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监测预警系统
1附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应用软件技术要求一、平台应用软件功能要求平台应用软件应具有基础信息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气象国土信息服务、水情预报服务、预警发布服务、预警响应服务、系统管理等功能。(一)基础信息查询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必须提供以下信息查询服务:1、县乡村基本情况:县简介及各乡镇、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总人口、家庭户数、房屋数以及历史洪水线下情况等。2、小流域基本情况:包括上级河流、流域面积、河长、河道比降、河源位置、河口位置以及所涉及的乡镇、村情况等。3、监测站基本情况:查询分为雨量站和水位站两种,雨量站信息包括站号、站名、站址、经纬度、高程、设立日期、类别(自动站、人工站)、所属小流域、关联乡村、雨量预警指标等;水位站信息包括站号、站名、站址、经纬度、高程、设立日期、类别(自动站、人工站)、所属小流域、关联乡村、水位预警指2标等;4、县乡村预案:查询县、乡、村预案。5、历史灾害情况:查询本县历史上山洪灾害发生总体情况及各典型年的灾害情况,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灾害描述等。6、工情信息:查询河流、水库、堤防等三类防洪工程信息,以防洪工程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准。以上基础信息应具有检索、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导入导出等功能。山洪灾害基础数据及社经数据由各县进行统计后,交软件开发单位通过程序自动批量录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由管理员进行人为调整。(二)水雨情监测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主要用于实时监视水雨情状况,查询统计水雨情信息。系统分为水雨情报警、雨情监测、河道水情监测、水库水情监测四大部分。系统表现方式以WEBGIS及表格方式为主。1、水雨情报警要求:预先设定时段雨量报警值、河道水库水位报警值,系统自动根据设定的条件判断是否产生报警,并以一定方式提示预警,显示预警相关信息;2、雨情监测要求:(1)实时显示各雨量监测站8时以来(可自定义)降雨量;(2)可查询显示区域时段内的雨量、平均雨量、3最大雨量、各站降雨过程柱状图及数据表,并显示所查询区域的雨量站总数、雨量强度统计等;(3)显示查询全县降雨等值线图和等值面图;(4)能接收气象部门雨量信息,加入到本系统。3、河道水情监测要求:(1)实时显示各站当前水位、流量、水位变化趋势、超警戒、保证情况等,并提供当前水位示意图;(2)显示选定区域内任意时段的各站水位、水势、流量,超警戒、保证情况、历史最高水位及发生时间、最大流量及发生时间,显示水位、流量过程线等。4、水库水情监测要求:(1)实时显示各水库当前水位、水位变化趋势、预报水位、超汛限情况等,并提供当前水位示意图;(2)显示选定区域内任意时段的各水库水位、水势、超汛限情况、坝高等,以图形式显示水位、流量过程线。(三)气象国土信息服务系统必须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实时雨量信息、实时/历史台风路径、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四)水情预报服务洪水预报属于专题研究范围,其成果要接入信息服务系统,因此必须提供接口服务。4(五)预警发布服务1、预警指标和等级划分系统对所有监测站实时雨量、实时水位进行分析,根据预警模型指标决定预警等级,雨量站、水位站预警指标可因地制宜分为两级或三级。当监测站水雨情达到相应临界值时,即产生预警,县、乡预警等级可由各县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预警流程预警分为两个阶段:内部预警(对防汛人员)和预警发布(对社会公众)。当预警产生后,系统要以一定方式提示防汛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进行查询核对后,并经防汛指挥部会商后确定预警级别和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并接收责任人的反馈信息。出现预警信息后的工作流程(预警状态)可概括为:新预警(出现预警)→内部预警(对防汛人员)→发布预警(对社会公众)→响应启动→响应结束。3、功能要求在预警发布服务中应具有预警信息和状态显示、内部预警、预警发布、预警反馈、预警记录查询、预警指标显示修改等功能。(1)预警信息和状态显示预警信息和状态以预警地图和预警列表形式显示。5预警地图:根据预警分析结果,在地图上展示各乡镇的预警级别和状态等信息,并提供进行当前预警状态的下一步操作。预警列表:以列表方式显示预警信息,包括“发生乡镇、预警级别、预警时间、预警内容、预警状态”等信息,并提供影响范围分析结果。(2)内部报警:将符合预警条件的信息向相关负责人发布短信;(3)预警发布:经过县防汛指挥部门确认后的预警信息,可发送短信到各级相关防汛责任人。(4)预警反馈:显示未关闭预警的所有短信记录,包括回复情况等信息;(5)预警记录查询:显示最新的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包括反馈信息;(6)预警指标:提供预警指标的查询功能,并能分别设置县、乡、测站等多种级别的水位、雨量临界指标,其中雨量指标的时段长也可以用户自定义;(7)响应部门和人员设置:能对部门、人员进行管理,从而确定预警产生时,预警信息的发送对象和范围;(六)应急响应服务根据预警结果及信息发布情况,各相关部门要启动相应的响应预案。系统跟踪县、乡镇的响应执行情况,直到响应结束。6应急响应服务应包括以下功能:响应工作流程:以图形方式显示工作流程,供使用人员参考;响应地图:显示响应启动图示,并提供响应相关操作用户接口;响应列表:显示各乡镇所有关联内部预警和预警发布的应急响应状态信息列表,并可以根据预警启动、修改和结束响应,提供历史响应的查询功能;响应措施:显示响应措施的种类,可查看各个级别的响应措施;响应反馈:在列表中显示各个乡镇响应反馈信息,并提供实时录入功能,以便实时跟踪进展情况(七)系统管理系统登录:此功能完成用户登录,不同的身份会有不能的功能权限。登录的过程验证用户名与密码,同时判断用户的角色,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另外,系统还应提供修改密码、用户注销等功能。菜单管理:管理员可以动态管理增删系统中所有的菜单项目,指定它所指向的URL联接。该功能是整个权限模块中最基础的数据,是权限控制的对象。组权限和用户管理:用户不直接跟菜单权限发生联系,而是通过用户组实现授权管理,管理用户组对所有的菜单项具备哪些7操作权限,操作权限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同时对所有操作用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管理。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登录名、用户名称、用户密码、用户所属组等。后台日志管理:在该系统中所有发生了实际操作,需要记录操作日志的情况下,调用该日志管理模块相关接口,记录下何人何时于何处进行了何操作,并写入数据库中,以供管理员查询和事件追朔。针对整个系统所有角色产生的所有操作日志,以多种查询方式供管理员进行查询。查询方式包括:按操作用户、操作时间段、操作功能、操作方式、操作IP地址、按以上方式组合查询。二、平台应用软件的技术指标要求(一)总体技术要求系统总体采用B/S模式,用户使用浏览器能够完成所有操作,部分功能可采用C/S模式。开放性要求:支持多种硬件平台,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支持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与其它商品软件的数据交换;标准化要求:所有各项软件开发工具和系统开发平台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部颁标准、水利部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8参数化要求:必须实现完全模块化设计,支持参数化配置,支持组件及组件的动态加载;容错性要求: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工具,具备数据错误记录功能;安全性要求:用户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支持数据库存储加密,数据交换的信息包加密,数据传输通道加密,可采用64位DES加密算法,发生安全事件时,能以事件触发的方式通知系统管理员处理;可靠性要求:应能够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8760小时,出现故障应能及时报警,软件系统应具备自动或手动恢复措施,自动恢复时间15分钟,手工恢复时间12小时,以便在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软件系统要防止消耗过多的系统资源而使系统崩溃;兼容性要求:软件版本易于升级,能适应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相关的标准,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它模块,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与运行;易用性要求:应具有良好的简体中文操作界面、详细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二)总体性能要求1、对软件系统的各类人机交互操作、信息查询、图形操作等应实时响应;信息查询、操作、输入界面用图形、文字和数据三种方式在计算机上展现,数据表格应具有报表打印功能;系统9的操作要求简单易用。2、采用WebGIS方式执行GIS的分析任务。通过标准的浏览器(如IE)来访问地图服务,对于水雨情监测、预警响应的相关处理,均要求能在GIS上进行可视化处理查询,并能实现无级缩放,具备等雨量线、等雨量面等绘制功能。推荐采用1:50000的电子地图,如果没有条件,也可采用1:250000的电子地图;3、速度要求:WEBGIS响应速度:5秒;复杂报表响应速度:5秒;一般查询响应速度:3秒;三、平台系统软件配置要求服务端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3服务端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8服务端Web服务:IIS5.0以上GIS平台:Supermap或Topmap客户端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XPSP2以上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5.5以上网络版杀毒软件:根据各试点县具体用户量配置客户端;
本文标题: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监测预警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5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