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剖析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剖析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内涵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专业建设的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培养的学生质量在整体上要优于其它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具有以下特性:1、高职性高职性,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首要特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除了具有“高等性”这个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外,更应具有职业针对性与技术应用性的特点。“职业针对性”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等等,都是围绕“职业针对性”来进行的。“技术应用性”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强调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岗位实用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特色专业必须具有的高职特色。2、地域性地域性,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由于高职教育是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层一线的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特色专业应具有自己突出的地域特色。在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所在服务的行业或区域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以及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来建设特色专业。应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特色专业的依据;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3、独特性独特性。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基本特征。特色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它高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差异化策略。高职特色专业要具有独特的专业特色。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的办学基础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摸清自身在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已形成的特色与优势,以便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同时.要对其它高校特别是相同层次高职院校的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以此寻找专业方向的空档或在同类专业上寻找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方案、特色就业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专业建设内涵上下功夫,在专业的目标定位上、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建上、在实践教学上、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自己专业的独特性。4、整体性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工作过程.特色专业的形成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客观效果的和谐统一,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特色专业的形成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社会对其最终的评价也落脚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高职特色专业不仅通过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有特色的人才而得到社会的公认。学生的质量和社会影响是特色专业的最终体现。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人才。高职特色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等几个方面。特色专业的学生必须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深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建设特色专业是培育办学特色的重中之重.要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必须着眼于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二、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确定步骤1、专业调研。专业调研是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一是对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进行调研,其目的是摸清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现状,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以便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二是对其他高校特别是相同层次高职院校的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这种调研一方面可以学到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校在该专业的特色建设方向上提供借鉴。三是对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进行调研,主要是市场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等,目的是使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与方向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发挥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特色提炼。特色提炼是确定特色专业的关键。一是需要进行分析,即对高职院校专业内外部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主要是分析评价可用教学资源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评价外界环境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二是需要进行提炼,即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在长期办学中,已经积淀下来了某些优势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特色提炼就是把这些特色总结出来,并进行充分论证。通过论证,以决定是保留该特色还是对原有特色做出调整或重新提炼特色并重新定位。3、申报审批。申报审批是确定特色专业的必经步骤。特色专业初步确定后,就要整理材料进行申报,只有经过审批后,特色专业才能立项,下一步就可以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了。院级特色专业的申报程序一般是:院系申报、实地考察、评估确定、审批公布。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程序一般是:学院申报、专家评选、网上公示、审批公布。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申报是在省级特色专业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1、理念特色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是高职院校特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进程和绩效。目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设还在摸索当中,如果没有先进的、实事求是的办观念,没有改革的、开放的办学心态,就不可能出积极进取的办学模式,在特色专业建设中也就不能创新出特色。因此,特色出自于理念。理念是色专业建设的灵魂。2、方案特色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规。培养方案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特色突出。一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有特色;二是人才培养计划要有特色;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要有特色。培养方案有无特色,将直接体现着特色专业建设有无特色这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3、师资特色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保证,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并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条件加强对特色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形式上,不仅要求他们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更要求他们拿到有关职业资格证书;从实质上,要求他们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在操作技能方面更是能工巧匠另外,学校还要注重从社会生产、服务一线聘任兼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4、教学特色教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最生动表现。通过特色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来体现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一是教,即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大体系中,在课程结构、课时比例、教授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办出特色。如理论教学够用,实践教学突出;一专多能,个证书等。二是学,即学生学习要有积极性、创造性,要有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动力与决心,学院要为他们提供充分条件,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求学环境。三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应强化特色教学意识,摸索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进行个性化教学,以实现教的方向与学的兴趣的恰当结合。5、管理特色管理特色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特色专业的建设能起到促进作用一是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有文件规范,这是在制度上对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保障。二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要不同于一般专业建设的管理,学院要对特色专业赋予系、部更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自主权,系部可根据专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定位不断调整特色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以管理促教学,以管理特色促教学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四、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办学思路,为经济发展服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1、建立开放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争取社会支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2号文件)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体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高职院校应成立由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合理预测,并根据本地区产业布局与企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突出优势,共同制定品牌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质量控制目标等,并定期对品牌专业建设的情况进行评估。应当组织教学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主动调整专业教学内容,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研究和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双师”结构是对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的一个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确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而制定体现高职院校特点、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教师准入制度以及职称评定制度,使广大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科学地制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建设以“双师”与“团队”为特征的专业教学队伍,要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外引内培”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从政策导向、待遇保障和培养提高等方面促进“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的制度,确保教师能够定期到企业基层单位锻炼,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带入课堂教学,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实训项目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制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使其成为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实施“专兼结合”方针,有针性地吸纳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聘请和引进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授课;完善教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可进可出、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3、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则是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的综合体现。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更是特色专业建设应着力加强的一项工作。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明晰专业就业岗位。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各门课程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的根本转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关键能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3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