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 宗教与节日、饮食、现代生活
宗教与节日、习俗1、佛教节日诸佛菩萨圣诞(阴历)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无遮会意思是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七世纪戒日邀请玄奘参加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印度每五年举行一次,倾竭府库惠施群有。大会进行75天,分别向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国无遮大会始于大通元年(529),梁武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复幸同泰寺,设四部(四众)地遮大会,披法衣行清净大会,素床瓦器乘小车,亲升法座为众开涅盘经题,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藏传佛教节日传大召是藏传佛教一种仪式,意为“大祈愿”法会。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和康区各地信众(多至数万人)齐集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歌舞庆祝,称为灯节。法会上举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法会最后以送鬼仪式结束。传小召在藏历每年二月下旬,为期十天,进行有关宗教活动。法会期间三大寺僧侣在大昭寺参加辩经,选拔二等格西,由于规模小于传大召法会,故名。浴佛节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浴佛节前,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紫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亡疏,或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由于围绕浴佛节的这类活动往往持续多日,参加的人众多,以至年复一年,在许多寺院形成了传统的庙会。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即在此动植物生长繁衍期间,定居一处,一者可免伤虫蚁,二者可专心诵经或禅修。至七月十五日则须各作自我批评或介绍修行经验,称为“僧自恣”。经过三个月的专修,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诸佛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那么这一天怎么又成了盂兰盆节呢?这还得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说起。该经说:以神通第一著称的目犍连尊者于禅定中见其亡母生饿鬼道中,虽使尽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饥饿倒悬之苦,于是向佛哭述。佛为说救济之法: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之苦。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以使现世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脱离恶道。这里的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意为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目前,已有极少数寺院开始恢复和实行结夏安居的旧制,有的寺院在盂兰盆节恢复了宣讲《佛说盂兰盆经》的法会。至于广大信众总愿在这一天打斋供众,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布施还愿,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腊八节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2、道教与习俗节庆活动的仙风道迹岁时节日中的仙风道迹,为节日增添了神奇、欢乐和喜庆。一些道教活动仪式和庆典已经演变成一种深层的心理意识沉淀在民间,如今我们在岁时节日中仍然能够看到的燃放烟花爆竹、悬挂桃符、贴门神春联、踏青戴柳、悬艾挂蒲、张挂印符等风俗习惯,实际上都是道教的禳灾祛邪、驱鬼避瘟等法术的体现。燃放爆竹是在节庆或喜庆的日子里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现代人的眼里,爆竹能增添喜庆,所以为广大民众所欢迎。但究其原始意义却是从一种驱鬼辟邪术而来。据《荆楚岁时记》称:正月初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由于山臊、恶鬼害怕亮光、爆竹声和红色,所以人们利用响声吓退它们,不过这时的爆是用竹节放于火中烧裂发出巨响。当临炉炼丹的道士无意中发明了能产生巨大声响的火药之后,就把它应用到驱鬼的法术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爆竹,以代替山竹爆裂而达到驱邪保平安的目的。挂桃符,贴门神、春联是春节习俗之一。腊月三十或正月初一,各家各户清早起来于门前挂桃符,贴上门神,以及写在红纸上的春联,以求避凶趋吉,室宅安宁,增添节日气氛。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大帝诞辰,也是水官解厄之日。是日,宫观建醮解厄,民家则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十一月的冬至又称冬节,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天祀祖。民间至今仍重此节,如浙江杭州等地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为什么此节如此受到人们重视呢?原来冬至是道教元始天尊的的诞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灵,是万神之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人们当然不敢马虎。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习俗是将灶神送往天上的祭祀活动。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间监督善恶之神,一旦发现令他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上一笔帐,等到腊月二十四他就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作一次总汇报,然后降灾殃于有罪之人。因此人们在这一天要在灶间摆上猪头和酒肉,烧香上供,祈愿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以上是受道教传说影响的岁时节日,通过对它们的考察可以发现:一部分岁时节日本身就是道教的节日,只是因为有了民众的参与,增加了世俗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一神祇的诞辰祭祀活动,从而演变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了;另一部分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因为有了道教传说和祭祀仪式的参与,从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到端午,可以看到村村寨寨,大街小巷不少人家的门前挂有菖蒲和艾条,此俗多见于南方,流传久远。《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上,以禳毒气。以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农历五月初五,正当初夏,多雨潮湿,细菌极易繁殖,是各种蛇虫猖獗之时,而菖蒲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艾叶能驱蚊蝇,所以端午各家门前挂菖艾。但在古人的心里,是认为它们具有禳毒驱邪的魔力。艾旗召百福,蒲剑斩千邪,这一民间流传的谚语即是最好的证明。道教对民间生活的影响,还表现在丧葬习俗方面。古代,人死后家中要请道士或和尚来做道场超度亡灵。在湘西、鄂西和贵州、浙江等地,仍有为亡人开路、打绕棺和接煞等习俗。道教对民间生活习俗的影响,还表现在俗人自己充当举行道教仪式的主角,自己施行某些法术。也有用道教的符箓方术,在病人的床上或家门上贴上黄纸,上写: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斩妖治邪、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邪回避等文字。这些习俗的存在足以说明道教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如今人们有病还是要找医生来医治的。中国疆域广阔,各地与道教有关的岁时节日和庆典活动的习俗还有很多,难以详述,但从上述的种种节庆民俗活动中的仙风道迹,还是不难看到道教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影响。宗教与饮食:1、佛教与饮食: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佛教素食主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和生态道德。佛教认为,素食出健康。饮食的荤素与多少,都与人的健康有直接联系;有些疾病,是由荤食引起的,可以通过素食,得到预防和医治。这一饮食观念,符合现代营养学理论。据世界健康组织研究结果证明,人们每天所必需的四种物质:奶类、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谷类及蔬果类,都可以从素食中获得。同时,素食会增强人的脑力。大脑细胞的养分主要是麸酸、维生素(维生素食品)B及氧气等,食物中以谷类(谷类食品)及豆类等含麸酸、维生素B最多。所以,许多高僧因为素食,不仅思维敏捷,而且与常人相比,智慧与判断力都更有优势。佛教素食追求营养平衡。人们从素食中,可以获得平衡的营养成份,这可从长寿高僧每日食谱与现代健康素食食谱的对比中得到印证。日本北法相宗管长清水寺总住持大西良庆一日三餐:早餐为梅干、腌大头菜、豆腐味噌汤、白粥两碗;午餐吃早餐剩下的,或是面条,晚餐则是豆腐汤,菠菜或其它青菜混合的白饭一碗。大西良庆总住持修行以来,没有吃过肉类食品,1983年逝世,享年107岁。美国加州大学药学博土郑慧文研究的素食食谱“221素食法”一一二份五谷(五谷食品)杂粮、二份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及一份豆类一一的比例搭配进餐,经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卫生部、英国卫生部认可推广。这一素食法可以确保素食者摄取充足的养分,尤其是素食者容易忽略的蛋白质,都可以借此而调整。对于五味,佛教也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的角度,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有一部名叫《摩诃止观辅行》的佛经告诉人们:适度的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所以脾病不可吃酸;适度的辛味,对肺脏有益,却会损肝脏,所以肝病不可吃辛;适度的苦味,对心脏有益,却会损肺脏,所以肺病不可吃苦;适度的成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所以心病不可吃咸;适度的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所以肾病不可吃甘。这样说来,佛教的素食并不是不讲吃得有滋有味的。佛教素食是增进健康的减食法。佛教认为,减食也是增进健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上面提到的《摩诃止观辅行》还告诉人们说:吃得少,心智才能清明。唐朝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曾
本文标题:宗教与节日、饮食、现代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