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师:张萌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是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搞清的问题。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360度视角哲学:哲学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哲学哲学与世界观案例:感悟蜘蛛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去,又一次次的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孤立静止的世界观)第二个人看后,惋惜地说,这只蜘蛛为什么不转换一下攀爬的路径,从旁边干燥的墙往上爬?于是,它凡事总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运动变化的世界观)第三个人看后,它立刻被蜘蛛毫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运动变化的世界观)点评:世界观能影响人生人对世界外物有不同的感悟,会对人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结论: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统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改造世界客观世界(物质现象)主观世界(精神现象)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的关系问题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源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三个基本阶段。(一)物质培根赫拉克利特马克思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分子原子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道尔顿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尔巴赫洛克霍布斯培根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狄德罗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从恩格斯对物质的看法可以得出:A、物质概念是对整个世界的事物的总称B、它是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或共同本质C、他侧重于从一般与个别的角度来认识物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见与不见》—仓央嘉措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可知论反映论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物质具体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抽象是建立在复杂、变化、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是运用辩证思维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辩证法。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物质形态个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原子部分共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客观存在共性(二)物质的存在形式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的具体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泰山日出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什么是运动“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2011年12月10日发生的一场月全食天文盛宴2018年1月31日晚8点52分左右出现血月。(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凡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凡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坐地日行八万里,遥天巡看一千河。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的大脑苹果落地机械运动水的三态变化化学运动“风动?幡动?心动?”案例(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动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幡由心动,即世间一切万有尽在自身心中,自心等同佛性。如果将假相误认为实有,就会把杯中的影子当作毒蛇卧龙,以至成为病患。“风幡之议”是禅宗的著名公案。有作者曰:“不是幡兮不是风,毒蛇卧龙酒杯中”。——见《东山外集》(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包括空间的绝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着两种状态。(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包含有绝对的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不变辩证运动观与相对主义的诡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债主向他讨还时,他却说:“我根本没借你的钱。”债主说:“你不是昨天借了我的钱吗?”他说:“昨天借你钱的根本不是我,因为我已经发生变化了。因此,今天的我已经不是昨天的我了!”债主火了,上去就给他一巴掌。于是,这个希腊人就把债主扭拽到法庭上,向法官控告他打人。债主说:“不是我打的他。”希腊人说:“刚才明明是你打的我,你还敢抵赖?”债主说:“刚才打你的不是我,因为我已经发生变化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的我了。”启示: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并进一步认识事物。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和空间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男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月光宝盒》中的经典片段演绎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宽长高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具有三维性。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2)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的方法论意义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二者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在的原初的自然的运动变化是自发的,自发地产生人类,人类实践活动对象化形成社会。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制约和改造自然界。(三)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实践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参与运动自然基础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政治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创立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观念领域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剧中人”“剧作者”历史主体物质生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实践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社会发展规律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人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类。——恩格斯全球危机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起源来看: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意识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人类的意识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岩石风化葵花向阳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需要和可能。2、在劳动中猿脑进化成人脑。3、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案例:《狼孩的故事》案例意识的本质语言文字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观音菩萨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
本文标题: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8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