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税收原则第一节税制原则的演变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1、平等原则。一国公民必须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保护下享得收入的比例,缴纳赋税,维持政府。2、确定原则。纳税人应当纳的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3、便利原则。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和完纳的方法,须给予纳税者最大的便利。4、节省原则。税收的征收必须以节省为目标,尽量使纳税人所付出的税款和政府实际收入额之间的差距最小。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四端九项)1、财政收入原则。税收应当能充足灵活地保证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其一,收入充足原则。税收收入必须要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以避免产生赤字。其二,收入弹性原则。税收收入能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增加。2、国民经济原则。国家征税不能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免危及税源。其一,慎选税源原则。选择税源必须适当,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二,慎选税种原则。考虑税负转嫁的问题,应将税收的负担归于应该负担税收的人。3、社会公平原则。税收负担应在个人和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其一,普遍原则。对一切有收入的国民,都要普遍征税。其二,平等原则。根据纳税能力征税。4、税务行政原则。税法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其一,确定原则。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不可由征税者任意行事。其二,便利原则。便利纳税人,简化征收手续。其三,节省原则。节省征收费用。三、现代税制原则三个方面:1、公平原则2、效率原则3、稳定和增长原则。第二节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1、横向公平: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2、纵向公平:福利水平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对公平原则的解释: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一、受益原则要求每个纳税者根据他从公共服务中获得利益的水平来相应纳税,即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与他从政府中获得的收益相等。合理性:与私人产品相同,有收益,就要付出成本。税收就是私人享受公共产品的成本。获益水平的衡量:每个纳税人从公共服务中获益的水平。但有局限性:纳税人不会如实申报。合适税率水平的推导。两个假定:1、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评价随收入的上升而提高;2、公共产品的价格提高时,消费者的需求也会降低。P为公共产品的价格,Q为需求量,Y为消费者的收入,则有:收入弹性EY=(△Q/Q)/(△Y/Y),价格弹性EP=(△Q/Q)/(△P/P),从而(△P/P)/(△Y/Y)=EY/EP1、EY/EP=1,税收对收入比率保持不变,税率为比例税率。2、EY/EP1,则税收对收入比例下降,税率为累退税率。3、EY/EP1,则税收对收入比例上升,税率为累进税率。但公共产品的收入及价格弹性实际上很难观察到。二、纳税能力原则纳税能力原则要求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两种看法:1、客观说。认为应以能客观地观察的某种数量指标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依据。对纳税能力的理想的衡量应反映每个人从所有可供他选择的机会中得到的全部福利,包括消费、收入、财产占有和对闲暇的享受。由于对人税比对物税更显公平,而收入是对人税的税基,所以,就公平性而言收入税基是比较优越的。但对收入税基也有争议:其一,是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一组人的平均收入为标准。其二,是以总收入还是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入为标准。其三,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其四,收入来源的争议。以消费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消费意味着一个人对社会的索取,索取越多,纳税能力越强,就应该多纳税。另外,可鼓励储蓄和投资、抑制消费,有助于经济增长。但也有不足:消费税具有累退性。以财产作为纳税能力的标准。优点:其一,人们可利用财产赚取收入,通常一个人的财产越多他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其二,财产还可带来其他满足,是造成贫富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局限性:可能助长高消费,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2、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三种不同的牺牲原则:均等牺牲原则、比例牺牲原则、最小牺牲原则。。均等牺牲原则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相等。特例:当边际效用曲线水平时,收入高低不同者应纳相同的税额。会造成高收入水平的人的效用牺牲小于低收入水平的人的效用牺牲比例牺牲原则。每个人因税收造成的效用损失与其税前的总效用成同一比例。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要采用累进税率。边际牺牲均等。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之和应最小。如边际效用曲线具有负斜率时,则意味着:只向高收入者征税,一直到各人之间的税后收入相等为止,然后再向两人征收等量的税,使每个人税后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三节税收的效率原则一、税收效率效率原则要求税制的设计应尽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二、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1、帕累托效率的解释:经济活动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得:政府的税收收入。失:纳税人的收入、对经济的干扰和阻碍。2、税收的额外负担(1)、税收额外负担的衡量。如右图,三角形E1DE0这部分利益是纳税给私人经济部门带来的净损失,但政府也没有得到,它就是税收的超额负担(2)、税收额外负担的形成。税收会产生两种效应,从而影响个人的福利水平:一是收入效应,二是替代效应。只有替代效应才会产生超额负担。如图X1X2NFU1GME1E0U0ADCBU2EE2LTHO三、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以最小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税收的征收会产生两种成本: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节约和便利原则强调税种设置具有易征集性、简明性和确定性,这不仅给纳税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税收交纳的中间成本,而且便利了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降低了征管成本
本文标题:第八章 税收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9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