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浮游植物的采集、计数与定量方法
浮游植物的采集、计数与定量方法浮游植物(Phytoplankon)又称浮游藻类,是水中悬浮生活的若干种藻类的总称。浮游植物及其生产力的作用: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与重要功能之一:是鱼类天然饵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浮游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故在环境监测中,也有重要作用。种类和数量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定义:指的是某一瞬间单位水体中所存在的浮游植物的量。两种表示方法:•用数目单位表示的密度,一般用个/升为单位,五、六十年代用之;•用重量单位(mg/L)表示的现存量称为生物量(Biomass)。70年代以来被广泛使用。不同水体,不同种类的藻类在个体上有很大差异,仅仅用数量就很难评价。这就要求,浮游植物的定量工作,必须以测算生物量为目标。在早期不同水体饵料生物的丰欠调查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浮游植物的种类或数量,其原因在于:浮游植物生物量测算繁琐。一、采样:1、工具25目2.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层次的确定选择采样点的原则是,采样点在平面上的分布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的目的而定。一般要求湖心、库心、江心必须采样,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如大的湖湾、库湾、河流的上、中、下游水体的沿岸带、浅水区等也要设点采集。凡水深不超过2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m处采水,水深2~10米以内,应距底0.5米处另采一个样,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增采一个水样。⑴池塘:样点可设在距岸边1m处。水深小于2m时采一中层水样。若水深大于2m时,最好采上、中、下层水样。亚表层:水下20cm左右。中层:水体中间部分。下层:离底20cm左右。⑵水库及河流:样点可设在上、中、下游。上游:设十个点(亚表层或中层)中游:水在2-3米深时设一个点,采2个样(上中层和中下层)下游:设2-3个样点。中心点3个样(上、中、下层),两测点各一个样(中层)⑶湖泊:中心区设一点。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应设点。3.采样量及采样次数每一个采样点应采水1000ml。若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采的水等量混合,取1000ml混合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还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夏季末、秋初各采样一次。二、固定保存鲁哥氏液即将6克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部溶解后定容到100ml即配成鲁哥氏液。沉淀浓缩:上述水样,摇匀后倒入1000ml瓶子中沉淀24小时,用虹吸管小心抽出上面不含藻类的“清液”。剩下30-50ml沉淀物转入50ml的定量瓶中;再用上述虹吸出来的“清液”少许冲洗三次沉淀器,冲洗液转入定量瓶中。浓缩时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止沉淀。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福尔马林),即每100ml样品需另加4ml福尔马林,以利于长期保存。采水时,每瓶样品必须贴上标签,标签上药剂在采集的时间、地点、采水体积等,其他详细内容应另行做好记录,以备查对,避免错误。三、计数方法工具: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匀后,立即用0.1ml吸量管吸出0.1ml样品,注入0.1ml计数框内(计数框的表面积最好是20×20㎜),小心盖上盖玻片(22×22㎜2),在盖盖玻片时,要求计数框内没有气泡,样品不溢出计数框。然后在×10或×40倍显微镜下计数。每瓶标本计数数量: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50~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游植物的多少而酌情增减。如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5~6个时要数100个视野,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时数50个视野就可以了。同一样品的两片计算结果和平均数之差如不大于其均数的±15%,其均数视为有效结果,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篇。在计数过程中,常碰到某些个体一部分在视野中,另一部分在视野外,这时可规定出在视野上半圈者计数,出现在下半圈者不计数。数量最好用细胞表示,对不宜用细胞数表示的群体或丝状体,可求出其平均细胞数?。计算时优势种类尽可能鉴别到种或属,注意不要把浮游植物当作杂质而漏计。四、数量与生物量的计算:1.一升水中的浮游植物的数量(N)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式中:Cs—计数框面积(㎜2),一般为400㎜2。Fs—每个视野的面积(㎜2),лR2,视野半径r可用台微尺测出(一定倍数下)。Fn—计数过的视野数。V—一升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体积(ml)U—计数框的体积(ml)为0.1ml。Pn—计数出的浮游植物个数。此常数用K表示,则上述公式可简化为:N=K×Pn。PnUVFnFsCsNPn代表某种藻类的个数,计算结果N只表示一升水中这种藻类的数量;Pn若代表各种藻类的总数,计算结果N则表示一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总数。前者若求浮游植物数量将各计算结果相加即可。2.生物量一般按体积来换算这是因为浮游植物个体积小,直接称重较困难,且其细胞比重多接近于1。可用形态相近似的几何体积公式计算细胞体积。细胞体积的毫升数相当于细胞重量的克数。下列体积公式,可供计算生物量时参考:圆锥体:V=1/3лR2h圆柱体:V=лR2h球体:V=4/3лR3椭圆体:V=4/3ab2л(a为长轴半径,b为短轴半径)圆台体:V=1/3лH(+)长方体与正方体ab×h或a3不规则性藻类可分可为几个部分计算。硅藻细胞的计算通式:V=壳面面积×带面平均高度每种藻类至少随机测量20个以上,求出这种藻类个体种的平均值,一般都制成附表供查找。此平均值乘上一升水种该种藻类的数量,即得到一升水中这种藻类的生物量(mg/L)。由于同一种类的细胞大小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同一属内的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必须实测每次水样中主要种类(即优势种)的细胞大小并计算平均重量,其他种类可以参考附表计算。藻类的生物量可直接作为初级生产力的一种指标,根据几次定期测算的现存量之差亦可估计出生产量。定量结果应列出:总生物量各门生物量优势种属的生物量。在条件许可时还可以用较简单的测定叶绿素法,来对照或代替生物量。但叶绿素法不能反映种类组成情况。
本文标题:浮游植物的采集、计数与定量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0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