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课件
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山东科苑环境认证中心山东省环科院第九研究所E_mail:sdhky@163.net电话:0531-8587008085870081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1.2什么是清洁生产1.3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1.4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好处第二章、清洁生产审核2.1清洁生产审核定义2.2清洁生产审核原则及思路2.3清洁生产审核原理概述2.4清洁生产审核主要程序第三章、清洁生产审核程序3.1筹划和组织3.2预评估3.3评估3.4方案产生和筛选3.5可行性分析3.6方案实施3.7持续清洁生产•1.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1.1.1环保发展历程(1)直接排放阶段(2)稀释排放阶段(3)末端治理阶段(4)清洁生产阶段(5)循环经济阶段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中国环境形势严峻资源能源浪费严重,面临制约经济发展的挑战;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双超标”问题,排污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农业污染、生态破坏严重;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1)结构性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工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型为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纸、化工、建材、火力发电和煤炭、石油开采等产业比重较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为第3位、第1位、第3位2001年全省造纸行业COD排放量、电力燃煤行业SO2排放量、水泥建材行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57.6%、51.0%和81.3%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2)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浪费并存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49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世界水平的1/24,属水危机区。河流径流不足、自净能力差,主要河流断流时间延长,湿地日趋萎缩,水生态平衡失调。部分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产生大面积漏斗区和海水入侵。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高耗水行业比重较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64%。农灌用水浪费大,地表水利用率仅有26.4%。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3)城市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大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机动车尾气污染呈加重趋势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比较严重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磁辐射源逐年增加,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威胁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4)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6.35万Km2土壤沙化、盐渍化威胁依然存在土壤沙化、盐渍化面积占全土地面积的11.7%植被恢复较慢,森林覆盖率偏低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全国人均的1/5,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降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严峻近海赤潮危害加重,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岸防护林遭到破坏“白色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5)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6000多万吨,历年累计贮存量达3亿多吨,占地面积3200多万m2,严重污染环境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标准普遍较低,围城现象仍未解决危险废物和医院医疗废物大部分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省环保局2006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环境状况与2005年相比,在全省经济增长14.7%、降水量减少三成的情况下,全省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年均值下降了13.1%,氨氮浓度年均值下降了4.2%,水质污染总体程度有所减轻,但对省控66条河流142个断面监测发现,劣于Ⅴ类水的仍有77个,占54.2%;2006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比上年增长8.2%,为30.2亿吨,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1.2%,为8.3万吨;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6.2万吨,比上年下降了2.1%。据了解,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0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2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55%以上。“十一五”环保目标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要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山东省全省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分别比2005年降低22%左右、削减16%以上;60%以上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17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全年的90%以上;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分别达到95%、100%;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完善科学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末端治理的局限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低,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企业失去了积极性。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一些原本可以回收的原材料,在末端治理中被埋掉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末端治理大多都不能从根本上清除污染,而只是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转移。末端治理一般都是生产过程中的额外负担,从经济上讲,仅有投入,没有产出,造成了环保、生产两张皮,许多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比较项目清洁生产系统末端治理(不含综合利用)思考方法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产生时代80年代末期70~80年代控制过程生产全过程控制,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控制效果比较稳定受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排污量减少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资源耗用减少增加(治理污染消耗)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治理污染费用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污染转移无有可能目标对象全社会企业及周围环境1.1.2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在总结环保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后,清洁生产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1979年4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首先宣布了推行清洁生产和政策,同年11月通过了《关于无废少废工艺和废料利用的宣言》。美国国会于1984年通过了《资源保护与恢复法——固体及有害废物修正案》明确规定:废物最小化,即在可行的部位将有害废物尽可能的削减和消除。1990年10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污染防治法案》,从法律上确认了污染应首先削减或消除在其产生之前。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认识了污染预防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的清洁生产概念,联合国环境署于1989年在总结了各国清洁生产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清洁生产概念,并对清洁生产进行了定义。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中心制订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我国颁布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1.2.1清洁生产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1.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的出发点,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首先考虑防止和减少产生污染。对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统筹考虑和控制,使所有环节都不产生或尽量少产生危害环境的物质,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1.2.2清洁生产含义a、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节能、降耗、减污、增效);b、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设备和技术工艺、强化企业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以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c、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清洁生产审核,即根据生产现状实测建立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水平衡,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研制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d、清洁生产的终极目的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2.3清洁生产内容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节能技术。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采用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实施完善的科学量化管理等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少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合理包装;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1.2.4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用能耗少、效率高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和设备;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厂内厂外循环;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实行清洁的产品包装和运输;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必要的净化处理设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1.3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警示反思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1.4.1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特别指出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1.4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几十年来以被动反应为主的环境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走着先污染后治理这一人们为之付出沉重代价的道路。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它与末端治理有本质的区别。①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传统的末端治理侧重于“治”,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侧重于“防”,从产生污染的源头抓起,注重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源削减”,尽量将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1.4.2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②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则是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调动了组织的积极性。③清洁生产是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使用、处置全过程入手,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的,与仅针对最终排放的污染物的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1.4.3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组织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的清洁工艺、清洁产品以及清洁能源是和现有的工艺、产品和能源相对而言的。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本身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地提出更新的目标,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低
本文标题: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7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