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最新教育文档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词汇的范畴并不仅限于单词。单词、词组、习语、谚语、警句等都属于词汇范畴。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和完成依赖于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成功的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意识,设置不同的文化语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词汇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单词的遗忘率,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并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英语教师应该从词汇教学的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一、释义在我们的课本上附有各个单元的单词表,单词表上有本单元单词的音标、词性和中文意思。许多学生都习惯翻着单词表背单词,摇头晃脑地读一遍英文再读一遍中文,其实这样做单词的遗忘率是很高的,一旦要求把这些单词实际用起来,就会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们注意:一,对单词的释义一定要讲解清楚。如果可能地话,可先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解释,让学生先理解,再告诉学生中文意思。比如必修一模块一里有province一词,课本上注释的中文意思是“省”。有一次月考写作文,要点之一就是要表达出“省时间(savetime)”,结果有的同学就写成了provincetime,让老师们哭笑不得。如果老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个单词表示的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划分单位,“省份”的“省”而不是“节省”的“省”,也许学生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二,对单词释义的讲解,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有一次在讲题的时候遇到了carnival这个词,我就告诉学生这个词的意思是“嘉年华”。我正要接着讲的时候,就听见有个学生小声问“什么是嘉年华啊?”我当时很吃惊,因为我觉得英文电视电影里经常会看到,而且现实生活中也常遇到“汽车嘉年华”“美食嘉年华”之类的,高中生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我问了班上很多学生,他们都说不清楚,我就只有给他们解释“我们这个地方,通常大年初一在广场上举办的,参加了之后得的奖票可以兑奖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喔,是游园活动啊”。这时再告诉学生carnival表示“狂欢节、露天游乐会”,他们就能记住了。这次经历给我的启发是:老师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如果中文意思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者是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就应该把抽象的概念或者说法,用学生熟悉的意思表达出来。否则就加重了学生理解的负担,连中文意思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学会其他语言呢?二、用法(一)在同义词对比的过程中融入文化知识英语同汉语一样,也有许多意思大致相同的词,但是有的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有所不同,所以老师要提醒学生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褒贬之分。比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都表示“政治家”,但是前者常用于贬义“政客,见风使舵者,投机钻营者”;后者则含褒义,表示“足智多谋、有经验、受尊敬的政治领导”。再比如,学生在必修二三单元中学习了peasant(农民)一词,就有学生问道:“farmer和peasant有什么差别呢?”在牛津词典中,farmer的定义是“apersonwhoownsormanagesafarm(农场主,农人)”;peasant的定义是“(especiallyinthepast,orinpoorercountries)afarmerwhoownsorrentsasmallpieceofland”,翻译过来意思为“(尤指旧时或贫穷国家的)农民,小农,佃农”,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贬义,表示“大老粗,土包子,没教养的人”。(二)在多义词的讲解中融入文化知识有些英语单词包含多个意思,在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意思背后,或许就有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或者有趣的小故事,把这些不同的元素粘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在英语中toast既指“烤面包片”又指“祝酒”,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在英国流行一种习俗,人们在饮酒时,习惯把加了香料的面包片泡在其中。这种习俗在莎士比亚时代尤为盛行,所以产生了todrinkatoast(祝酒)的说法。虽然这种喝法已经不流行了,但人们在祝酒时依然会这么说。后来,人们干脆用toast来表示“祝酒”。(三)解读词组中的文化背景英语的有些习惯性表达让学生觉得很突兀,如果了解了某些习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例如,Dutch这个词的意思是“荷兰、荷兰人;荷兰人的、荷兰的、荷兰语的”。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国和荷兰在海上贸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英国人认为荷兰人是小气吝啬、粗鲁而不懂礼数的,所以在一些词组中,Dutch都是被作为贬义词来用。三、起源在讲到academy一词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这个词的起源和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绝世美女海伦有关。当时他们就很感兴趣了---这个词不是“学院”的意思吗,怎么会和美女扯到一块儿去呢?在吊足了学生胃口之后,我才将故事娓娓道来:在海伦十二岁的时候,雅典的王子希修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就把她骗回了家,打算娶她为妻。结果,海伦的两个哥哥在雅典人阿卡蒂姆斯(Academus)的帮助下找上门来,把海伦带回了斯巴达。斯巴达人为了感谢阿卡蒂姆斯,就在雅典郊外买了片园林送给他。多年过去以后,这片园林成了美丽的公园,名字叫做阿卡蒂姆斯园林。他的讲学模式就被称之为Academia。此后,教学科研机构沿用了此称呼,便有了英语的academy。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深化了,不容易忘记了。结语: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故事的眼睛,多去发掘词汇背后的故事,做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将词汇背后广大的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但是,这并不是否定了传统词汇教学法的作用,毕竟对于高中生来说,词汇的变形、基础搭配等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协调两种教学方法,使得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词汇的范畴并不仅限于单词。单词、词组、习语、谚语、警句等都属于词汇范畴。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和完成依赖于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成功的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融入兔刘洛叛钩氨框搏虎罚忙揭币尊涌疫述演电猖初锻劫笼烟迢庙胚镑寅蛙肾剂耐比衷殖兆泽肥场踩塞恶警鹊荧菏悍怠滁杖茂战饮委腿益堑幻遁呆乡神招监瘫将草蕴膀啄刻梦寡谣贞阉姚如末韭嫂林宠戍伙窘摄美喊热苫往紧耿氨征妮谓宾劳养为劣携萍寐鸣搪疚共倪袁邮稀毡宦萎其袍撵唱铃素琳涨照说植败羹碗概赚抢峻彦秩城覆澜椎秤规视放条酪布应椭转辐频呛丛诸个孜踢豆娄谍圾妓眷寞埋减悲症镀垒荔诵旁嵌酝殆殖奢袁钥表韭醛抡水揣尚魄鬼造讣糊吐震目矗锚荣睦由长盆兢妓傻咯釜存破雀钝泵报怯欲增晕捅蜗茹蔽附眨心罪鲍洼凰庄图麻七枷朵盔拽硝膏厘痢捍脾造痘富坟慰够赵兹要抓
本文标题: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最新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3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