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淮河流域安徽段防洪工程简介091091叶爱民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淮河,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至此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淮河简介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453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168亿立方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淮河镇的交界处,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淮河流域全图淮河江苏段水分三路下泄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4、15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又旱,有时则先旱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近半个世纪内,淮河流域又发生了多次大洪水:1950年淮河水系发生流域性洪水。1954年发生全流域大洪水。1957年沂沭泗水系和颍河、涡河发生区域性洪水,其中沂沭泗流域发生过7场暴雨,月雨量最大达800mm。1963年发生了典型的淮河流域特大水灾。1965年里下河地区36天内平均雨量达769mm,发生了特大洪涝。1968年淮河上游发生大洪水,1969年淮河中游淮南地区发生大洪水,1974年沂、沐河洪水,沂河临沂站最大流量13900m3/s,新沐河大官庄最大流量4250m3/s。1975年洪汝河、沙颍河发生洪水。1991年淮河水系发生大洪水。连年的水旱灾害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下面仅列出几个典型年的灾害损失。1931年大水,全流域淹没农田513万hm2,受灾人口2100余万,死亡人数75000多人,灾后瘟疫流行。1938年国民党政府在黄河花园口扒口,淮河流域形成5.4万km2的黄泛区,共有391万人外逃,89.3万人死亡。1954全流域大水年,虽然淮河已经初步治理,但灾情仍然严重。豫、皖、苏三省淹没农田335万hm2,皖、苏两省死亡1930人。1974年沂、沭河洪水,重灾区临沂和徐州地区,受灾农田分别为24.7万hm2和28.5万hm2,死亡人数分别为92人和35人。1975年的75.8特大暴雨洪水,河南省受灾人口820万人,受灾耕地106.7万hm2。因垮坝淹死2.6万人,冲毁京广铁路102km,停车18天;安徽省受灾人口458万人,成灾耕地60.8万hm2。至1991年全流域已进行了全面的治理,但该年严重的洪涝,仍造成了严重损失。全流域受灾耕地551.6万hm2(其中涝灾占79%),受灾人口5423万人,由于流域内经济日趋发达,该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1966年和1978年是近年来的两个大旱年,1966年流域年平均雨量仅579mm,1978年为601mm,其受灾面积均约333.3万hm2。损失惨重淮河流域安徽段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灵、泗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虽然治理标准尚低,洪涝灾害尚很严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绩是很大的,除害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蓬勃发展,淮北地区已形成了煤、电能源基地和粮、棉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1年夏季,淮河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安徽省就达275亿元。洪灾刚过,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确定并迅速启动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其中安徽承担14项。1991年11月16日,怀洪新河工程在固镇县新马桥镇率先开工建设,紧接着,包浍河治理、奎濉河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相继开工实施,于2009年12月份14项骨干工程全部完工。背景治淮骨干工程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蚌埠闸枢纽兴建缘由:淮河干流上中游突出的矛盾是洪水来量大,河道泄洪能力小,圩区及行蓄洪区进洪次数频繁,迫切需要加以解决;淮北大堤保护区防洪标准低,不足50年一遇。建设标准及主要建设内容:河道排洪能力淮凤集至王家坝逐步提高到7000m3/s,王家坝至正阳关恢复到1956年的实际水平,正阳关到洪泽湖基本恢复到1955年的设计水平;淮北大堤等确保堤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低标准行蓄洪区(进洪机遇3~5年)人民生产、生活和安全条件有明显改变。主要建设内容为清除阻水障碍,治理上游沿淮圩区,铲除童元、黄郢、建湾等行洪区圩堤,退建或加固部分行洪蓄区堤防,整治束水河段,闸站及庄台建设,新建城西湖退水闸、姜唐湖退水闸,加固、扩建蚌埠闸,淮北大堤加固等。工程效益:河南沿淮圩区51.5万亩耕地防洪安全基本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王家坝至正阳关淮河干流形成一条宽1.5~2.0km左右的行洪通道,使中小洪水能安全下泄,河道泄洪能力恢复到1956年水平;安徽境内沿淮低标准行蓄洪区64万亩耕地行蓄洪机遇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等确保堤达到防御1954年洪水标准。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涉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治理范围为淮凤集至洪泽湖进口之间的淮河干流及沿淮地区。按照前期工作和实施顺序,划分为四大项,即一期可研之前已批项目、一期可研批复的9个单项、淮干补充可研项目、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总投资84.51亿元。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荆山湖进洪闸淮河流域现有行蓄洪区共27处,其中行洪区17处,蓄(滞)洪区10处,蓄洪库容86.39亿m3。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涉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23个行蓄洪区,总投资21.38亿元。兴建缘由:沿淮行蓄洪区是淮河干流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防洪标准较低,区内缺少安全和排灌设施。长期以来,行蓄洪与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直存在着矛盾,区内群众大都未能摆脱贫困。主要建设内容:修建撤退道路,避洪楼及避水平顶房,庄台加固,保庄圩,通信报警设施、蒙洼蓄洪区人口外迁等。工程效益:解决145.9万人的安全避洪或撤退转移。怀洪新河续建工程新开沱河闸怀洪新河自涡河下游何巷孜起,沿符怀新河、澥河洼、香涧湖、新浍河、漴潼河至苏皖省界,经北峰山、窑河、双沟引河进入洪泽湖溧河洼,全长121km。其主要任务是与茨淮新河形成接力,分泄淮河中游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的排水出路。怀洪新河续建工程涉及安徽、江苏两省,总投资为22.94亿元。兴建缘由:淮河干流规划正阳关以下中游防洪标准要提高到100年一遇,开辟怀洪新河是主要工程措施之一;漴潼河水系内水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堤防高程按淮干100年一遇分洪2000m3/s遭遇40年一遇内水时的洪水位确定,出口最大流量4710m3/s,相应最高水位16.0m。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确定河道开挖断面,并预留5年一遇排涝标准开挖断面的滩地宽度,出口最大排涝流量1650m3/s,相应排涝水位14.5m。主要建设内容为挖河135km,筑堤270km,修建干流节制闸5座、支流节制闸3座,新扩建桥梁5座,接长铁路桥2座,穿堤涵闸100座,改造排涝泵站58座。工程效益:分泄淮河中游洪水,确保涡河口以下淮北大堤的防洪安全;扩大漴潼河水系的排水出路,为各支流的进一步治理创造条件;改善现有灌区蓄水、引水条件,扩大水田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入江水道巩固工程入江水道上自洪泽湖三河闸,下至长江三江营,是淮河下游主要泄洪通道,全长157.2km。入江水道巩固工程涉及安徽、江苏两省,总投资1.73亿元。兴建缘由:河道不能安全下泄设计流量12000m3/s。建设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高邮湖水位9.50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主要建设内容有江苏三河船闸北堤、三河南堤、老运河吹填、运河西堤险工段等堤段堤防加固、块石护坡、堤身灌浆等,新民滩庄台河等疏浚,石港抽水站、太平闸、金湾闸等沿线病险建筑物加固及新民滩、邵伯湖清障,防汛道路、通讯设施;安徽天长县高邮湖大堤险段堤防加高培厚、块石护坡等。工程效益:使河道行洪能力达到设计标准,保障淮河下游地区2.85万km2的工农业生产和2000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淮河入江水道白莲崖水库工程位于安徽省淠河支流漫水河上、佛子岭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60km2。现状佛子岭水库防洪标准仅600年一遇,标准偏低,与其重要地位极不适应,一旦失事,严重危及淮河干流堤防安全。为提高佛子岭水库防洪标准,国家批复兴建白莲崖水库工程,总投资8.88亿元,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主要建设内容有拦河坝、泄洪中孔、放水底孔、发电站等。工程2005年12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白莲崖水库可使佛子岭、磨子潭两库的防洪标准由600年一遇提高到5000年一遇,兼有发电、灌溉之利。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缘由:当淮河上游发生超过1954年型洪水时,淮北大堤保护区内1000万亩耕地、600多万人、淮南煤矿和平圩电厂、京沪铁路,以及蚌埠、淮南等城市将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将淮干中游正阳关以下河道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的关键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体部分位于正阳关以上25km处,工程涉及河南省、安徽省两省,工程总投资22.67亿元。建设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按正阳关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以正阳关下泄流量10000m3/s、水位26.4m为控制,确定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规模,相应坝前设计洪水位28.41m,坝后水位26.75m,滞洪库容85.6亿m3,下泄流量7362m3/s。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滞洪库容121.3亿m3,下泄流量17965m3/s。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高加固并延伸主坝7.34km、南北副坝约69km和副坝穿坝建筑物;新建12孔深孔闸、临淮岗船闸和14孔姜唐湖进洪闸;将长14.39km的上下游引河由底宽45m扩挖至160m;加固改建49孔浅孔闸;河南、安徽两省淹没影响处理工程等。工程效益: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峰,控制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安全;在中小洪水及平常情况下开闸泄水,保证上下游正常的防洪安全和用水需要。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汾泉河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边界排水河道,干流全长243km。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涉及河南、安徽两省,总投资3.93亿元。兴建缘由:汾泉河河道防洪除涝标准低,上大下小矛盾突出,已治理支流及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效益不能够充分发挥,需要通过治理汾泉河,提高其防洪标准,改善排水条件,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泉河干流河道按3年一遇除涝设计流量的90%扩挖,堤防按20年一遇洪水位修筑;干河沿线建筑物、跨省支流及沿泉洼地治理标准均为5年一遇。主要工程
本文标题:淮河流域防洪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4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