面貌地形图;地基超挖处理;闸门及机电设备安装的测量资料;其它有特殊要求部位的测量资料。6、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6.1、土方开挖轮廓点放样测量: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必须在±(50-200)mm之内,高程中误差必须在±(50-100)mm之内。6.2、施工期间外部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测点相对于工作基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3-5)mm,垂直位移测点相对于工作基点的测量误差为±(3-5)mm。7、施工测量人员应遵守的准则7.1、对所有观测记录手簿,必须保证完整,不得任意撕页,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7.2、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图表应予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7.3、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1、土源计划8施工围堰土源利用基坑开挖土方进行填筑。3、土方工程、本工程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平田整地、坑塘回填、表土剥离、建筑物基坑等土方开挖、土方回填以及斗沟、农沟等。3.1、土方开挖3.1.1、机械:土方开挖使用1台反铲挖掘机,结合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其它机械,其余详见机械设备一览表。3.1.2、边坡控制:根据工程地质,结合图纸,具体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3.1.3、工作面控制:为了便于主体施工及排水沟施工,在底板以外需预留2.0M宽的工作面。3.1.4、基坑开挖和工场内清淤需在围堰内明水排完后实施,宜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逐层设置排水沟,层层下挖,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排水系统通畅。3.1.5、基坑底部应留不少于30cm的保护层,在砼施工前,分块突击人工二次开挖,在开挖时严禁超深。若在持力层部位,超挖时必须用与封底同标号的混凝土回填。3.1.6、开挖和清淤土方,应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弃土区有计划的堆置或运走。3.2、土方回填及压实3.2.1、本工程土方回填和压实指渠堤土方压实以及建筑物的底部地基及周围等部位的填筑。93.2.2、在回填前应对现场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做好记录,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未经审批不得开始回填。3.2.3、回填前必须清除所有的杂物、余土及积水,且砼必须在达到规定的强度以上。回填时必须控制最佳含水量。3.2.4、采用自卸汽车运土,在碾压时,应防止机械碰撞建筑物。建筑物墙后2.0M以内用人工回填。死角及边角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碾压夯实。其余部位采用推土机和压路机压实。3.2.5、在回填时,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施工时需严格控制虚土铺设厚度,压路机不大于30cm,人工不大于20cm。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要挖台阶,且不得漏夯,上下层的接缝应相互错开。每层经检验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3.2.6、压实后每600m2做环刀试验测定密实度,必须≥95%,压实后的干容重,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5kw/m3,且不得集中。3.2.7、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戗石灰等措施加以处理。如遇到低温气候,应对取土区土方进行覆盖防冻,对冻结的土料或土层清除后,才能继续填筑。田间道路工程是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田间道路的布置应尽量和项目区内田块布置相结合,与周边主要交通道路连接贯通,以便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田间道路按等级可分为:田建道和生产路;按一般路面材料可分为:混凝土路面和碎石路面。本项目只涉及田间一级道路,为混凝土路面。10道路工程的一般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基底清理与处理─路面基层填筑─路面主体施工。ạ)测量放样根据道路设计施工图纸及高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和坐标,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全线中桩进行复测,定出道路中心线,增设中桩,直线段为20m,曲线段为10m增设一个。依据水准点高程对全线的原地满进行复测,做好记录,并绘制横断面,地形复杂地段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桩,然后对每个横断面根据测量结果钉上开挖或回填边线桩b)基底清理与处理根据测量放样,首先清除填筑范围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合格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根据土质、水文、坡度和填土高度对基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1)当基底为松土或耕地时,应先认真压实后再填筑;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压实试验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填土前进行碾压试验,确定碾压机械、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作为施工的依据。当路线经过水田、洼地和池塘时,应根据积水和淤泥层等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清淤换土、抛石挤淤、晾晒或掺灰等处理,经压实后在天路堤。受地下水影响的低填方路段,还应考虑在边沟下设置渗沟等降、排水措施。当基底土质湿软而深厚时,应按软土地基处理。c)路面基层填筑11路面基层填料应尽量选择当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利于施工的土石做路面基层填筑料,应根据不同性质土料有规则地分层填筑和压实。d)垫层填筑在硬化道路的下层必须填筑垫层,垫层必须分寸进行铺筑和碾压,常用材料有天然碎石、级配砂石,泥灰结片石、泥灰结碎石、
本文标题:4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