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场鸟类及飞行安全主讲:焦静学习目标:1、了解机场鸟类给飞行安全带来的危害2、减小或消除这种危害的办法及措施鸟撞:“鸟撞”是飞机航行中与大群迁徙鸟类相撞而引起的事故,通常发生在航机起、落或作底空飞行的情况下。鸟类为何“光临”机场飞鸟缘何频频“光临”机场空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陈润生秘书长认为,一是机场内鸟类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好,机场草坪为鸟类提供栖息地,草坪中的草籽和昆虫,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草长得低,地表温度高,小虫、蚯蚓繁殖加快,容易招鸟觅食;草长得高,野兔等动物有了栖息之所,容易招引猛禽。而机场周边鸟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减少或消失,使鸟类觅食源减少,麻雀、燕子等纷纷到机场草地觅食;二是机场飞行区宽广平坦,是鸟类活动的良好场所;三是与冬季候鸟迁徙有关。事例:每年美国大约发生400起飞机与鸟类相撞事件,俄罗斯每年大约发生这类事件200起。1991年,意大利航空表演时,英国空军的一架战斗机与一群海鸥相撞坠毁,两名驾驶员当场死亡;1994年,伦敦希思罗机场一架波音747客机撞上了一群鸽子后坠毁,机上350名乘客全部遇难;2000年,俄罗斯一架安8运输机在刚果坠毁,造成21人死亡,其原因是一只野天鹅进入了飞机的发动机……中国候鸟迁徙途径的初步调查就季节性进行南、北向迁徙的中国候鸟来说,其迁飞途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西部候鸟迁徙区在内蒙古干旱草原,青海、宁夏等地的干旱或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和高原草甸等环境中繁殖的夏候鸟,它们迁飞时可沿阿尼玛卿、巴颜喀喇、邛崃等山脉向南沿横断山脉至四川盆地西部、云贵高原甚至印度半岛越冬,西藏地区候鸟除东部可沿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方向迁徙外,估计部分大中型候鸟可能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度、尼泊尔等地区越冬。2、中部候鸟迁徙区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地区及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冬季可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四川盆地以及经大巴山东部向华中或更南地区越冬。3、东部候鸟迁徙区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它们可能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或由海岸直接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国越冬。除上述可能迁徙路经外,还应包括冬季由蒙古和原苏联亚洲部分迁来我国越冬的部分冬候鸟,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某些种类的候鸟,因季节影响而进行的短距迁徙和某些种类所作的自西向东的迁徙。鸟害原因:之所以”鸟害”如此日益严重,专家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各种鸟类的数量急剧增加;其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发动机的动力越来越大,而噪音却越来越小。B737发动机的进气量为320公斤/秒。B747发动机的进气量为are公斤/秒,B777发动机的进气量高达1420公斤/秒。显然,只要鸟类稍微接近发动机就会被吸进去。而且发动机切线旋转速度高达450米/秒,小鸟一旦被吸人发动机内就会变成无情的杀手。如果风扇叶片被鸟击断,碎片会随气流向后甩人飞机其它关键部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鸟类的破坏大多数鸟类都有体形小、质量轻的特征,因而鸟击的破坏主要来自飞行器的速度而非鸟类本身的质量。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飞行器的速度不断提高,一些战斗机的速度可以达到十数倍音速,根据动量定理,一只0.45公斤的鸟与时速8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1500牛顿的力,与时速96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21.6万牛顿的力,高速运动使得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鸟击对飞行器的破坏与撞击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导致严重破坏的撞击多集中在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两方面。飞行器的导航系统大多位于前部,包括机载雷达、电子导航设备、通讯设备等,此外驾驶员面前的风挡玻璃对于引导飞机的起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导航的需要,这些设备的防护罩包括风挡玻璃机械强度大多较其他部位更差,更容易在受到鸟击后损坏,导致飞行器失去导航系统的。指引,在起降过程中发生失事事故。被撞瘪的部位:被撞击变形的发动机风扇飞鸟撞击飞机相撞后给飞机带来的巨大伤害飞鸟撞击飞机后果严重昆明机场何时最易遭鸟撞:飞机起飞、降落时,距地面100米是最容易遭到鸟击的高度,约占鸟击发生次数的90%。此时,起飞的飞机发动机功率达到最大,飞行速度迅速提升,飞行姿态最不稳定;而正在降落的飞机因巨大的惯性,飞行员必须完成控制飞机姿态的复杂操作,质量巨大的飞机以300公里时速飞行,一旦遭遇飞鸟根本无法避让,发动机强大的吸力更可能将鸟吸入,从而对发动机造成极大损坏,将导致飞机中断起飞或返航,其中,机翼、雷达整流罩、发动机风扇、起落架是最易被撞的部位。鸽群是最大干扰在所有鸟击事件中,低飞的鸽群对飞机造成的威胁最大。机场处的王林指着窗外盘旋飞行的一群鸽子说,它们的飞行高度距地面100米左右,数量约20只,半小时内已穿越跑道上空8次。在机场周边这样的鸽群不下100群,主要由机场周边的一些村庄的住户放养。离机场最近的养鸽人家紧临跑道东北,这样的住户不下25户。每年,机场护卫队和驱鸟队都要与官渡区政府、关上镇政府一起到走访养户数次,散发宣传材料,提醒他们少养甚至不养鸽子,但至今收效甚微,“鸽子养在自家的屋顶上,怎么会干扰你们的飞机?”“你们的飞机为什么要撞我们的鸽子?”面对养户的诸多质疑,看到鸽群数量连年递增,昆明机场航空安全部门一筹莫展———如果是鸟,还有各种办法驱赶,但家养的鸽群一年四季想飞就飞,什么都不怕,近20000只鸽子成了威胁机场安全营运的“主力”。预防鸟击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世界航空界尚无防治鸟害的灵丹妙药,但有一些针对性策略。首先机场从设计建造到机场的环境管理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在机场选址、设计、施工中都必须依法考虑到鸟害的防治问题。此外,人们运用了很多方法,如生态学、鸟类学,以物种生态链方式控制“鸟害”也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多机场还成功地运用、一物降一物”的猎鹰驱鸟技术。1、了解鸟类的一些生活习性2、飞行组采取的预防措施3、航空公司和飞行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4、发生鸟击后采取的措施5、利用生态系统综合防治(1)需要对鸟类进行研究。特别是对种群数量大、密度高,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的候鸟的迁徙规律要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发出鸟撞危险预报。(2)要对已经发生的鸟撞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建立鸟撞数据库,还要对防鸟、驱鸟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完善。例如,美国空军USAF已经开发了两种预防性工具鸟类危害预警系统AHAS和避鸟模型BAM。这两种工具可以很好地图示和预测出平均的机鸟互撞风险。(3)在机场的选址、设计、施工及环境管理中都必须考虑防鸟撞问题。要尽量避开鸟类迁徙路线,控制鸟类得到水和食物的机会,破坏鸟类筑巢条件,推平吸引鸟类的土丘和沙丘,使机场及附近的环境干净整洁,采用较少吸引鸟类的灯光并用雷达侦察鸟群,准备好各种驱鸟设备,预防潜在的鸟撞危险。(4)减少机场对鸟类的吸引,加大机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如改变机场内的地表水状况,让鸟类在机场地表找不到水喝;同理,限制或抑制机场内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等,减少鸟类在机场内觅食对象的数量。(5)为了避免或减少鸟撞事故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失,航空界除了采用原始的单纯靠人工驱赶、鸣枪示警、设立拦鸟网或围墙等驱散鸟类的办法之外,还发明了各种从鸟类的视觉、听觉、食性等方面入手的各种先进设备。例如由电脑操控的定时鸣响的“煤气炮”、通过高音喇叭播放鸟类天敌鸣叫声的“驱鸟王”、采用这种“稻草人”原理制作的“恐怖眼”和利用安装在跑道边的赶鸟四管煤气炮煤气炮机场出动大型割草机除草,清理鸟类栖息、觅食场所风动驱鸟器捕鸟网驱鸟车训练有素的猛禽来驱赶其他飞鸟的“以鸟制鸟”等方法。还有人将氨茴酸甲脂注入机场附近低洼处的积水中,这种化学物质的味道令来此饮水的鸟类十分讨厌,从而达到了驱散机场附近鸟类的目的,这种方法被专家们戏称为“让鸟儿尝尝中国的麻婆豆腐”。重庆市民用机场保护条例第十条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六)饲养、放飞影响民用航空安全的鸟类动物
本文标题:机场鸟类及飞行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9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