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广西南宁市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联系电话:0771-22970002/39一二三四目录中西医基本观念对比天人合一平衡观辨证观五预防观(治未病)3/39西医中医世界观原子论元气论、一元论方法论还原论、静止整体观、动态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推理辩证思维、象(数)文化背景近代征服文化古代和谐文化疾病认识静态研究、解剖活体考察、藏象诊断方法仪器四诊治疗原则对抗治疗平衡治疗治疗方式辩病、重微观辨证、重宏观药物化学合成天然植物中西医基本观念比较:图表一4/39一中医原创养生观念中医原创观念特点中医基础理论养生方法天人合一整体观中和观精气说体质学说平衡观辨证观调整阴阳补虚泻实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精神养生环境养生体质养生饮食养生作息养生衣着养生经络辨证房事养生交际养生雅趣养生沐浴养生功法养生动静有常和谐适度五行学说经络学说预防观“治未病”未病先防未老先养治未病学说5/39天人合一二中医原创养生观念6/39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起源二7/3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起源8/3912人与天地之基本规律相同人要顺合自然的规律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含义9/39整体观中和观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特点二10/39整体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①人之生命为天地所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易•序卦》②人之生理为天所制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特点二二11/39中和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中和”平衡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中和”乃中正和合之义,其实质是无太过、无不及,是世界万事万物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最佳状态。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特点二12/39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案例分享1子午流注时间治疗学二13/39天人合一宜清晨和黄昏前服用。清晨乃是阳分正当向上之时,而黄昏时则为少阴肾经气血旺盛之时,故可进一步发挥补肾作用。若更有阴邪盛,阳气虚的证候,还可以在临卧前再服用1次,以协助人体抵御阴邪宜在黄昏食前服用使之同食物中营养一并吸收以利康复如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阳方药发汗解表方药益气、调和、升阳方药滋阴养血方药服药时间应当在清晨至正午前服用。古人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为阴之分,不可发汗宜于午前服用如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案例分享2时间治疗学二平衡观三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平衡观(权衡观)三•权衡以平。----《黄帝内经》三平衡观(权衡观)17/39平衡观:世间万物存在理想状态是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①人体权衡自稳生命活动变化是和谐有序的进行,通过脏腑、经络、气机维持稳定②自然界权衡自稳气象五运六气,亢害承制,动态平衡。生物资生制约,保持稳定平衡。平衡观•特点三平衡观:阴阳平衡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系辞》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法则和普遍规律。三平衡观:五行平衡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春秋《国语》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三•一、金形之人。金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多较削瘦,骨态较露,节突出。头,肩,腹,手,脚都较小。从五官看,脸形偏方,肤色较白.金形之人,较强悍,多心急,能当机立断。但也能沉稳观察事态发展。金主肃杀,严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将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热,所以,要特别小心春.•二、木形之人。木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如树型,身材多挺直瘦长,头较小,身背较宽。手足也小,皮肤略青.木形之人届于劳碌型,命中多操劳,有任劳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风邪极易伤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为肝属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时,一定要加强肝的保护,注意营养,不要过于疲劳,以防染上肝疾。三平衡观:案例分享平衡观:案例分享•三、水形之人,适合于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时,木泄水气显枯;夏时,火蒸水气呈涸。所以,春夏时,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属腰肾,不可不防。•四、火形之人。从体型上看,火形人面尖头小,肩背宽,身体强壮,手足也较小.火形之人肤色偏红。火形之人,脾气易暴躁,不重视钱财,变化无常,信用较差,能从全面考虑问题,但缺乏做的勇气,耐力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惧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脏方面的病症。心脏病的人多怠于秋冬,与此有关。三平衡观:案例分享•五、土形之人肉饱满,四肢匀称。土形人脸圆头大,肤色较黄。土形人,心地温和,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弄权玩势,适合于做慈善事业。土性不而春夏,得时于秋冬。所以,当春夏之时,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伤脾,导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三辩证观四中医原创养生观念23/4324/39辩证思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中医原创养:辩证观•起源四25/39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思维生生为之易《周易》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特点四26/39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转化阴阳平衡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灵枢•论疾诊迟》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辩证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阴阳辩证四27/39五行生克制化无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或发展;无克,则不能保持事物间正常的平衡关系。万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够存在和发展,通过相生相克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五行辩证四28/39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万物的生长跟于化,万物的衰败源于变,变与化之间的消长斗争,是成长与消亡的关键。成长与消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运动。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动而不已四29/39变即常,常乃变;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变不失常,常以制变;知常达变。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常与变四30/39삶의질향상王守义炖鸡料(河南)南宁炖鸡料成分:肉桂、葱、小茴香、八角茴香、高良姜、白芷、草果、花椒、干姜成分:党参、玉竹、淮山、沙参、枸杞、大枣、元肉阴阳互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中医原创养生:辩证观•案例分享四五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唐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传说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五原创养生观首见《黄帝内经》源《周易·豫》:“豫者,预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源于《周易》五原创养生观历史发展学术思想张仲景《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钟南山院士指出,改变生活方式,提倡未病先防。五原创养生观理论范畴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五原创养生观治疗措施“未病”状态养生节饮食、明地域、慎劳逸、适寒暑“欲病”状态杜渐具体病因、诱因的提前干预“已病”状态防传阻止病情发展、传变“瘥后”状态调摄调摄为主,治疗为辅五原创养生观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关系治未病养生目的首要措施五原创养生观中医养生什么是“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五原创养生观中医养生意义和范畴研究表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应在100―175岁之间,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中医养生儒、释、道、医等家庭、伦理、教育天文气象学、地理学医疗保健社会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五原创养生观中医养生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治其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中和为度形神共养,邪不可干•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键,身键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固护肾精,抗衰延年•若食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调摄饮食,防病治病•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中和为度动静适度,百病不生•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从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疏畅经络,调和气血二原创养生观谢谢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7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