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四章 明中期诗文复古
1第四章明中期诗文复古一、前七子的复古诗文1、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2、李梦阳: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是:①不满宋人“理语”,推崇民歌“真情”:他认为“宋人主理,作理语”,宋“无诗”(《缶音序》)“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序》)②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李梦阳说:“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再与何氏书》)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梦阳“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散文《游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状物,或刻画商人,清新生动,是较好之作。3、何景明:“前七子”领袖,提倡复古与李一致,言论偏激:《杂言十首》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与李空同论诗书》说:“近诗以盛唐为尚。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在学古途径、方法上,何不像李那样“尺寸古法”,而主张“领会神情”、“不仿形迹”,提出学古要“舍筏登岸”,“不相因袭,而相发明”,从而达到“自创一堂室,一户镛,成一家之言”的目的。(《与李空同论诗书》)二、后七子的复古诗文1、后七子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2、李攀龙总体继承“前七子”复古主张“其持论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明史·李攀龙传》)“后七子以李攀龙为冠,……今观其集,故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更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攀笼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攀龙拟乐府《有所思》《陌上桑》是字摹句拟的标本,七律《寄别元美》、书札《与王元美》可以一读。3、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弇(yǎn)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明史·王世贞传》:“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20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王世贞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续稿》207卷,《读书后》8卷,诗文集合计接近400卷。王世贞文学影响极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王世贞《四部稿》有《艺苑卮言》12卷,全面反映他的文学主张。王世贞也是个复古主义者,他继承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理论,曾说:“诗必盛唐,大历以后诗勿读。”(《艺苑卮言》卷3)又说:“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矣。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同上)王世贞诗歌:早期多模拟《诗经》《乐府》以及李、杜,佳篇不多。中后期始不满于死板模拟,表现出才力雄健、学识富赡的特点。但过于贪多求博,锤炼不够,不免泥沙俱下。五律《登太白楼》写得天空海阔,气势豪迈,体现出与太白精神相接的自我意识;《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模拟《孔雀东南飞》之体表现严嵩专权误国,嬉笑怒骂溢于言表,拟古并非亦步亦趋,时代气息浓烈。三、归有光和唐宋派1、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唐宋派中真正能摆脱道学束缚并取得较高成就的是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归有光,号震川,昆山人。家世寒儒,自幼苦读,但场屋不利,60岁始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有《震川集》。归有光宗奉传统儒道,酷好司马迁,爱讲“龙门家法”,对宋元文也不排斥。他重抒情,认为“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也”,这“至情”即“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泰伯至德》),观点显异于唐、王。归有光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记叙往事、哀悼亲人之文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最为人传诵。这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从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素材,加以锤炼,以简淡之笔,传人物之神,表真挚之情。《项脊轩志》:题虽写轩,实则怀人。借一轩以记归家三代妇女。睹物思人,悼亡念存,虽笔触很清淡,却感情极真挚。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归震川直接八家。姚惜抱谓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是与太史公深有会处,不可不知此旨。”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世贞《归太仆赞并序》:归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
本文标题:第四章 明中期诗文复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9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