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一、交流感知1、了解作者。2、检查字词。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主要作品有《憎恨》《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与萧军、萧红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端木蕻良炽痛泛滥白桦林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嗥鸣斑斓碾丰饶污秽hòngchìlànhuàháolánniǎnráohuìlándàngènqìlǒngzhàměng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描述了东北家乡丰富的物产和壮美景色,抒发对故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二、研读共品1、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2、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或词语并分析。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更能体现作者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原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师友互相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并将解决不了的疑难点进行记录。四、巩固拓展1、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我想起……我听见……我看见……2、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粒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按“在那……”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叙写自己成长的足迹)我总是带着甜蜜的笑回忆那远去的童年。当我看到足球场上孩子们矫健的身影时,我想起春天里我们曾奔跑在碧绿的田野上放飞斑斓的风筝,我听到风里回荡着铃铛般的笑声。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时,我想起夏夜和弟弟铺着竹席躺在小院里乘凉,我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在微风中轻轻飘着,飘着那神奇的民间传说。当我走在闪烁着迷离灯光的大街上时,我看到色彩艳丽的戏台,听到悠扬的琼戏唱腔。在家乡的小园里,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小池塘里我捉过小鱼,在那桂花上留着我的手印,在那球场上飘荡着我的笑声。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前行,那就是良心、责任还有使命。……一位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化做了今天的默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背负着飞驰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满含着未干的血泪。……物质的尘土已将他半掩,精神的尘土呢?忘却就意味着背叛。……“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呜呼,九一八,国之耻,国之殇。五、总结提高1、说一说:你的故乡是怎样的?2、仿写《土地的誓言》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或第一段中描写丰饶美丽的东北大地的句子来赞美你的家乡。(学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拓展作业:
本文标题:14土地的誓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6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