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口迁移(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迁移基础知识回顾•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二、人口流动•1.概念: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2.影响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特别是拥向沿海各大中城市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民工流。•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特别提醒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但不能说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因为最终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美国老年人退休之后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的决定因素是气候;我国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是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所致。•四、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1)迁出地:a.缓解当地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提高经济收入;d.保护生态环境。•(2)迁入地: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考点一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1.(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双选)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双选)•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答案(1)BD(2)BD•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2.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不仅与人口迁出地有关系,与人口迁入地的关系更密切。因此,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时,应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考虑,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两处空间,从正反两方面认识这一问题,如下表所示:深化拓展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分析某具体案例中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要注意:•(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地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1.图甲为“2012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乙为“2012年M市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M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迁入人口性别的差异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B.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C.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迁入男性数量少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2)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缓解就业压力B.促进经济发展•C.减轻环境污染D.造成基础设施紧张答案(1)AD(2)BD考点二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2.(2011·海南地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3)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3)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答案(1)A(2)C(3)B主题1世界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的新表现•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可按迁移原因→方向→影响的思路对比分析如下:•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由东北部流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原因分析:东北部冬季冷湿;传统工业衰落,就业困难,环境恶化。西部、南部阳光充足,环境优美;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预测演练]2.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答案(1)D(2)A主题2我国人口迁移•1.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2.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移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鲜见的,如走西口:山西人穿越黄土高原迁移到甘肃等西北各地;客家人迁徙: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下南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东南亚地区。•3.我国庞大的民工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拓展延伸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预测演练]3.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2)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答案(1)C(2)D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上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该图显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判断其原因、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1.看流向•该图显示的关键信息是:1949年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时,首先要识别图例: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两个不同时期,注意图中线条粗细代表着流动量的大小与规模;然后根据图例从图中找出两个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线条,按照“迁出地→迁入地”的线索归纳其流向的特点,要结合线条粗细概括“主要流向”的信息。•2.找原因•从图中获取信息概括“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仅仅是读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结合所学知识对“主要流向”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原因分析中,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进行合理的阐释,如从图中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人口的主要迁入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邻近港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工业化进程较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东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就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致。•3.析影响•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分析我国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要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参考“民工流”的分析思路,掌握解答问题的思维模型,以不变应万变在新情境中灵活变通。•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目前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其中,甲图为“我国目前人口主要迁出地分布示意图”,乙图为“人口主要迁入地分布示意图”。•(1)我国主要人口迁入地区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大量人口迁往该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迁入区主要是__________(省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吸引大量人口。•(3)人口大量迁出会对迁出地区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答案(1)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相对较高,生活条件较好(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或资源开发)(3)缓解迁出区人口压力,减缓人地矛盾;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文化交流,促进观念更新。
本文标题:人口迁移(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4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