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脉采血动脉采血动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判定是否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的病情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上,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主要是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桡动脉是临床上动脉采血首选部位。桡动脉穿刺桡动脉的解剖:桡动脉为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桡骨颈高度分出。于起点不远处发出桡侧返动脉,经外上髁前面上行,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本干先行于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在该处位置浅表,可以摸到脉搏,桡动脉的下段在桡骨茎突尖端处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转至腕骨外侧缘,沿舟骨和大多角骨背面下行至手背。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发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掌浅弓。桡动脉穿刺要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除了与术者的穿刺经验有直接的关系外,桡动脉自身的情况(如桡动脉发育不良、细小、狭窄以及严重迂曲等)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桡动脉直径小于2mm的患者穿刺成功率较低,这种情况常见于体型较小的女性和以往曾接受过TRI的患者。选择穿刺点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选位过于靠近桡骨茎突部,虽然血管表浅但有误穿分支血管的可能;如果选位过于靠近近心端,桡动脉的走行较深,成功穿刺桡动脉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术者在进行桡动脉穿刺前首先应准确判断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血管走行较直的部位作为穿刺点,进针角度15~30度,穿刺时沿桡动脉的向心方向进针,这样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桡动脉穿刺争取一针成功,虽然实际工作中难免多次穿刺,但是每次穿刺也应该有每次的收获,以求寻找下一次穿刺的最佳方法。具体方法:确定好穿刺点,穿刺针进入不成功,不要着急退出,应明确穿刺针和桡动脉的位置关系,目的就是为下次成功穿刺指明方向。桡动脉采血的优点因为手本身是暴露在外面的,桡动脉采血时病人无须穿脱衣服,减少了病人穿脱衣服孤麻烦,护士操作时比较方便。手部因为经常清洗,手腕部比较清洁,所以相对带菌比其他部位少,减少了侵入性操作的感染机会。桡动脉表浅,易于触摸,护士每天都要测量病人的脉搏,定位简单。桡动脉采血的缺点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桡神经。如果病人的脉细速则血流量相对小,采血难度较大。因有桡神经伴行,疼痛感较明显。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点的选择:准确的选择穿刺点是股动脉采血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出现的关键。股动脉穿刺点选择的主要标志是腹股沟韧带、韧带下皮肤皱褶、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和耻骨梳,腹股沟韧带位于耻骨梳上方,多数为股动脉搏动最强点的部位。可以垂直进针,也可以在腹股沟皮肤皱褶下1cm左右处45度角进针,进针见回血后固定位置不变,抽动针栓,抽取0.5~1ml血即可。应尽量保证血管的穿刺点位于耻骨梳的骨性平台上方,血管穿刺点过高易引起腹膜后出血,穿刺点过低,针头过短无法刺入血管,尤其肥胖者位置较深就更不容易刺入血管。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血气分析采集检验样本时要注意: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冰箱中最多放置20分钟。并记录当时采血时患者体温,血色素,吸氧浓度。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5、氧饱和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6、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本文标题:动脉采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