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0037美学大纲知识点
1第一章绪论1、(识记)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3、(识记)“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原初意义是“感性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4、(识记)实践概念的含义。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5、(识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6、(识记)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①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②美: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③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④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是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⑤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特点: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⑥艺术: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三环节循环往复的动态流程中,离开了任一环节,艺术就不能存在。⑦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活动三个环节为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⑧审美教育:狭义的美育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广义的美育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精神2丰满的人生成。7、(领会)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审美活动。美学史上五种代表性看法:①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②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代表人物:黑格尔。③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⑴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托马斯·门罗。⑵二是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代表人物: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④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⑤重点是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代表人物:蒋孔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就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8、(领会)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首先,美学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美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还是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附属之分。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9、(领会)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哲学。其次,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活动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再次,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思、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复次,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辩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等,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辩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10、(领会)美学理论应当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学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直接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根基。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11、(领会)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①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②美与审美形态;③美感与审美经验;④艺术;⑤审美教育。12、(领会)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序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审美境界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13、(应用)结合实例谈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审美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丰富和发展起来。比如法国的艺术家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这件作品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瞬间,生动地刻画了那位陷入深深沉思的哲人的神情体态。如果离开了对现实的深入的观察与摹刻,离开了具体的人生实践,就不可能创造出如此成功的艺术品。又如齐白石老人的绘画作品,水、莲花、虾这些东西在寥寥数笔中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这已经超越了对具体事物的描摹,而成为一种对人生、生命的体验,成为人生实践的升华。这两个例子说明,艺术活动是和人生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活动是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的,是我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14、(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3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来看,挂在墙上的画对搬运工来说是物,对绘画爱好者来说是审美对象,对擦洗它的专家来说,则一会儿是物,一会儿是审美对象。因此,艺术并不是现成的审美对象,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在与人的审美关系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比如雪山,北欧人成天生活在那里,可能并不一定认为它美;红军长征过雪山,随时有牺牲的危险,这时的雪山决不会成为审美的对象;但作为旅游观赏的雪山,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这说明雪山那种被公认为大自然的美并不是从来说有的,也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美的。自然美以及其他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从科技活动的审美现象来看,也是存在美的。比如有科学家就惊叹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就像一个小宇宙,是异常美的。由此可见,在科技活动中,当科学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劳动,与所面对的对象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时,审美现象就会形成,科技美就会出现。从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来看,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人的极其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成为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某些场合和领域,甚至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也模糊了,艺术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从审美形态来看,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把丑、荒诞等形态都包括进去。比如罗丹的《老妓》,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年老色衰的丑陋妓女形象,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感撼力,在此,“丑”也与我们建立了审美关系,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综上所述,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就此而言,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形成种种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因此,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15、审美关系的特征。(2008.04简)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其次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再次,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第四,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归结起来,审美关系,就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识记)审美需要及其特征。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审美需要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审美需要的特征:①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②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4官欲求的享受。2、(识记)审美理想及其特点,审美理想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特点: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位置,同时,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必然会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持久而重要的作用。审美理想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①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3、(识记)审美趣味的特征,审美趣味的标准是什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审美趣味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①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审美趣味的标准:①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4、(识记)审美体验及其特点。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特点:整体性;根本性。所谓审美体验的整体性,就表现在它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5、(识记)审美惊异的特点。①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②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6、(识记)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色彩、线条、形状的审美特性。所谓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所谓统一,则是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融合的内在关系。“多样统一”即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血脉的一致性。①色彩: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所谓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如雕像采用青铜或大理石,会给人以庄重和优雅的不同感受。所谓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的联系。②线条:线条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体外形所做的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中,线条被赋予了某种观念意义,从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特殊语汇。比如直线表示力量,曲线具有飘逸的意味。③形状:形状不仅构成事物的轮廓,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表情性。7、(识记)
本文标题:00037美学大纲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8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