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生活第四课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考向全国卷三年考情201420152016生产与消费卷ⅡT38(1)卷甲T38(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卷ⅡT38(2)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卷ⅠT14卷甲T15劳动者商业银行卷ⅠT12卷ⅡT14投资与融资卷ⅡT12卷乙T13考情分析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展示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常考点)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常考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资产主导个体私营不平衡多层次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生产要素市场竞争基础落实把握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处理个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理解种成分公有制经济包括3种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3种经济成分把握个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点一:生产与消费1.全面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从根本上讲,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表现在四点:具体表现着眼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样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水平的高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的产生(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表现在四点:(消费为什么会拉动经济增长?)具体表现着眼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过程的结束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3)结论: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因此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2.社会再生产(1)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2)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1.解答生产与消费关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在解答有关“生产与消费关系”的选择题时,要准确判断材料是强调生产决定消费,还是强调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关键在于材料的落脚点。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的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水平提高,一般侧重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2)在解答有关“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非选择题时,应结合消费反作用的三个方面,联系其他单元的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重难点突破〗如:第一方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可延伸到消费能够促进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等。第二方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可拓展到消费能促进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第三方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可拓展到消费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等。举一反三:下列现象体现了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哪一方面?(1)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看电影、电视,使用手机进行银行转账、购物等。(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2)各种功能和类型的手机不断问世,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决定消费)(3)不管何种类型的手机,只有最后被消费者购买、使用了,这种手机的生产过程才算结束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4)人们对手机视频通话功能的需要,促使生产者开发生产了具有视频通话功能的智能手机。(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1.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们。”这一观点体现了()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对点训练2.(2013·江苏高考)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3.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实施了“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我国这么做的依据是()A、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B、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2016·高考全国卷甲,T38(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答案](1)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2)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1)原因①理论原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现实原因: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2)措施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2014福建文综,32)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这有利于()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a.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b.现实依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意义: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生产力角度)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人才角度)③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角度)④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关系角度)考点三:大力发展生产力链接:《生活与哲学》中“两大基本矛盾、两大规律”、“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作用•1.(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高考演练2.(2014重庆文综,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2江苏单科,8)近年来,我国网上购物市场日趋繁荣。目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达1.61亿,交易总额超过5000亿元,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这表明()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B.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4.(2011·全国新课标卷)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目盲从、理性消费。(3)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2013广东文综,37(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新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答案:(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新趋势带来新供给,推动产能扩张.(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新趋势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新的消费需求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新趋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4)消费能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社会再生产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导向作用消费的带动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课堂小结考点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是什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体)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2)为什么-原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
本文标题:经济生活第四课一轮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6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