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构成国际金融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安排国际间的汇率2、确立国际储备货币3、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4、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1、目标保障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各国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国际金融体系的目标和作用2、作用(1)建立汇率机制,防止不必要的竞争性贬值;(2)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提供有效手段;(3)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历程:1、1880~1914,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金币本位制)2、1914~1944,自由的浮动汇率制(1914-1919、1929-1933、1939-1944)3、1944~1973,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4、1973~至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国际金本位体系一制度特征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2、汇率体系为典型的固定汇率制;3、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1880--1914)二汇率决定及国际收支调节1、汇率的决定:两国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十分有限,通常不会超过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GoldPoint)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Export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ImportPoint)。以英镑与美元为例,假定英、美两个国家之间运送黄金的各种成本总和为1英镑的等值黄金需要0.03美元,这时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为4.8665美元加上0.03美元,即4.8965美元,而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入点则为4.8665美元减去0.03美元,即4.8365美元。如果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加大,比如1英镑超过4.8965美元,超出黄金输送点,则英镑与美元的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能够自动调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大卫·休谟提出):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应↓→物价、成本↓→出口↑进口↓←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币供应↑←物价、成本↑出口↓进口↑三金本位体系的崩溃(1914--1944)1914--1919:一战1929--1933:经济大危机1939--1944: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统一,各国国际收支危机严重,外汇管制普遍加强,各国货币汇率极端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处于严重混乱状况。为此,1943年4月7日,美、英两国政府分别公布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创建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1944年7月1日-22日,44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华盛顿大旅舍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双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1)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2)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波幅不超过平价的±1%。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USDGLD2、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1)世界各国对美元的强烈需求造成了50年代的“美元荒”;(2)1949—1971年世界各国储备中美元储备增长了16倍;(3)约90%的国际贸易用美元进行结算;(4)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使用的也是美元。IMF成员国成员国成员国成员国75%本国货币25%黄金外汇3、由IMF全力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1、无法解决的“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所指出的清偿力与信心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先天不足”。三制度崩溃的症结2、僵化的汇兑体系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3、IMF协调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能力有限特里芬难题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Triffin)提出,认为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力;保持美元币信,维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让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为了保持美元的稳定,美国就应该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1、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国际化;2、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困难,保障了各国稳定、高速发展;3、树立了开展广泛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汇率体系自然滑入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达成“牙买加协议”。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一滑入牙买加体系(1973—至2007)二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机制1、国际储备多元化突出表现为黄金非货币化,美元地位削弱,欧元(德国马克)、日元、SDR在世界储备中的比例加大。2、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70年代,实行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的国家约占IMF成员国的1/3;实行钉住汇率或联合浮动的占2/3。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一)积极作用1、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僵化局面2、国际储备多元化,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二)弊端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更加尖锐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货币局制度•特征:•(1)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2)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欧元(EURO)登上国际经济舞台,是世界货币制度发展历程的一个重大标志。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罗马条约》,提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思想;《德洛尔报告》,形成欧洲货币联盟的初步安排;《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和推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设想。欧洲货币联盟发展的三个阶段:•外汇界说再释•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foreignexchange,foreigncurrency),概而言之,主要是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第二节外汇与外汇管理•外汇的流转过程•中国现行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外汇管理与管制•外汇管理(exchangemanagement)是政府对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当政府对于公民、企业,乃至政府机关取得、支用外汇等行为严格加以限制时,往往称之为实施外汇管制(exchangeregulation)。•可兑换与不完全可兑换完全可兑换大体是指:本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本币可自由进出境。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无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我国外汇结算改革:•1994年以前,外汇结算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企业进口所需外汇来源于留成的外汇,不足部分通过外汇调剂市场满足;•1994年1月1日,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和个人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不允许保留外汇,但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用汇可通过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2007年8月,取消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允许企业根据经营需要自主保留外汇;•2008年8月,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和个人可以保留外汇或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宣告强制结售汇制度的终结。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款的要求。至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也即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方向是既明确又肯定的,但尚无确定的时间表。资本项目:以证券投资管制放松为例•2002年12月,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境外机构投资本国证券市场;•2006年5月,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实施办法,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证券市场;•2011年12月16日,推出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2012年6月29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同时宣布港股ETF正式推出;•2013年4月1日起,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可以开立A股账户;•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汇率及其牌价表简言之,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exchangerate)。汇率的表现形式是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因此又称汇价。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第三节汇率与汇率制度•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是对一定基数(1或100等)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市场买菜(1.一斤5毛钱;2.一块钱2斤)在分析汇率的标价法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究竟是以本币为标准还是以外币为标准。以此为出发点,外汇的标价法可以表示为几种形式: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因而又称为应付标价法,这种标价法设外币的金额不变,总是以一定单位应付的本币额则随着外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它说明的是银行在购买一定单位的某种外币时应该付出的本币数量。例如在中国,汇价的标价为$100=RMB680,即为直接标价法。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币比以前兑换到的本币数额要多,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对外币的币值下降,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币比以前兑换到的本币数额减少了,则说明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对本币的币值下降,这叫做外汇汇率下降。所以,汇率的升降与本币对外价值的高低成反比例变化。汇率的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而又称为应收标价法。在这种标价法下,本币的金额总是以一定单位而不变,应收的外币数额则随着本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它说明的是银行在支出一定单位本币时应该收回的某种外币的数量。例如在美国,汇价的标价为$1=HK$7.78,即为间接标价法。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数额比以前少了,就说明外币币值上升,而本币币值下跌;反之,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的数额比以前少了,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本币币值上升。与直接标价法相反,间接标价法的汇率升降与本币对外价值的高低成正比例变化。3.在各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汇价标价法是美元标价法。外汇交易中以美元为基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单一汇率与复汇率单一汇率(unitaryexchangerate)即不论外汇的用途如何,汇率都是相同的。复汇率,也叫多重汇率(multipleexchangerate),是指外汇管理当局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是指两国货币具有法定兑换比率且基本保持固定,现实汇率只能围绕该比率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一种汇率。。固定汇率•1.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2.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类型:我国汇率改革:1994年以前,国家实行汇率双轨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两个时期。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浮动幅度:2%第四节•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从国内角度考察,它相当于物价的倒数,称为货币的对内价值;引入汇率概念,一国货币的币值还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示,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一国货币的对内价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8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