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冯至的诗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简介二、20年代的诗歌创作三、40年代的《十四行集》一、生平与创作简介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现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学者。冯至1917年到北京进第四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就读北京大学本科德文系,同年夏参加浅草社。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两部集子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10月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夏天,获哲学博士学位。冯至回忆:“在留学期间,喜读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欣赏荷兰画家梵诃的绘画,听雅斯培斯教授讲课,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1935年回国,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2年出版诗集《十四行集》,借鉴外来的“商籁体”,在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哲理,从存在主义角度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1943年的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平凡的人、事、自然物的描写中追求生命的启示,朴实而深刻。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出版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1942年创作)。作者不去关注伍子胥这个传统的历史人物的逃亡-复仇的悲壮传奇,而是表现一个孤独的个人如何通过自由决断,在死亡的考验中获得真实的存在与生命的意义。作者借一个中国历史的人物,融进抗战时代的个人的生命体验,运用西方现代哲学理论,演绎了存在主义的一系列形而上命题:个体孤独、生死选择、自由决断、蜕变等等。建国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陆续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以及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二、20年代的诗歌创作鲁迅评价沉钟社:“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冯至20年代的诗歌,书写人生与爱情的悲哀无定,思绪深沉,格调哀婉,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我是一条小河》、《蛇》:不管是冯至的创作还是生活,都呈现出丰富的特点。他早期诗缠绵绮丽,还被鲁迅称为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中期的散文及诗又形成了沉静深思的特点。一部分随笔却直面现实,斥责现实中的丑陋。又涉足小说和传记的创作,题材和资料都是自己不是很擅长的古典文学历史。解放后更多的是做德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冯至可说是现代诗歌史上最早的朦胧诗人。首先,这首诗歌的主题不是很明确的单一无误的概念命题,它表达了“小河”对于过程与事物关系的一种感慨,是写人生命运,也是写感情经历。“无心”、“无边”、“无情”,以哀伤与无定为特色。其次,与20年代的一些诗直书胸臆不同,总是用意象及其组成的意象群说话。令人惊异的是:语言和意象都很单纯鲜明,但表达的感情与意旨却是深邃而朦胧的。后来戴望舒的《雨巷》也有这种特点。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地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象一只绯红的花朵。这首诗写寂寞与乡思,用“蛇”来做比方,新颖奇特。蛇的特征是冷、静悄悄、恐惧。而乡思的特征是热烈、深沉。喻体与本体相差极大。具有冥想与神秘的特征。诗人自称灵感来自比亚兹来的一幅画:口里衔着一朵花的蛇。鲁迅认为比亚兹来是“世纪末独特的情调的唯一的表现者”,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冯至本期的诗已经露出“现代诗”的端倪:用意象表达对生活的哲理性感慨。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有四首:《吹箫人的故事》1923、《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这些叙事诗大多采用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古代神话资源,又受到德国歌德、席勒谣曲的影响,神秘诡异,朦胧多义,“含蓄着中古罗曼的风味”,在中国叙事诗歌史上别具一格,贡献独特。朱自清当年曾说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吹箫人的故事》,讲的是古代西方一个以吹箫为生命的青年在一座洞宇中隐居,却被一个同样吹箫的女郎扰乱了生活的宁静,正当两人箫声应答心心相印之际,女郎忽染重病,必须用洞箫做药才能医好。青年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洞箫劈作两半,治好了心上人。两个人历经磨难终于结成了洞箫姻缘。然而,青年由于思念他自己作为艺术生命象征的洞箫而抑郁成疾。女郎“最后把她的箫/也当作唯一的灵药/完成了她的爱情/拯救了他的生命/剩给他们的是空虚/他们向着深山逃往”。这首诗至少有三个层面的主题:牺牲自己所爱以拯救爱人,歌颂爱的崇高伟大;生命的“灵药”是艺术,歌颂艺术对于生命的价值;艺术与爱情不可兼得,人生永恒的两难境地。主题意旨的多义及复调性质是冯至叙事诗的显著特征,这在20年代文学中是属于难得的艺术精品。《帷幔》写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因反对父母把自己许给一个听说是丑陋愚蠢的男人而削发为尼。一年后一对相貌俊美的兄妹到她所在的尼庵进香,妹妹告诉她:哥哥因未婚妻遗弃而终生不娶。少尼疑心眼前的青年就是自己的未婚夫,相思成疾。某日一个牧童的笛声唤醒了她将死的灵魂,她在红色的绣幔上展开想象,绣上比目鱼、相思鸟,最后空下了左上方一角,本想绣自己的悲哀。一日牧童从窗下经过,少尼丢下帷幔,死去了。第二天,牧童进了僧院。“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帷幔还珍重的/被藏在僧院里/只是那左方的一角呀/至今没有一个人儿能够补起”。这首诗写一个少女的情感与生命悲剧,阐释肯定是多义的。全诗明显是由两个故事衔接而成。第一个是关于误会的叙述。过去的解读是包办婚姻的悲剧。但可以解读为谣传的误杀、轻信的恶果、个人封闭的悲剧等等。第二个是关于拯救的故事。牧童的自然生命与艺术美拯救了垂危的少尼,但终属两个世界而不能团圆。可以解释为因阻隔而不能实现爱情,也可以解释为爱而牺牲。还可以有更多的个人化解读。《蚕马》根据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而改编。《蚕马》一“你是谁?”在那时,年代真荒远,“好好地耕种着这几亩田地!”旁边一匹白色的骏马,“它会驯良地帮助你耕作,”“父亲呀,你几时才能够回来,”“如果有一个亲爱的青年,”她的心内这样想,二温暖的柳絮成团,“你是谁?”荆刺生遍了她的田园,现在呀,远远地起了尘埃,父亲像宁静的大海,“姑娘啊,我为你走遍了天边!”她拍着马头向它说,“快快地去到田里工作!”三“你是谁?”空空旷旷的黑夜里,“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姑娘,”马皮里发出沉重的语声,“我生生世世地保护你,”姑娘啊,我的歌儿还没有唱完,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兽相恋的神话原型故事,被冯至改造后,可以有多种读解:1、痴情死恋,连自然宇宙也为之感动,成全爱情。2、人与兽的隔膜与生俱来,无法逾越,只有变成同类,才能结合。3、对不守信诺、忘恩负义的惩罚。4、作为人(女儿)的孤独与生俱来,而且永无止境,欢欣与有所依靠是短暂的。《寺门之前》写一个老僧长期窒息自己的性爱,但有一次在黑夜中经过被官兵洗劫的村庄时,手触着一具半裸的女尸,一时冲动,将女尸拥抱。这事别人不知,老僧却常思常新:这是我日夜的功课/我的悲哀,我的欢乐/什么是佛法的无边/什么是彼岸的乐国/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里边可有舍利两颗/一颗是幻灭的蜃楼/一颗是女尸的半裸。这首诗神秘诡异,主题相对简单一些。冯至叙事诗的显著特征是神秘唯美色彩。1、复调性。叙事脱尽了时代与社会的印痕,取自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从中探索的是人类的永恒性问题。作者思维呈开放状,不做单一结论,主题情感朦胧多义。2、戏剧性。作者善于讲故事,设悬念,渲染典型场景,往往在偶然、突变中写人写事,使故事情节人物都具有了戏剧性特征。3、抒情性。情感深沉哀婉,常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具有歌谣性特征。《北游及其他》(1929)是纪行体系列组诗,记录的是诗人1927年孤独的东北之旅的沉思。作者一反过去的浪漫与唯美,以现实的硬朗的态度,表现人性和生活的艰难。哈尔滨,这个畸形繁荣的现代都市,引发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诅咒:深渊、地狱!他两次运用“荒原”象征现实社会和人的精神状态的荒芜,开始追问自身的存在问题:“我可曾真正的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我到底要往哪里走去/我只把自己关在房中/空对着/《死室回忆》作者的像片发闷/三、40年代的《十四行集》冯至的《十四行集》属于生命沉思者的歌,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标志着中国诗新由主情向主智的成熟转变,使中国新诗真正具有了形而上的诗学品格。朱自清评价冯至是“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的诗人”。他的诗“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十四行集》当时反响不大,因为那是一个战争年代。历史证明了它是永恒的经典。为什么要选十四行诗。诗歌深刻地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里最细腻的东西,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洞察,对于陶冶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诗人所描写的都是身边小事,但不只是描写,而是灌注情感体验,这些身边小事便升华到思索人生意义的层1、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象那窗外的原野,我们在脉脉的原野上认出来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2、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16、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这些诗的主题是对于生命的思考:1、生命无所不在,细微而又伟大;2、死亡是生命的界限,界限使生命具有自由的意义。3、自觉承担生死,认真实在为人。4、个体是存在形式与价值,是本真的终极的存在,但个体是孤独的,痛苦常在。5、生命的常态在于相互关情交流,分担他人苦乐。15、看这一队队的驮马看这一队队的驮马驮来
本文标题:8-冯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7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