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蓝莓种植基地方案新建 Microsoft 2013.74
1人工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实施方案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蓝莓产品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蓝莓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野生蓝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保护现有野生蓝莓资源,大力发展人工繁育种植蓝莓已经成为必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我局具体实际,特制定《人工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蓝莓产业化发展,职工增收为最终目标,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引领和带动林区职工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展人工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以蓝莓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蓝莓种植发展成规模化,努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最大限度的增加职工收入。二、示范基地建设1、积极推进示范栽培基地建设。栽培适合本地生长的蓝莓种苗,具有易栽培管理、生长效果好等优良特性,适宜推广栽培。要积极开展引智引种,加大引进成果的消化吸收,开展种源实验,培育新品种,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奋斗林场、潮河林场、潮满林场、育英林场、二十八站等基地建设,加大温室大棚、喷灌设施、围栏、机具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地功能,尽快建设成蓝莓示范栽培基地。2加快制定《蓝莓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规范蓝莓栽培管理,建立起以中心苗圃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建设生态经济林,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发展。2、提前做好栽培基地的土地储备。科学合理区划蓝莓适宜栽培区,开展蓝莓栽培用地实地勘察,详细论证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周边环境等,作出蓝莓年度用地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着力解决蓝莓产业的资金、地块等问题,探索实施规模栽植分散经营的管理模式,建立规模示范栽培基地。3、建设有机标准基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基地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栽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有机产品标准,采用先进的有机产品管理模式,建设标准化基地。4、营建旅游观光采摘园。充分利用我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五大林场建设蓝莓等小浆果观光采摘园。三、种植蓝莓技术方案1、病虫害防治㈠、蓝莓生育期间可能会发生叶斑病、溃疡病、枯萎病以及蛴螬(蛭虫)、蝼蛄等多种病虫害,要针对它们在各地区的发生规律及早预防,综合治疗。3㈡、采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实现自然农业生产生态条件;㈢、采用先进的施药技术而尽可能地降低农药用量,提倡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性能的化学农药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交替用药为宜;2、田间管理㈠、查田补苗、适当配置授粉树。去秋或今春定植,成活率低、缺苗断空地块,利用秋季及时查田补栽,确保全苗。除补栽相同品种外,也可少量补栽同一类型蓝莓的不同品种作为授粉树,如美登蓝莓园可配置北村为授粉树。异花授粉可提高结果率,增大单果重,提高产量。㈡、适时除草。清耕法是目前蓝莓田主要的耕作方式,长期应用会导致土壤地力下降,可在5月份~8月份期间清耕,9月份以后不宜清耕,对蓝莓越冬不利。秋季草籽成熟前,用镰刀割除园区四周杂草,减少田间落草籽量,便于下年管理。有条件的最好应用土壤覆盖技术控制杂草,如覆锯末、松针或黑地膜。㈢、全方位做好土、肥、水管理.一是调酸控制土壤pH值反弹。随着蓝莓生长和雨水淋失作用,土壤pH值会逐渐升高,当pH值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结果。㈣、及时补肥。尽管蓝莓是寡肥植物,但施肥能明显提高生长量和产量。追肥在果实采收结束后,即8月中旬~94月上旬进行。9月正值蓝莓根系生长第二个高峰期,有利于营养的吸收。㈤、合理灌溉。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喷灌十分必要,但是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灌水不可过多,掌握“宁旱勿涝”的原则。若雨水过大,应及时排水,以防涝害。㈥、越冬防寒。尽管矮丛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很强,但东北地区和山东北部地区的个别年份仍有冻害发生,主要表现为由于生理干旱造成的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有时地上部全部冻死。矮丛蓝莓采用埋土防寒;高丛蓝莓可采用套袋法或者冷棚越冬。树体覆盖稻草、树叶、麻袋片、稻草编织袋等都可起到越冬保护的作用。四、具体措施1、建立人工蓝莓种植示范基地。以中心苗圃和五大林场为种植示范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上,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扩大种源实验范围,积极培育不同结实期的新品种。在现有蓝莓种苗基地基础上,与农林科学院、科协部门的技术协作,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人工栽培蓝莓标准化示范基地。2、基地选址要尽量做到路途近、靠近主干道,便于参观。林相整齐,植株茂密。3、基地应在显要位置设立统一格式的标志牌,标明基地名称、面积,基地平面图、建设单位、基地责任人、建设5时间。4、基地要建设供水管道、微喷等灌溉基础设施。做到有水能蓄、涝时能排、旱时能灌。5、对种植蓝莓日常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存档管理。档案要有专人记载,年终统一整理,由记载人和负责人审查签字后存档,长期保留,建立健全内业档案。6、加强宣传,转变职工对于承包蓝莓地块用途的认识。我们将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承包职工根据蓝莓资源状况、气候地理条件,增强从事蓝莓经营的信心。7、林业局将采取银行小额贴息贷款贷款,行业内部集资,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对发展蓝莓产业的经营户增加种植蓝莓的信心。五、蓝莓选地和栽培土壤pH值调整不力,水分管理失调,越冬发生冻害,兔眼蓝莓有晚霜冻害,生长季除草不及时,植株修剪、授粉提高坐果率、地面覆草等所花费的劳力成本高及矮灌蓝莓栽培区域缺乏植。土壤改良工作缺乏或不达标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需透水性、通气性及排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因此,在蓝莓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的通透性。蓝莓要求土壤pH值4.5~5.5,最适土壤pH值为4.5~4.8,pH值过高常造成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我国北方栽培蓝莓,大多数地块需要进行土壤改良,6降低pH值。目前,少数蓝莓园缺少土壤改良工作,相当一部分蓝莓园土壤改良不达标。栽培方式混乱蓝莓与其他果树相比,根毛少、浅根性,根群的分布在浅层土壤中,所以不耐干旱,排水良好的土壤对于蓝莓的发育十分重要。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会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蓝莓的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严重时会导致烂根、枯死。多雨地区栽培蓝莓要保证排水及时,使土壤通气性良好,蓝莓的根系才能正常生长。目前,蓝莓的栽培方式很多,有单行栽植、带状栽植、高畦栽植、平畦栽植、低畦栽植等。北方栽培区防寒效果不理想蓝莓抗寒性较强,但是在北方寒地栽培,普遍出现防寒不利、冻害和抽条普遍发生,轻者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影响开花结实,甚至造成绝收。拓宽投融资渠道,为蓝莓产业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提供投入保障。
本文标题:蓝莓种植基地方案新建 Microsoft 2013.7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5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