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础知识介绍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要研究的变量)。因变量:因(随)自变量的变化而生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实验过程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可变因素为无关变量。对照组:一般来说,是指保持原有状态(未做处理)或已知影响因素所造成结果的一组实验。实验组:人为改变条件(人为特别处理)或未知实验结果的一组实验。①科学性原则实验设计遵循原则:④简便可行性原则③设计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⑤可重复性原则④检测因变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①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原理。②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减法原理。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方式自变量1温度的高低2PH的高低3催化剂的种类4CO2的有无5光照的强弱6酶的浓度实验要排除无关变量干扰:①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大小、型号等)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成分、浓度、体积等)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培养条件等)设置对照的4种方法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做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试管编号1234第一步每支试管加2ml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不处理90℃水浴滴入2滴FeCl3溶液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min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在液面的上方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无关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注意问题:实验时要选用新鲜的肝脏肝脏要制成研磨液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可共用同一个吸管实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未知,实验的操作步骤按实验的假设进行设计。进行实验前要预期(测)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后得到实验结果,通过与预期实验结果的比较,确定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得到实验结论。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已经确定。进行实验时若操作无误,实验结果应是已知且唯一的,题干一般要求对预期的结果做出解释及得出实验结论。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验证性实验科学探究的程序设计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其中实验是实施探究的重要方式。表达交流预测实验结果酶的名称最适PH过氧化氢酶(肝)6.8唾液淀粉酶6.8脂肪酶8.3胰蛋白酶8.0~9.0胃蛋白酶1.5~2.2pH对酶活性的影响Ⅳ、设计实验:三、完成本实验设计表:因变量无关变量用何种酶完成实验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自变量其他变量温度酶活性改变反应物的量、反应时间、酸碱度(pH)等淀粉酶淀粉酶在温度改变时水解淀粉的作用减弱,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检测酶活性的强弱常温为对照组Ⅳ、设计实验:三、完成本实验设计表:因变量无关变量用何种酶完成实验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自变量其他变量pH酶活性改变反应物的量、反应时间、温度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在pH改变时水解过氧化氢的作用减弱,用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程度检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生量pH=7为对照组取三只大小相同的干净试管(1、2、3号),各加入2滴管淀粉(保证淀粉的量相等)。取三只大小相同的干净试管(4、5、6号),各加入1滴管淀粉酶(保证淀粉酶的量相等)。将1号和4号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将2号和5号试管放在95℃恒温水浴箱中,将3号和6号试管放在冰水中。2min后,将4、5、6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分别倒入1、2、3号试管,振荡摇匀后,分别放在试管架上、95℃恒温水浴箱中、冰水中。2min后,分别向1、2、3号试管中滴加3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具体实验步骤:取三只大小相同的干净试管(1、2、3号),各加入2滴管H2O2(保证H2O2的量相等)。取三只大小相同的干净试管(4、5、6号),各加入1滴管肝脏研磨液(保证肝脏研磨液的量相等)向4号试管中滴加5滴蒸馏水,向5号试管中滴加5滴5%的HCl,向6号试管中滴加5滴5%NaOH,振荡摇匀。将4、5、6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分别倒入1、2、3号试管,振荡摇匀,观察实验现象。1min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分别伸入1、2、3号试管内(注意不要使卫生香熄灭),检验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的程度。具体实验步骤:Ⅳ、设计实验:四、设计表格和坐标图记录实验结果(现象):试管123温度室温高温(95℃)低温(冰水)结果颜色Ⅳ、设计实验:四、设计表格和坐标图记录实验结果(现象):试管123pH中性(=7)酸性(<7)碱性(>7)结果气泡量复燃程度酵母菌有氧、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的产物分别是什么?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思路?分析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细胞呼吸的条件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氧无氧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可变因素酒精、CO2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二氧化碳3.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3.设计实验►CO2的检测: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浑浊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绿→黄►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橙色→灰绿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4.进行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步骤一: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步骤二:A实验组(有氧情况下)10%NaOH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接橡皮球(或气泵)4.进行实验步骤三:B实验组(无氧情况下)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4.进行实验步骤四:鉴定是否有酒精产生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A组B组橙色橙色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条件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有氧无氧变混浊/快无变化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设计实验酵母菌有氧、无氧条件进行的呼吸作用的产物分别是什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CO2有氧产生无氧CO2、酒精产生作出假设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层析液,而且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实验步骤:P98(一)、色素的种类★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层析液滤液细线实验结果: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约3/4)(含量约1/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绿叶中的色素无水乙醇作用:层析液作用:二氧化硅作用:碳酸钙作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在提取绿叶中色素和分离绿叶中色素中的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想一想: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注意事项: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3、研磨要迅速、充分。1、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而且要求待滤液细线干后再画一两次。2、层析液不能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否则色素将溶于层析液中,不能出现分离现象。2、称取绿叶的质量和加入无水乙醇的体积要适当,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4、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防止滤液挥发分离绿叶中色素的注意事项:(二)、色素对光的吸收为什么有些蔬菜大棚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叶子为什么呈绿色?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课堂练习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相距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A、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C、叶黄素和叶绿素aD、叶黄素和叶绿素bB2、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进行研磨,不用做任何处理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从而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C3、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A、大量吸收绿光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D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呼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2、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实验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0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