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二、阴阳学说三、五行学说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一、精、气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肉眼不可见?随技术手段而变化精与气概念的联系与差异:1、精与气是同一的,都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的物质。2、精是气的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先民们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古人在日常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中,发现了天空中的白云,体验到了风的流动,由此萌生出一个理性概念:自然界有形质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变幻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即所谓“有生于无”。同时,人们在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中,也体悟和感受到气的存在,认识到呼吸之气、人活动时身体散发的“热气”等,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其存在形式无形—弥散而运动状态;隐、虚、空、无——功能性有形—凝聚而稳定状态;显、实、实、有——物质性宇宙——天地合气,万物自生;“通天下一气耳”生命——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生死,全赖乎气《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的最初本原是“道”。精或气由“道”生,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物质材料。道是最基本规律。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太极引申——“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道家哲学体系的核心,指先于物质而存在的精神的东西,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宇宙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之气。是化生万物的中间环节和物质材料。《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气本体论无形有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存在凝聚成形质的状态存在实物无形非连续性或粒子性物质: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非粒子性或连续性物质:电场、磁场、引力场。现代物理学(二)精气的运动变化:气机:气的运动其运动形式:升、降、出、入、聚、散气化:是指伴随着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变—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气化的形式“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①气与形的转化:气生形: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的气化过程。形化气: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又化为无形之气的气化过程。②形与形的转化:有形之实体在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下也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或雨雪等,人体内的精血互化、津血互生等,皆属于形化形的气化过程。③气与气的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可化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④有形实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都属于有形实体自身的不断更新的变化过程。(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吕氏春秋·应同》认为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相互感应的联系。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不论距离远近,皆能相互感应。如乐器共振共鸣、磁石吸铁、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汐,以及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等,皆属于自然感应现象。蝴蝶效应物质、信息、能量的传递、转化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先生指出:元气论者所谓的“元气”是连续性物质,它“接近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场”;“元气学说是现代量子场论的滥觞。”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气可以是气体或水汽,但也可以是一种感应力,象现代人心目中的以太(etherwave)或辐射线一样精微。(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类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淮南子》:“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论衡·论死》:“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先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后天之精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切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二、对中医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中医学精气的区别:古代哲学:精、气内涵同一,均为关于宇宙本源的概念。中医学:精、气内涵有别,是关于人体生命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是有形物质,是构成生命的本源,又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资基础;气是无形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的物质,即是人体的重要组分,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混沌初开,开天辟地生命:无机——有机——生物化学宇宙大爆炸——形成时间、空间、物质人体之气,既是这一气化过程的推动力和调控力,又是这一气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气生精——为无形化为有形。气的运动促进精的化生,即消耗了能量而获得了营养物质的产生。精化气——为有形化为无形。精在气的激发推动下转化为气。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本文标题:2精气学说1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0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