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第三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四节财务报表的要素第五节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2第一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财务会计逐渐转向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和指导。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概念作为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任务主要是由会计学术团体或一些著名会计学家来承担,而且是以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和准则文告这样一个框架来建立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论基础。3如美国会计学会1936年的《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1966年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以及佩顿、利特尔顿、穆尼茨、钱伯斯等会计学家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但是,从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开始由准则制订机构直接着手研究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出现了以会计目标和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理论新体系。4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与发展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实际上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发展,其内容主要有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目的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应用。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方面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经营组织规模日趋扩大,企业之间的兼并、购买急骤增加,资本集中加速并向国际化扩张,世界性能源危机的爆发,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都带来会计实务的重大变革,并相继带来了一些财务会计的新领域和新问题,6如:如何处理企业合并、融资租赁、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和国际税收、外币折算、损益计算与分配等重大会计问题,这就相应产生或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这样,原有的许多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环境形势和会计实务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有关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7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财务会计实务中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环境形势下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结构,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和约束会计实务。8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界纷纷开展对CF的研究。如:FASB在1973年刚成立就被要求进行CF的研究,以便为纠正会计实务中的不足和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从1976年开始,FASB在这一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陆续公布了有关研究成果(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9在70年代中后期,英国和加拿大的会计职业组织也都正式发表了阐述CF的重要文件和报告,随后这一趋势在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也引起积极的反应。1988年5月1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公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征求意见稿,并于1989年7月1日作为一项正式的准则公告公布。10二、CF的作用1、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CF将促使准则制订机构保持有关准则文告的内在逻辑一贯性,减少或避免不同准则的冲突,限制实务中相同交易的多种处理方法程序,尽可能做到规范化。112、可以节省准则制订成本由于经济形势变化迅速,往往有许多具体的会计准则难以及时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如果有一套严密的概念结构,可以相对减少准则文告的数量与复杂性,或者在某些特殊场合或环境条件变化之时,可以为特定会计问题的实务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南。123、有助于使用者理解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可以增进报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帮助使用者了解财务会计与报告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理解财务报表各项目指标或会计信息的涵义、作用与局限性,据此作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济决策。134、抵制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会计准则要涉及不同集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都试图施加压力来干预准则的制订,也包括通过立法机构或政府出面接管会计准则的制订权限。所以,对民间性准则制订机构来说,应付这一方面挑战的关键对策,就是为财务会计或财务报表建立一套能够为各方面利益集团普遍认可、接受的概念框架,缓和或抵消各方面的政治压力。14实际上,CF的研究旨在指导未来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发展,因为它企图根据新形势下会计实务的规范化要求进行概括,并非只是对现行会计实务处理的归纳描述。CF因会计准则制订和应用的需要而产生,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5附:CF着重研究财务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1)确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2)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定义;(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4)解决如何指导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5)分析某些重大的财务会计问题。16三、建立CF的目的目的:为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与审查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内在一致的参考结构。四、建立我国的CF的必要性17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目标的意义美国的CF是以目标作为研究起点,用于指导所有其他项目的研究,并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基石,虽然这是跟特定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的。财务报告目标就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18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运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财务报告目标以指引其运行的方向。只有以财务报表目标为起点和核心研究制定的概念结构,才能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运用。19二、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不同观点1、“受托责任观”(“描述性”目标)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所有者如实反映经营者对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适用于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的情况。202、“决策有用观”(“规范性”目标)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时的信息,即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适用于资本市场发育十分成熟的情况。三、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和制定21第三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意义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财务会计目标不会自动地实现,只有通过良好的、必要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传递的具体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最终通过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正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22它主要回答: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目标更具体地指导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传递。23规定有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具有以下作用:(FASB认为)(1)为制定与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的会计准则提供指南;(2)为财务信息提供者在选择表述经济事件的不同方法时提供指南;(3)增进使用者对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局限性的理解,以帮助他们作出更好的有依据的决策。24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目标的关系目标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质量特征又能促使目标的实现,不同点:目标重点在于明确使用者对象及其特定决策的信息需求;质量特征则是要规定使财务信息能有效地符合目标的质的规定性。通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目标才能贯穿于财务会计的有关确认、计量、报告等处理程序和会计选择之中。25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1、相关性(relevance):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即会计信息要能与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人士所做的经济决策相关。2、可靠性(reliability):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263、虽然信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但两者有时也可能出现矛盾。(1)历史成本信息依据可验证的实际交易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然而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却不能反映正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者无法提供有关的现行价值,而可能与使用者的具体决策需要不相关。27(2)现行成本信息虽然可以满足特定用户的信息需要,但它在现阶段的计量和计算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许多不够准确的估算与人为假定,难以实际地验证。当会计方法的变动在相关性上有所得时,可靠性可能受损,反之亦然。不过,有效的会计信息应是两者兼而有之,区别仅仅在于侧重程度上的不同。28三、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现状与未来目前我国应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29第四节财务报表的要素一、财务报表要素的意义财务报表要素(elements)是财务报表借以构成的“积木”(项目),它是会计处理对象的具体化,即把会计对象用会计特有的语言加以表达。财务报表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指标体系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30财务报表要素是一个最基本的会计概念,它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共同构成概念框架的基础层次。有了财务报表要素,才能进一步对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最终实现财务报告目标。31二、财务报表要素的划分(一)财务报表要素的划分FASB:划分为两类十项;IASC;两类五项;我国:两类六项(《企业会计准则》)321980年12月FASB发布了第3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这份公告提出了十个要素: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1985年12月发布的第6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取代第3号概念公告,对第3号概念公告提出的十个要素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指出除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和全面收益三个要素外,其余七个要素对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均适用。33这十项要素又可分为两大类:(1)从静态(照相式)描述一瞬间的资产或对资产要求权的水平(余额):资产=负债+产权(2)从动态描述在一定期间资产或对资产要求权的流动和变动的结果: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34某一期间的全面收益+该期间的业主投资-该期间的分派业主款=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产权(净资产)的期间内全部变动。IASC在1989年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两类五项:资产、负债、产权、收益、费用。35(二)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第6号概念公告对十大要素的定义:1、资产(assets)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362、负债(liabilities)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在现在承担的在未来向其他主体交付资产或提供服务的责任,这种责任将引起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未来牺牲。373、产权(equity)在扣除某一主体的负债后,留剩的资产(净资产)之中体现的剩余利益,在企业中,产权就是业主权益(owner’sequity)。384、业主投资(investmentsbyowners)由于其他主体为取得或增加在某一特定企业中的产权即业主权益,而把某些有价值的东西交付给企业,从而形成某一特定企业的资产的增加(企业收到资产是业主投资最常见的方式,但企业所得到的也可能包括服务,或是企业负债的偿还与转让)。395、派给业主款(distributionstoowners)由于企业对业主拨付资产、提供服务或承担负债而形成的净资产的减少,分派业主款减少了企业中的产权即业主权益。406、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income)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产权(净资产)的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产权的一切变动。417、收入(revenues)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通过销售或生产货物、提供服务或来自构成该主体不断进行的主要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所形成的现金流入或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清偿(或两者兼而有之)。428、费用(expenses)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或由于从事其他经济业务(构成该主体不断进行的主要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或其他资产的耗用,或负债的承担(或两者兼而有之)。439、利得(gains)一个主体由于在其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
本文标题:会计理论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4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