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六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六课成己达人教学目标:1、理解“成己达人”的内容。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成己达人”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成己达人”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成己达人”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所谓忠诚,指的是对所效忠的对象尽心尽カ,没有二心。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患诚,就是忠于道义和自己的良心,是一种品质,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人和人之间互相忠诚,朋友才会亲如手足,生死与共,家庭オ会父子有亲、夫妻和陸,最终,成己达人。想要成己达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忠实守信的人,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苟子》中说:“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只有自己忠诚,而后以此为朋友之道,才能把忠诚的品格扬于四海。二、新课教学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语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蒂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2、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下》注释:①责:要求。语译:以善相互要求,这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注释:①托六尺之孤:古人以七尺指成年。六尺,十五岁以下。托孤,指受前君命辅助幼主。语译:曾子说:“可以把六尺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临到大节处也不动屈展。这样的人,可称得上君子了吧?真可算得君子了。”4、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语译:樊迟问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平时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处理事务严肃认真,与他人交往忠实守信,即使身处野蛮的国度,也不会被抛弃。三、思考讨论1.孔子认为:“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可见忠诚是被人和社会接受的根本,请在班里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思考为什么对人忠诚是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为人不思,会怎样?2.与人忠诚,不仅仅体现在情感的真挚上,也体现在交往中的互相国正、互相引导上。如“友其德”、如“以友辅仁”、如以“责善”作为朋友之道等,请思考朋友之间为什么需要这样一种良好的关系,并在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四、延伸阅读长孙皇后的故事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太宗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手下谏臣众多,尽管太宗善于调整心态,听取意见,但难免有被冲撞的时候,盛怒之下,也会出现过失。这个时候,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就会发挥她的柔性力量,安抚丈夫,护佑贤良。最著名莫过于“朝服进“谏”的故事。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我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李世民回答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丈夫。既没有顺水推舟出言煽动,也没有唯唯诺诺,默不敢言。她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暂时不理会丈夫,退到里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贺。李世民十分惊奇,询问妻子的用意。长孙皇后则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之后更加重视魏征。五、积累与感悟1.古代有许多关于忠诚的美谈,比如楚国屈原因忠君爱国而自沉泪罗江,俞伯牙因忠于友情而摔琴,刘兰芝和焦仲哪因忠于爱情而双双殉情。请阅读与这三则故事有关的材料,并把它们概述在积累本上。2.“责善,朋友之道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己,你们之间除了互相信任,是否能够共同学习和进步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拟定一份“责善”协议书,并互相监督、记录下实践感悟。
本文标题: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六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8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