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学原理第7章_凯恩斯模型
第7章凯恩斯模型第7章凯恩斯模型7.1宏观经济的长期与短期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3总支出模型7.4乘数7.1宏观经济的长期与短期宏观经济在向长期均衡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冲击,使实际GDP偏离潜在GDP、从而使就业偏离充分就业。7.1宏观经济的长期与短期7.1.1长期宏观经济的长期(macroeconomiclongrun)是指实际工资率能够进行调整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时期。因此,在宏观经济的长期内,劳动力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况,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价格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增长率减实际GDP增长率。古典理论描述的是长期的宏观经济,并不描述短期经济。7.1宏观经济的长期与短期7.1.2短期宏观经济的短期(macroeconomicshortrun)是指某些货币价格粘性、从而使劳动力市场偏离充分就业的时期。因此,在宏观经济的短期内,实际GDP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潜在GDP,失业率也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自然失业率。凯恩斯学派着重于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他们试图解决短期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不管其长期后果。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本节主要研究计划总支出的构成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进口函数。凯恩斯的总支出模型通过分析决定支出计划的因素,解释了总需求的决定及其波动。凯恩斯定律:在极短期,企业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企业存在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其产出完全取决于需求而不是供给。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1计划总支出的构成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公式表示即或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AECIGXM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1计划总支出的构成计划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全都是计划量,四者之和与当年的实际GDP(实际产出水平)不一定相等,可能大于、小于或恰好等于当年的GDP。计划的消费、计划的进口都取决于实际GDP,其与实际GDP成正比。第一种联系就分析实际GDP对二者的影响。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凯恩斯认为,在影响家庭消费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YD是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S为储蓄,Y为总收入、也就是实际GDP,T为净税收,Tr为转移支付。DrYCSYTT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这是一个定义恒等式。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且存在递减的趋势。10DYCMPC(DCCY)DYCS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满足DSMPSY1MPCMPS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010,01Cc7.2.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假定线性消费函数为其中为C0自发消费,c1YD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储蓄函数为011DDSYCCcY()01DCCcY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相互关系45线表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相等的点0-C0C,S45oYDY0AC=C0+c1YC0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如图示,当YDY0时,消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上,即消费C大于可支配收入YD,说明出现了负储蓄,此时储蓄曲线位于横坐标之下。当YDY0时,消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下,即消费C小于可支配收入YD,人们有储蓄,此时储蓄曲线位于横坐标之上。当YD=Y0时,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即消费C等于可支配收入YD,说明储蓄为0,此时储蓄曲线与横坐标相交。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3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变动对消费和储蓄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既定消费曲线或储蓄曲线的移动。如果可支配收入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本身的移动。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3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其他因素(1)财富: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增加会导致消费增加、储蓄减少。(2)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上升会促使人们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3)预期未来的收入:如果预期未来的收入增加,人们倾向于增加消费、减少储蓄。(4)价格水平(指一般物价水平):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拥有财富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导致消费的减少。7.2固定价格下的计划总支出7.2.4进口函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的实际GDP越大,说明其总收入越高,该国对进口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就越大,其进口量就越多。进口函数表示为M0为自发进口,m1为边际进口倾向01MMmY7.3总支出模型7.3.1总支出曲线总支出模型分析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时,计划总支出是如何决定实际GDP的。计划总支出AE=C+I+G+X-M,其中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出口X均与实际GDP无关,因此三者不随实际GDP的变化而变化,为常数。7.3总支出模型7.3.1总支出曲线I+G+X+C曲线与I+G+X曲线在纵轴上存在一段垂直距离,等于,而且随着Y的增大,C不断增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从I+G+X+C中减去进口M,就得到总支出曲线AE,且随着Y的增大,AE曲线与I+G+X+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大。011rCcTcT总支出曲线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II+GI+G+XI+G+X+CAE总支出中的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自发消费a和自发进口M0等部分被称为自发支出(autonomousexpenditure)7.3总支出模型7.3.2均衡支出与实际GDP均衡支出(equilibriumexpenditure)是指当计划总支出等于实际GDP时的总产出水平。均衡支出是每个人都按照计划进行实际支出时的总支出和实际GDP水平。当价格水平固定不变时,均衡支出决定了实际GDP。均衡支出与实际GDP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AE45线均衡支出Y1Y*Y2AE实际GDPAE实际GDP45线上所有的点表示的计划总支出都等于实际GDP7.3总支出模型7.3.2均衡支出与实际GDP如图示,当实际GDPY*、比如为Y1时,由其决定的计划总支出AE大于实际GDP,整个社会的需求大于供给,企业存货非意愿减少,此时企业必将扩大生产,从而使实际GDP增加,趋向Y*。当实际GDPY*、比如为Y2时,由其决定的计划总支出AE小于实际GDP,整个社会的供给大于需求,企业存货非意愿增加,此时企业必将减少生产,从而使实际GDP减少,也趋向Y*。7.3总支出模型7.3.2均衡支出与实际GDP当实际GDP=Y*时,此时的计划总支出AE正好与实际GDP相等,在图形上AE曲线与45线相交,此时的计划总支出即为均衡支出,实际GDP保持为Y*不变,等于均衡支出水平。因此,当价格水平固定时,实际GDP是由均衡支出决定的。即YCIGXM7.4乘数当自发支出增加时,计划总支出增加,从而均衡支出和实际GDP会增加。乘数理论告诉我们实际GDP的增加量大于自发支出的增加量。乘数(multiplier)就是实际GDP改变量与引起其变动的自发支出改变量的倍数。7.4乘数7.4.1乘数原理首先假设两部门经济,即只有家庭和企业。假如某自发支出如企业投资I增加了→总支出和实际GDP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进一步增加总支出→实际GDP和可支配收入会进一步增加。这一过程会不断持续下去……导致实际GDP的增加值大于初始投资的增加值。7.4乘数7.4.1乘数原理假定消费函数为C=1000+0.8YD(两部门经济中YD与Y相等),企业初始投资增加了1000亿元。第一轮---自发支出增加1000亿元→实际GDP增加了1000亿元。第二轮---实际GDP的增加导致引致消费增加800亿元→实际GDP新增加800亿元。第三轮---实际GDP的新增加又将导致引致消费增加640亿元→实际GDP又增加640亿元。............7.4.1乘数原理最终,实际GDP的增加量为:这一乘数过程表现在图形上为:7.4乘数231000(0.80.80.85000.Y……)110001-08乘数过程支出轮数100020003000400050000123456789101112131415实际GDP增加额(亿元)每轮增加量都是前一轮的0.8倍乘数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AE045线Y2Y1AE1投资增加1000亿元实际GDP增加5000亿元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AE045线Y2Y1AE1投资增加1000亿元实际GDP增加5000亿元7.4乘数7.4.1乘数原理如图示,自发投资增加1000亿元,总支出曲线由AE0向上移动至AE1,均衡支出和实际GDP由Y1增加到Y2,增加了5000亿元,为自发支出变动量的5倍,也就是乘数值等于5。乘数取决于AE曲线的斜率。AE越平,乘数越小;AE的斜率越接近1,乘数越大。乘数与AE曲线的斜率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AE045线Y2Y1AE1YAB0实际GDP(Y)计划总支出AEAE045线Y2Y1AE1YAB7.4乘数BAY7.4.1乘数原理数学推导过程所以YAEBYBAE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YAEAY曲线的斜率7.4乘数11YAAE乘数曲线的斜率MPSMPC1-11-11乘数7.4.1乘数原理在没有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进口时,AE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MPC。7.4乘数7.4.2各类乘数所有引起总支出AE变动的自发支出的变动,均具有乘数效应,我们回到四部门经济中:其中:AECIGXM01MMmY0TTtY0101)DrCCcYCcYTT(7.4乘数7.4.2各类乘数代入,得:由于均衡支出=均衡实际GDP,所以有均衡实际GDP0010111[]rAECIGXMcTcTctmY(1)0010111[]rYAECIGXMcTcTctmY(1)7.4乘数7.4.2各类乘数整理得:00101111()1(1)rYCIGXMcTcTctm7.4乘数7.4.2各类乘数自发消费C0、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的变动均具有乘数效应,其乘数值均等于税收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且增加的收入中还有一部分用于进口,所以相比两部门经济,自发消费乘数值变小了。11111ctm()7.4乘数7.4.2各类乘数自发进口的乘数值等于与投资等自发支出的乘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自发税收乘数等于转移支付乘数为11111ctm()11111cctm()11111cctm()7.4乘数7.4.2各类乘数当政府新增的税收恰好等于新增的政府购买时,这种条件下的乘数称之为平衡预算乘数(balancedbudgetmultiplier)。由于税收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所以平衡预算乘数值为:111111cctm()7.4乘数7.4.3乘数与经济周期乘数作用具有双向性。也就是说,当自发支出减少、从而导致计划总支出减少时,经济转向衰退;当自发支出增加、从而导致计划总支出增加时,经济走向扩张。7.4乘数7.4.3乘数与经济周期计划总支出减少→企业的销量下降,一部分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企业存货非意愿地增加→
本文标题:经济学原理第7章_凯恩斯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8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