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1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第一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每天增加219028人每小时增加9126人每秒增加2.5人一节课(45分钟)增加人。6843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爆炸的时代人口“三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总人口数×1000‰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0‰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C针对性练习人类社会初期(古代)(1)人类社会初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能力很差,世界人口。抵御灾害、疾病缓慢增长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初期(古代)工业革命后(近代)(2)工业革命后(近代):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初期(古代)工业革命后(近代)“二战”后(现代)(3)“二战”后(现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科技进步“爆炸性”增长“二战”后(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1)第一阶段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状态。原始低增长阶段高低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第一阶段原始型二、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分布分布:热带原始森林落后地区的原始部落(2)第二阶段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水平,但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高增长阶段高明显下降上升迅速扩大第二阶段传统型分布: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3)第三阶段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增长,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增长减缓阶段快速下降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逐渐下降趋缓第三阶段传统型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4)第四阶段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或,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低增长阶段进一步下降低零增长负增长第四阶段现代型分布:发达国家第四阶段现代型第一阶段原始型第二阶段传统型第三阶段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高、低、高高、低、高低、低、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3~4题。3.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B.②C.③D.④D4.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似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C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人口增长时间分布①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_________。②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_________。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又__________。(2)空间分布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非常缓慢速度加快明显加快缓慢很快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类型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______现代型模式特点_______高低高______高高低过渡型低低低(1)定性描述(1)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3)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在坐标图中三种类型的分布如下图所示:(2)定量描述28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原始型传统型年轻型40以上4以下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过渡型成年型30~404~7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现代型老年型30以下7以上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年轻型(增长型)年轻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表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增长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模式,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朝鲜。成年型(稳定型)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基本相近,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或者说塔形较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说明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很大。如瑞士、西班牙。老年型(衰退型)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上宽下窄)。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典。•2012广东文综地理•老少比=×100。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波兰B.西班牙C.白俄罗斯D.匈牙利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65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少儿(岁)人口数B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2-3题。•2.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B•3.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可以获取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有2条:≥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结合图9可知,判断该省是否进入老龄社会应看第2条标准。在199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4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B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年份项目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0978659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思维过程】第(1)题,通过比较表中数值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变化最大的是苏南;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第(2)题,读三角坐标图,比较2000年和2010年人口结构可得如下结论:0~14岁人口比重减少,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只有②③两项正确。考点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的人口问题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2011年10月31日零点左右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等问题最为突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就业压力医疗卫生压力教育压力贫困国家问题影响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0~14岁少儿人口比重过()计划生育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更加贫困,同时也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高快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对策会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影响未来的发展。3.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国家问题影响措施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人口()缓慢老龄化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对策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以及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原因问题及影响增长很快增长缓慢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生育观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大,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分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左)为新生公民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礼物。2005年1月6日零时02分,一个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4.中国的人口问题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外,突出表现在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老龄化加快等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①人口总量大②未富先老:老龄化③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④人口总体素质不高⑤流动人口规模庞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剧增。⑥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目前人口问题对策①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出生人口素质);②改善人口结构(特别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③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的转变。真题体验1、[2012·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BB(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真题体验2、[2009·全国文综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CA真题体验3、(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2).随着
本文标题:第1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4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