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主讲人:梁悦2第七章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本章重点:了解货币政策含义、类型、功能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掌握中间目标选择标准理解各种货币政策工具3第七章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第一节货币政策概述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4§1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内容1.货币政策的含义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信用活动和信贷总量信贷政策外汇政策利率政策一般价格水平就业率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增长速度5§1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内容2.货币政策的内容内涵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外延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管理信用活动的规模、结构和价格调控市场利率间接控制信用规模调控汇率,实施外汇管制、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平衡国际收支6§1货币政策概述二.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货币政策社会总需求严重落后于总供给增加货币供应量带动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协调增长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购入有价证券7§1货币政策概述二.货币政策的类型2.紧缩性货币政策社会总需求严重膨胀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供求均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8§1货币政策概述二.货币政策的类型3.均衡性货币政策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保持货币供求均衡适应国家总的经济政策适应货币流通的自身要求,币值稳定适应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选择货币政策类型的考虑因素9§1货币政策概述三.货币政策的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共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并非直接针对银行或厂商等经济单位。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调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间接影响社会总供给10§1货币政策概述三.货币政策的特征3.货币政策是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运用经济手段作用于资金供给,而非直接作用于金融机构。4.货币政策是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短期内:各种具体的货币政策措施长期内: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11§1货币政策概述四.货币政策操作1.货币政策的制定央行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国家货币政策决策权集中在央行最高管理层例如美国货币政策决策权实际控制在美联储手中。央行独立性较弱的国家货币政策决策权由中央政府和央行最高管理层分担。中央政府:重大货币政策变动的决策权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部分调整权12§1货币政策概述四.货币政策操作2.货币政策的制定机构美国美联储理事会: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审查并决定贴现率公开市场委员会:领导公开市场操作12家联储银行:制定贴现率中国国务院:货币政策最终决策权央行行长负责制,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13§1货币政策概述四.货币政策操作3.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各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方采用行政手段14§1货币政策概述五.货币政策的功能1.保持币制稳定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2.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适当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3.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本国经济稳定4.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正确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15要点小结1.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的特征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间接调控宏观经济长期的经济政策§1货币政策概述16§2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最终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途径)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能以一定精度达到的目标:货币供给量和利率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基础货币、准备金17§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物价稳定一般物价水平短期内没有显著剧烈波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相对稳定、持续稳定,从币值稳定目标演变而来。物价上升的类型: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失调。通胀和通缩对经济有负面影响,央行目标:把物价高峰波动控制在一定幅度内。18§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充分就业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者,都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到工作。充分就业≠100%就业,需要扣除: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自愿失业。一般认为失业率3%以下。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非自愿失业。19§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3.经济增长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静态)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增加(动态)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长期稳定而且有限度的增长。影响因素:社会劳动力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积累的增加。一般认为货币政策创造和维持适宜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来促进经济增长。20§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4.国际收支平衡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的基本平衡。一般以1年为期,也有以若干年为周期。巨额逆差:国内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停滞巨额顺差:本币升值,国内物价上涨通过影响利率、汇率,影响国际收支降低资本项目逆差:提高利率降低贸易逆差:本币贬值21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比索贬值15%,引发了汇市股市狂泻的金融危机。前任政府使用汇率为抗通胀手段,盯住美元,导致本国币值高估,进口远超出口,经常项目逆差严重,5年扩大了7倍。用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资本项目盈余是投机性较强的短期外国资本,93年达到300亿美元。对外国间接投资和短期债券高度依赖。比索贬值导致外国资本撤走,3天内汇价暴跌40%,三月内股市蒸发50%。汇市与股市的联动性。22§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5.金融稳定货币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稳定、外汇市场稳定。金融稳定是避免金融危机的前提。恶性通胀或对外贬值易导致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利率不稳引发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如购房和金融资产投资。23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主要原因分析:外汇政策不当:固定汇率+金融自由化利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维持固定汇率外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居多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发展瓶颈,出口受抑24§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放松银根货币供应↑政府购买↑总需求↑物价水平↑失业人数↓25§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提供了一份“政策选择的菜单”社会临界点: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以接受程度。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社会临界点26§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要加快经济增长,就必须配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又有可能引发物价上涨。要稳定物价,必须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这种政策又可能损害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增长投资↑信用↑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27§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根本上,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有效需求不足时,效果显著充分就业时,AD>AS,引发物价不稳实践中,二者难以兼顾: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28§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29§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增长引起进口增加,使得贸易收支状况变坏。引进外资可能形成资本项目逆差。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进口需求↑破坏贸易收支状况为促进经济↑引进外资资本项目逆差30§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四大目标难以兼顾,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目标要进行取舍31§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7.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选择理论单目标论鉴于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只能抓其一。稳定物价派与经济增长派。双目标论兼顾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多目标论及时调整,相机抉择。经济高涨稳定物价经济紧缩经济增长充分就业3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进一.20世纪30年代之前–稳定币值和汇率。二.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从稳定货币向充分就业过渡。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货币政策目标重点。四.20世纪60年代以后–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以后美国充分就业稳定货币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英国充分就业兼顾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加拿大充分就业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日本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为主,兼顾国际收支平衡德国一直将稳定货币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国际收支平衡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政府和中央银行直接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区域(比如,年通货膨胀率为1%—3%),以此加强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图和目标的理解。33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内容1979年以前“一切为国民经济计划发展服务”1979年-80年代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为目标”。双重目标:经济发展和稳定货币,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90年代至今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单一目标: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保持货币稳定,其次才是促进经济增长34§2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7.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我国货币政策目标1995年后,转为单一目标包括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币值稳定是基础,促增长是最终目的。“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35货币政策目标体系36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具有宏观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对各类金融机构起作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具有微观性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变更】控制启动器指令传导器反馈显示器37§2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1.选择中间目标的标准可控性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调节。直接作用影响,传导途径短。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对其进行迅速、精确的测量,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GDP与M1,M238§2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1.选择中间目标的标准相关性中间目标必须和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统计上的相关性。不论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性越强越好。抗干扰性受外来因素和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较低的经济变量。便于区分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39§2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2.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准备金借入准备金非借入准备金准备金总额商业银行通过央行再贴现和贷款形成商业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借入准备金•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信用总规模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40§2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2.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准备金特点:可测性:强可控性:较强(法定存款准备金)相关性:较高缺点:不适合日常的货币政策工具,频繁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的正常财务计划和管理。41§2货币政策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3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