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节安全管理安全性定义安全事故分分级安全性设计现场安全管理一、安全性的定义所谓安全性是指产品在制造、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就是产品在制造、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危险性接近于零的程度;危险性是指任何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产品和财产损失的实际或潜在的情况。定义的理解:首先是产品保证安全。要求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求产品在运动形式下危险性达到一个人们可接受的水平。运动形式包括产品的流通运动和使用运动。其次,安全性不仅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而且包括流通过程的安全性、制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储存安全性。再次,安全性不仅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还包括产品安全;不仅包括实际的危险性,而且还包括潜在的危险性。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一个或一系列意外事件叫事故(mishap),不发生事故的能力叫安全性(safety)。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叫危险(hazard),产生某一种危险的事件发生的总可能性叫危险可能性,对某种危险可能引起的事故可信的最严重程度的估计叫危险严重性。用危险可能性和危险严重性表示的发生事故的可能程度叫风险(risk)。二、安全事故分级危害严重度一般分为四级:一级:灾难性的,会导致人员死亡、重伤,或导致产品毁坏;二级:危急性的,会导致人员损伤或主要产品损坏,或为了人员和产品不致受害,需要采取紧急矫正措施;三级:边缘性的,可以通过抵销或控制,使人员或主要产品不受损伤;四级:可忽略的,不会导致人员损伤或产品的损坏。三、安全性设计在安全性设计中,安全性措施的优先次序应如下排列:(一)最小风险设计(二)采用安全装置(三)采用报警装置(四)进行安全培训设计方法(一)代替法,就是采用安全性系统替代危险性系统。(二)限制法,就是用限制潜在危险的能量级的办法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三)保安法,就是受用某种连接和结构,防止故障的发生。(四)自毁法,就是采用自毁装置,避免其它系统故障而造成更大损害.(五)隔离法,就是把产品与其它东西和人员隔离开,把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六)监视法,就是利用装置监察到危险和潜在故障,使得事故或故障在发生之前即可采取矫正措施。(七)警报法,就是用示警的监视系统所发出的信号,用来作出自动采取矫正行动的指示。(八)小损法,就是用有限数量的损坏,避免重大损失。(九)脱险法,就是利用确定的步骤和提供的设备、办法,以便为躲避伤害而离开发生事故的现场,使其在新的地点能生存。(十)营救法,就是别人利用提供的装置、设备和手段,来营救无法自救,以致有可能受到进一步的伤害的人员。(十一)加安法,就是利用安全系数来确保产品不损坏或其他不损害。死亡重伤轻伤险生事故不安全行为(一)事故等级金字塔结果行为四、现场安全管理(二)安全之河机械防护装置在位穿戴适当安全设备锁上并标记所有设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培训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及时、彻底的调查作为经理/主管,你控制着这些行为。坚持进行正确操作将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高层管理人员对整体经营的安全结果负责。对于期望中层经理/主管完成的任务,他们通过建立明确的责任关系来影响这些结果。极少危险事故无损失工作时间的伤害无死亡事故结果员工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始终坚持以安全责任为重生产是结果,必需由它产生收入来维持公司运转。质量是公司产品/服务的明确特征,靠它吸引并留住客户。没有好的质量,就不会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持续的生产。安全说明公司的环境,这种环境保护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即员工,并使高质量的生产能够持续进行。不保证安全,员工将不能继续进行生产,或者事故的损失将会使公司破产(四)为什么会发生事故?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事故小事故是大事故的隐患(五)安全的三个基本概念安全safety点检和维护程序的标准化现场的组织和纪律1、安全的标准化保持工作安全标准最新化——工具规格——工作程序——材料搬运与运输——操作位置与姿势——保护装置2、安全与自主维护安全条件:暴露、纠正和防止不安全因素安全行为:学着安全地工作,检验和维护3、安全策划人:协调和安排计划运作:计划工作,理解方法,准备材料/工具流程:明白你将如何标注设备/能量/材料/安全问题(六)安全培训和实践危害意识的培训主动积极的信号(七)用于安全的团队工具活动板经验交流现场的危险意识活动区域计划安全观察核对表被观察的员工: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项目是否所有人行道清洁?地上到处是水是油?地上到处是橡皮材料?电板是否清楚和易得到?安全出口清洁?空气管是否提供?废物箱是否超过3/4?工作状态是否充满危害?PPE是否使用听力保护器?是否使用眼罩?是否穿正确的防护鞋?是否使用全保护装置?登高?登高是否弯膝盖?当物体移动时是否靠近身体?(八)安全管理操作流程第一阶段:考虑事故发生的原因第二阶段:研究和制定对策第三阶段:实施对策第四阶段:检查结果第一阶段:考虑事故发生的原因1.观察现象2.检查记录3.主动询问4.按规章标准执行5.时刻注意周围的事6.预知事故的危险7.深入挖掘事故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研究和制定对策1.找出原因与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2.制定对策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3.从多方面考虑对策4.对策必须符合公司的方针、规章和标准5.制定第二套对策6.查找自身的原因第三阶段:实施对策1.独立是否能做?2.是否向上司汇报?3.是否需要他人的帮助?4.立即转化为行动第四阶段:检查结果1.经常检查2.切实地实施3.是否排除了事故隐患4.有无新的隐患(九)现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1.建立安全的操作程序2.计划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保护措施3.指导工人进行安全生产4.促进工人提高安全保护意识5.在非常时期和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6.找出事故原因,防止事故再发生7.对现场时刻进行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标题:现场安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0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