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医伤科学》(“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赵文海副主编)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一、中医伤科起源起源:起于远古-公元前2l世纪。随着人类在生活、劳动中的发展。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我国奴隶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早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医疗工具也有了改进和提高,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了。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已基本成熟,从甲骨卜辞和器物铭文中发现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其中伤科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相传商初伊尹发明“汤液”,《甲乙经?序》曰:“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考古发现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有30多种药用种仁,其中有活血化瘀的桃仁等。《神农本草经》曰:“桃仁主瘀”。由上可知,商代已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中医伤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骨伤”等。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周礼?天官篇》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副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周代疡医已能运用“祝”、“副”、“杀”等疗法治疗外伤疾病。《礼记?月令孟秋》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说明当时已把损伤分成四种不同类型,同时采用“瞻”、“察”、“视”、“审”四种诊断方法,这既是法医学起源的记述,又是古代中医伤科诊断水平的标志。二、中医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战国、秦汉时代(公元前476—公元220年):伤科基础理论亦初步形成。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表明了当时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马王堆汉墓的医学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和《帛画导引图》等,为现存较早的医学著作,保存了当时诊治骨折、创伤及骨病的丰富经验,包括手术、练功及方药等。《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折骨绝筋”(即闭合性骨折);《阴阳脉死候》记载了“折骨裂肤”(即开放性骨折)。《五十二病方》载有“诸伤”、“腑伤”、“骨疽”、“骨瘤”等伤科病症,同时还描述了“伤痉”的临床表现:“痉者,伤,风人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这是对创伤后严重并发症——破伤风的最早记载。《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以及止痛、止血、洗涤伤口、防止创伤瘢痕的治法与方药,其中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帛画导引图》还绘有导引练功图谱与治疗伤科疾患的文字注释。《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此外,《吕氏2春秋?季春纪》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主张用练功疗法治疗足部“痿蹙”,为后世伤科动静结合理论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伤科临床医学得到发展。西汉初期,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籍”记录了两例完整伤科病案:一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西汉中期《居延汉简》的“折伤部”记载了骨折创伤的治疗医案。东汉早期,《武威汉代医简》载录治疗金疡、外伤方10余首,有止痛、逐瘀、止痉的作用,配伍较之《五十二病方》有明显的进步。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伤科的药物约100种。汉代著名外伤科医家华佗精通方药、针灸、养生,更擅长外伤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似今练功疗法,可运用于伤科疾病之康复。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总结了前人的医疗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他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广虫丸和下瘀血汤等,至今仍被伤科医家所推崇。书中还记载了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创伤复苏术。三、伤科诊疗技术的发展(公元220—960年):三国、晋朝至隋唐、五代: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时期,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书中还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疗腕折、四肢骨破碎及筋伤蹉跌方:烂捣生地黄熬之,以裹折伤处,以竹片夹裹之。令遍病上,急缚,勿令转动。”他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白皮线进行肠缝合术;他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证候。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等。“金疮病诸候”精辟论述了金疮化脓感染的病因病理,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金疮伤筋断骨候”、“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腕折破骨伤筋候”等论述了“伤筋”的证候、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指出筋断“可连续”。“箭簇金刃人肉及骨不出候”、“金疮久不瘥候”对创口不愈合的病因病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强调了去碎骨和清除异物的重要性。“附骨疽候”指出成人的髋关节、膝关节与儿童的脊椎、膝关节是附骨疽的好发部位。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介绍了人工呼吸复苏、止血、镇痛、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载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丰富了伤科治疗法。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列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对于难以手法复位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主张采用手术整复。该书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他还介绍了杉树皮夹板固定方法。四、中医伤科的发展(公元960-1368年)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元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其中包括“正骨科”和“金3镞兼疮肿科”。宋代法医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描述较详细,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宋?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治疗思想,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推广淋、熨,贴、焴、膏摩等外治法治疗损伤。太医局编辑的《圣济总录》内容丰富,其中折伤门总结了宋代以前伤科医疗经验,强调骨折、脱位复位的重要性;记载用刀、针、钩、镊等手术器械,对腹破肠出的重伤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张呆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生“凿出败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成功的病案,并介绍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许叔微著《普济本事方》记载了用苏合香丸救治跌伤重症。《夷坚志》记载了邢氏同种异体骨栘植颌骨成功病例。元代李仲南《水类钤方》中”风损伤折”卷是中医伤科专篇,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届曲型骨折,此外还创制了手术缝合针—“曲针”用于缝合伤口;提出“有尤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至今仍有临床意义。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按元代十三科分类.其中“金镞正骨科”不仅继承前人泊伤病经验,而且对骨折、脱位的整复乎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危氏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危氏主张扩创复位加外固定治疗。明初,太医院没有十三科,其中属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太医院设九科,其中有”疮疡科”和“正骨科”,后者又名“伤科”;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用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破溃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明代水乐年间(公元1406年)朱捕等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伤秘方药1256苜.是15世纪以前冶伤方药的总汇。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伤科药物170余种。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该书还把髌骨损伤分为脱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分为分离移位或无移位两种,分离移位者,主张复位后用竹箍扎好,置膝于半伸屈位。该书对伤科的方药还进行了由博而约的归纳整理,深为后世所推崇。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介绍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疗,及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等。胡廷光著《伤科汇纂》,收集了清代以前有关伤科的文献,结合其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是一本价值较高的伤科专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了骨折、脱位、筋伤的检查、复位法,附录许多治验医案,并介绍大量伤科处方及用药方法。钱秀昌所著《伤科补要》较详细论述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该书载有医疗器具固定图说、周身各部骨度解释、伤科脉诊及大量方剂。五、中医伤科的危机(1840-1949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面临危机。中医伤科处于花叶凋零、自生自灭的境地。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较有代表性的是1852年赵廷海著《救伤秘旨》,收集少林学派的治伤经验,记载人体36个致命大穴,介绍了损伤各种轻重症的治疗方法。以前处于萌芽状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基本上失传了。新中国建立前,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医疗活动只能以规模极其有限的私人诊所形式开展。中医的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才得以流传下来。全国各地伤科诊所,因其学术渊源的差别,出现不少流派,较著名的诸如:河南省平乐镇郭氏正骨世家,天津苏氏正骨世家,上海石筱山、魏指薪、王子平等伤科八大家,广东蔡荣、何竹林等五大伤科名家,湖北武当派李氏正骨,福建少林派林如高,四川杜自明、郑怀贤,江苏葛云彬,北京刘寿山,山东梁铁民及辽宁孙华山等,各具特色,在当地影响甚隆。4六、中医伤科的新生(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伤科、正骨科或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医院。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了“伤骨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嗣后其他
本文标题:中医伤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3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