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Internet绪论
第一讲Internet绪论北京邮电大学徐惠民1.1Internet概述•什么是InternetInternet就是因特网。Internet是在TCP/IP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国际互联网。它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即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1.1Internet概述•Internet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它将全世界范围内几乎各个国家与地区,各个领域与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联为一体,组成一个庞大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供全世界的网上用户共享。它已经和必将进一步对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1Internet概述•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nternet最早的起因是冷战的产物。1969年仍然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对持的时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决定研究一种计算机网络,能够在战争状态下也部被破坏,即一种无中心的网络,能够将使用不同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在一起。1.1Internet概述•1969年12月,美国四所大学在校园里联合建立起阿帕网(ARPANet),该网络联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四个不同的计算机系统:SIGMA-7、SDS904、IBM360/75和PDP-10。1.1Internet概述1.1Internet概述•该网络首次采用了网络信息传输系统过程的包交换技术及分层模型,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互联协议。所有这些都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包交换技术(包分组交换技术):•把数据分解成数据报(Datagram)或者包(Packet),这些信息包被贴上带有源文件和目的地址的标签,这些包被不断地从一个网络运到另一个网络,直到它到达指定的目的计算机。如果初始连接无效,则这些包能够自动找到通向目的计算机的另一条通道。1.1Internet概述•70年代末,随着许多局域网(LAN)技术的发展,此时ARPA开始了一个称为Internet的研究计划,主要研究如何将各种LAN和广域网(WAN)互联起来,这个研究项目的成果就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和过去某些计算机公司开发的协议不同点在于它是完全开放的,其所有的技术和规范都是公开的,任何公司都可以利用其来开发兼容的产品。•以这两个协议为中心,以ARPAnet为主干网开始将许多不同的网络联在一起,构成了Internet的原型。1.1Internet概述•1983年,TCP/IP协议正式成为阿帕网的标准协议。•1986年,面对网上信息流量的迅速增加,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U.S.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开始组建NSFNet国家科学基金网(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etwork),计划将美国六个超级计算中心联接到一起组成主干网来代替阿帕网。1988年9月,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正式投入运行。1.1Internet概述•1990年,阿帕网退役,国家科学基金网正式成为美国的Internet主干网。•1991年,IBM、MCI和MERIT三家公司成立了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dvancedNetworksandServices),着手建立新的主干网络。•1992年,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立了新的高级网络服务网(ANSNET),取代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国Internet的主干网。1.1Internet概述•90年代是Internet快速发展的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计划,即NII,对于因特网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991年Internet开始投入商业应用,成立了CommercialInternetExchangeAssociation,推动Internet的商业应用。–技术上,的应用更加方便,更加容易。1.1Internet概述•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相当于现在的INTER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1.1Internet概述–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我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1.1Internet概述–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上,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我国是通过国际专线接入Internet的第71个国家。1.1Internet概述–1994年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商务部布朗部长签定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国电信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1994年10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始启动。1.1Internet概述–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取名中国科技网(CSTNet)。–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1995年7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入美国的128K国际专线开通。1.1Internet概述–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并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1.1Internet概述•1999年6月30日调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146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25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121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40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29045,其中北京为10661。–站点数:约9906个。–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容量为:241M,其中CHINANET为195M。1.1Internet概述•中国四大互联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CERNET网络组织结构•国家教育部CERNET领导小组(StateEducationCommissionCERNETLeadingGroup)由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组成,是CERNET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CERNET管理委员会(CERNETAdministrationCommittee)由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和十所高校主管校长组成,负责领导并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CERNET网络组织结构•CERNET专家委员会(CERNETExpertCommittee)由十所高校的有关专家组成,全面负责总体规划和设计等技术工作。•CERNET全国网络中心(CERNETNationalNetworkCenter)设在清华大学,负责全国主干网的运行管理,信息资源服务,高性能计算服务等。•地区网络中心和主结点(RegionalNetworkCentersandMainNodes)分别设在十所高校,负责地区网络中心的运行管理以及地区网络规划和建设CERNET网络组织结构1.1Internet概述•Internet的发展趋势–总的趋势是向高速度,大容量,实时交互式信息服务发展;–由单一的文字信息向多媒体信息发展;–由单向服务向交互式服务发展;–由传统的网络服务向各行各业的各种传统服务发展:IP电话、电子商贸、电子出版、网上学校、网上点播……Internet的组织和运行管理•Internet的组织和运行管理–Internet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但确实有一些机构对Internet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有的则也起着一定的管理作用;–Internet协会(InternetSociety);在1992年,用来管理因特网工作技术和应用的因特网协会建立了。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和鼓励因特网的增长及其有效利用,其中包括了对应于因特网上的协议和未来发展的控制。Internet的组织和运行管理–Internet号码分配机构(),负责分配IP地址;–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域名登记;Internet的组织和运行管理–在因特网协会内部,Internet活动委员会(IAB),负责对与TCP/IP相关协议的注意,指导和协调。联邦网络理事会(FNC)是起到顾问团作用的美国政府机构。随着Internet越来越商业化,FNC的影响将更加削弱。–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是个有权威的机构,负责制定Internet标准和长期发展战略,并领导几个特别任务工作组;IETF和IRTF。Internet的组织和运行管理–Internet工程任务特别工作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致力于解决中短期的工程问题。由Internet工程指导组(IESG)进行管理。这个队伍被划分为领域,领域又划分为工作组。其中一些工作组分别负责认证,域名,主机动态分配(DHCP),对主机的需求,互联,Telnet,用户文档等等。–Internet研究任务特别工作组IRTF(InternetResearchTaskForce),致力于解决长期的研究课题。由Internet研究指导组(IRSG)进行管理。RFC文件•Internet的主要文件形式RFC–RFC是RequestForComments的缩写;–RFC由IAB审定和发布;–交流关于协议,研究和标准的新思想的首要方法是通过请求评议(RFC)的途径。当一个研究者构思了一个新协议,一项新研究,或者关于某个课题的指导性意见都可以作为一个RFC文档提交。因此RFC包括了Internet标准,对于新的或修订过的协议的建议,实施策略,指导性意见,各种集体智慧,等等。RFC文件–RFC包含三种内容:•正式批准的标准和协议,•对于网络标准或协议的建议,•关于因特网的实用技术文章–每份RFC都有一个号码,目前RFC已有2000多个RFC文件791InternetProtocol792Transmissi
本文标题:Internet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9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