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武大双学位第一章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精讲
第一章信贷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企业视角:资本结构理论:企业为何要借债?融资合约设计与选择理论:企业为何要使用贷款合约融资?银行视角:金融中介理论:贷款业务在银行整体运营中的角色?不确定性经济学与风险管理理论: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第一节资本结构理论•一、企业融资来源决策中的选择首先,内源/外源融资的选择其次,外源融资(股本/债务)的选择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企业为何要借债,应该借多少债?•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演变:从MM定理开始(一)MM定理:看似“谬论”的理论基准(benchmark)ModiglianiandMiller,“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comment”,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8定理1: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按照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预期收益率进行资本化的预期收益水平依据:套利理论若两企业风险等级相同,预期收益相同,A企业完全依靠股本融资,B企业部分依靠债务融资,如果两企业价值不同,必然存在价值低估或高估存在套利机会→两企业价值将趋于一致含义:企业价值取决于投资的未来收益,而不是资金来源结构首先我们必须说服人们(包括我们自己)————米勒•对MM定理的争议在于其假设,而非逻辑推理本身•MM定理的核心贡献•-在理论思路上,对资本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基准,为学术界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开启了大门•-在方法论上,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分析公司财务问题,在金融经济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献对旧有理论的重新表述:更为一般、更为简单,或者更为优雅————高顿(1989)(二)MM定理之后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MM定理的完美条件假设:•不存在政府对企业利润的所得税制度•不存在企业负债的破产惩罚制度•资金供求双方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主体不存在风险厌恶(风险中性)•……•——放松每一条假设,都可以创立一个对资本结构进行解释的理论分支•自60年代末,学术界逐渐不再争议MM定理在完美条件假设下能否成立,转向探讨在不完美条件下,以MM定理为基准,对现实中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进行解释•1、税差学派•研究税收差异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代表人物:Farrar(1967)等•股本与债务融资的税收差异:•1)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之间在税率上的差异•2)在累进所得税制下,投资者因个人适用税收等级不同所产生的税负差异•最直观的税收差异:•假设只存在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利用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taxshield)•→任何有盈利企业的最优融资策略应该是争取更多的债务融资•2、破产成本主义•研究财务杠杆导致的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代表人物:学院派——Baxter(1976);经验派——Warner(1977)、Altman(1984)•——过度债务融资增加企业破产可能性,因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性。一旦企业债务水平越过“债权人可接受的”水平,企业的资本成本将随债务水平递增•狭义的破产成本包括两部分:•直接成本(律师费、会计师费、破产的行政管理费用……)•间接成本(企业丧失销售份额、利润、融资机会等的损失)•注:狭义和广义的破产•存量破产,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债务•流量破产,企业现有经营性现金流不足以偿付现有债务•——广义的破产成本包括流量破产下的“财务困境(financialdistress)成本”•3、权衡理论(Trade-offTheory)•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现实中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债务资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比例•代表人物:Scott(1976)等•4、新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代表人物:Myers(1984)•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将避免发行普通股或其它风险证券融资,而是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低风险的债务融资•——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先后顺序•5、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本结构理论•1)信号传递理论(SignalingTheory)(针对事前信息不对称)•代表人物:Ross、Leland等•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融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企业家可以通过自有资金投资或发行债务向市场传递“好信号”•2)代理成本理论(AgencyCostsTheory)(针对事后信息不对称)•代表人物:Jensen、Mecking、Myers•代理成本,指委托人为设计、监督和约束和自己存在利益冲突的代理人的合约所须付出的成本,以及合约的执行成本。其实质是委托人(投资者)和代理人(寻求融资的企业家/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造成的•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债务合约理论•股本融资的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路径第二节融资合约设计与选择理论•一、什么是最优的合约设计?•——帕累托效率标准•合约的谈判过程是交易双方的博奕过程,最优合约实质上是交易双方的博奕均衡•二、合约设计的双重目标和权衡•四、标准债务合约(standarddebtcontract)的结构•1)当借款人具有清偿能力时,合约规定借款人向贷款人的偿付是固定值•2)当且仅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合约时,破产程序启动•3)破产程序启动后,贷款人应得到尽可能多的补偿(最大补偿原则),同时债务人的偿付责任是有限的•——如何用模型描述债务合约的结构?股本合约和债务合约的结构差异?五、银行贷款合约与债券合约的差异•银行贷款合约:通过银行中介进行非公开一对一谈判,银行向客户提供定制的非标准化合约•债券合约:在公开市场上交易,标准化合约•企业为何要选择贷款合约?•融资合约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尽可能少的交易成本,实现资金获取和风险分担的最大效用•合约交易者的自我选择和相互匹配:•异质的个体在签订合约之前,首先有一个对其经济角色的“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和交易者之间的“内生匹配”(endogenousmatching)过程,在此基础上,相互匹配的交易者选择最优合约(激励结构/风险分担结构)•——同一时点上,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各自适合的融资合约•——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重点选择适合的融资合约第三节金融中介理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间接融资合约(如存款)与投资合约(如贷款),在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融通资金,对资金跨期、跨域进行优化配置的金融机构•一、银行的竞争优势与业务特征(Whatmakesbankspecial?)——银行存在的经济学解释•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比较,具有以下竞争优势:•(一)作为融资中介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竞争优势•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泛指交易双方对相关信息的掌握不对等,一方比另一方知道的更多•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拥有的信息少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隐蔽信息•—隐蔽行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交易前•泛指质量好的产品退出市场,留下的是质量差的产品•阿克洛夫(Akerlof,1970)的次品车市场模型•二手车市场上,买主不如卖主那样了解二手车的质量→买主只愿意支付反映二手车平均质量的平均价格→“甜橙车”退出市场;“柠檬车”充斥市场→二手车市场萎缩•借贷交易中,最积极地提出借贷申请、并最有可能成为借款人的是风险最大者(逆向淘汰)•——道德风险(MoralHazard):交易后•泛指由于合约一方(委托人)难以观察另一方(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会选择不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动(机会主义)•借贷交易中,借款人在借款后可能将资金投资于潜在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经济活动•起因:—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贷款人难以监督借款人的行为→借款人侵害贷款人权益,导致债务违约•——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需付出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融资过程中的信息成本:•签约前:寻觅成本(searchcost)甄别成本(verificationcost)•签约后:监督成本(monitoringcost)强制执行成本(enforcementcost)•银行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竞争优势•——信息揭示优势•——信息监督优势(监督代表)•Douglasw.Diamond,“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DelegatedMonitoring”,ReviewofEconomicsStudies(1984)•——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优势:•设计非标准化的、针对性的贷款合约•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或保证•对借款企业持股→降低交易成本•(二)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的竞争优势•——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资金结算和支付系统•银行的优势:规模经济、专门技术•(三)风险转换优势•Douglasw.Diamondandphiliph.Dybvig,“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ume:91(1983)•FranklinAllen,DouglasGale,“FinancialMarkets,IntermediariesandIntertemporalSmoothing”,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5(1997)•流动性风险转换•借短贷长——•高流动性负债(存款)VS低流动性资产(贷款)•一方面,银行为存款人提供了流动性保险•一方面,银行满足了贷款人对中长期融资的需求•“秘决”:存款流入流出的“公车汽车原理”•信用风险转换•存款硬约束,贷款软约束——•低违约率的负债(存款)VS高违约率的资产(贷款)•“秘决”:•信贷组合分散技术:稀释原则(大数法则)•专业化信贷管理手段;•持有足够的呆帐准备金和权益资本抵冲贷款损失•(四)风险管理优势•金融中介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金融中介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竞争优势•——降低客户的“参与成本”(participationcost)•FranklinAllen,DouglasGale,“InnovationsinFinancialServices,RelationshipsandRiskSharing”(1997)•二、信贷业务在银行整体运营中的角色•——Commercialbanking通常是关系驱动(relationshipdriven),银行将信贷视为发展客户关系的核心枢纽•信贷在银行整体业务运作中的核心角色:•-核心资产业务和重要利润来源•-其它金融服务的支点•三、银行信贷业务重点服务于哪类客户?•不同类型银行和各类客户间的匹配——•银行:批发银行、零售银行•客户:•个人,不能进入市场融资,对中介依赖性强•企业,不同类型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四、银行与信贷客户间的关系模式•美国模式:建立制衡机制,防止银行业与工商业融合的寡头经济银企之间松弛的关系和较纯粹的债权债务联系•英国模式:银企关系主要是短期债权债务关系•德国模式:银行资本对工商业资本的依存和控制主导银行(Hausbank)•日本模式:主办银行制与银行效率的质量保障主办银行(MainBank)•——市场型(英美)、企业型(德国)、半市场半企业型(日本)第四节不确定经济学(EconomicsofUncertainty)与风险管理理论•一、不确定性与风险•广义上,“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宽泛的、笼统的术语,意指“缺乏确定性”•在严格意义上,不确定与风险有重要差异,风险的特征是可以精确度量的随机性•Knight,“Risk,uncertainty,andprofit”(1921)•随机性,即广义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风险(risk),二是纯粹不确定性(pureuncertainty)•二、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分类•(一)不确定性的分类•1、实质性和程序性的不确定性:按不确定的成因分类,前者因为信息缺乏,后者因为主体的计算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武大双学位第一章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4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