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绪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各种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自凯恩斯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发表之后,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无论是微观的经济个体还是宏观的经济整体的运行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研究经济学就是要掌握和利用这一客观规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通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本讲义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中级教程。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说明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作价格理论。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家庭或个人)、单个生产者(企业)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理论大厦的建立基于三个最基本的假设:经济人假设、理性假设和资源稀缺性假设。二、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的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科学的经济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并对现实提供合乎逻辑的论断和预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只讲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也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提出的问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一个命题站得住脚,它必须符合逻辑并能接受经验数据的检验。用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要提出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然后用事实来检验理论,并根据理论作出预测。2.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方法二是利用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应该怎样运行发表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分析”。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某种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回答经济现象“应当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解决”的问题,其命题无法证明真伪。三、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2要学习经济学,不仅需要透彻理解现有的经济理论,而且还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有关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从中找出理论演化的轨迹,为深入研究经济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1.萌芽阶段(1662-1817)——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所进行的价值论研究。当时,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时,也把个别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个别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威廉·配第(1662)在《赋税论》中,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根本命题,认识到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从而为古典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既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作了全面的宏观考察,又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更深入的微观分析与研究,从而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斯密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并确认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学说,在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这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2.产生阶段(1870-1932)——边际分析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但是一个很小的经济问题——新老葡萄酒的价值迥异给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一瓶老酒的价格是一瓶新酒价格的一千倍甚至一万倍,原因何在?如果按照劳动价值论,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葡萄酒的生产过程来看,从葡萄的采集、发酵、酿制、装瓶、出厂,这中间一瓶老葡萄酒和新葡萄酒所凝结在的人类劳动几乎是一样的。若假定保存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为什么价值就相差成千上万倍呢?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古典经济学从权威与统治地位上十分迅速地衰败下来。19世纪7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开始了“边际革命”。这一理论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一种与古典经济学家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边际主义者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定价与消费者主观的边际效用相关,由于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对各种产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就会存在递减。主观、心理的评价决定商品的价值。这是在世界观上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按照边际效用理论,老酒比新酒贵是因为老酒的数量少,心理上的边际效用高,所以顾客买老酒愿意出很高的价钱;而新酒由于3产量巨大,顾客心理上的边际效用低,出价就低。但是,主观的边际价值论仍不能完全驳倒劳动价值论,它只是揪住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个致命缺陷而已。按照主观价值论,自然是物以稀为贵。但除了窖藏佳酿、古董和文物等商品之外,更多商品的市场价格似乎又与凝结在其中的劳动量密切相关。由此,怎么调和二者的关系,把两个都有一定道理的价值论统和到一个价值论体系之下成为19世纪后期经济学家的一个艰巨任务。完成该使命的是经济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90年,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具有首创意义的均衡价值论。均衡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而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把需求与供给、消费与生产、买者与卖者视为经济中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从而找到了沟通两种对立、互斥理论的桥梁和纽带,把它们从替代关系变为互补关系。一方面,马歇尔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需求、消费、买方的力量;另一方面,将决定生产、供给、卖方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归结于生产者对成本的衡量,即客观存在的劳动价值论的力量。当两种力量完全相等时,就形成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均衡状态,产生均衡价格。由此,马歇尔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客观的劳动价值论综合为一体,形成均衡价值论。这使边际主义和古典经济学从对立、互斥变成互补,把经济学理论重新团结在“看不见的手”的旗帜下,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新古典经济学同样把自由放任作为最高准则,但已不像古典经济学那样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转向了消费、需求,它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研究的中心,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又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它是以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3.发展和成熟阶段(1933-)——现代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以微观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歇尔经济学说体系在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支配地位。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微观经济理论又有了重大突破和新发展。比如,包括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在内的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与厂商理论的确立、无差异曲线的引用与对需求理论的修正和发展,一般均衡分析对局部均衡分析的补充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建立,这些微观经济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使现代微观经济学得以真正确立,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起,微观经济学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在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框架内的每一领域,如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4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都进行了重塑和补充。与此同时,在微观分析方法上,数理和计量分析手段大为加强,数学思想开始全面向经济学渗透。5第二章偏好与选择市场需求是个别需求(或者称为消费者需求)的加总,而个别需求的形成有三个决定要素:偏好、商品的价格和预算约束。在本章中,我们重点讲述消费者的偏好、预算约束和消费者选择问题,把推导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留到下一章。一、消费者偏好偏好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喜好程度或主观评价。研究偏好问题必须从消费束(又称为“消费组合”)和偏好关系入手。(一)消费束我们将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假定消费束由两种商品组成,令1x代表一种商品的数量,2x代表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这样,一个消费束就可以用(1x,2x)来表示。通常,我们以大写字母X、Y、Z或A、B、C等来代表消费束。用两种商品来构造消费束并不限定消费者仅在两种商品之间做选择,我们只需将其中的一种商品视为“其他一切商品”之后,就可以把消费者的选择问题落实在“一种商品”与“其他一切商品”上。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研究包括许多商品在内的消费者选择,并且仍然可以用二维图形来说明问题。(二)偏好关系表2.1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消费束食物衣服A2030B1050D4020E3040G1020H1040偏好关系是一种定义于消费集中的二项关系(binaryrelation)。现实中,存在三种偏好关系,分别记为、~和,表示“严格偏好于”、“无差异于”和“弱偏好于”。譬如,对消费束D和E,若消费者甲认为E严格偏好于D,则记为ED;6若他认为D严格偏好于E,则记为DE;若他认为E至少和D一样好,则记为ED;若他认为E和D一样好,则记为E~D。(三)偏好的假设偏好关系存在一些基本的假设。从对表2.1的分析入手,我们可以引出如下假设(或称为公理):1.完备性公理。指任何两个消费束都是可以比较的。也就是说,消费者都可以针对表2.1中任何两个消费束作出比较。2.反身性公理。指任何消费束至少与本身是同样好的。即消费束AA,BB等。3.传递性公理;指对于任何三个消费束,X、Y、Z,如果XY且YZ,则有XZ。譬如表2.1中,若消费者甲认为ED且DH,则有EH。以上是偏好关系的三个公理性假设,尤其是偏好的完备性和偏好的传递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偏好的一致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是和偏好问题紧密相连的,偏好的“完备性”和“传递性”构成了理性假设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仅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根基,而且和边际分析方法一道构成了针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完整分析范式。可以识别的理性,在经济学家看来,即为偏好的一致性。何为偏好的一致性?像欧氏几何的理论体系由最基本的几个公理性假设支撑起来一样,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由几个公理性假设支撑。偏好的可传递性就是其中之一。举个例子,设想如果你认为苹果比梨好,梨比桃子好,那么,你也认为苹果比桃子好。这样的公理已经非常非常弱了。你可能会觉得,如果不满足这样的公理人会怎么样?经济学家对此已经有很好的解释:从演进的角度看,这种人长期内将被淘汰,当然淘汰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所在环境的严酷程度。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人(张三)认为苹果比梨好,梨比桃子好,但是却认为桃子比苹果好。假定张三手上现在拿了一个梨,刚好他碰到了手上拿着苹果的李四,既然张三认为苹果比梨好,那么当然愿意将手上的梨换成苹果(而且让他贴一点点钱也愿意,如果他不愿意,那么说明他并不是真的喜欢苹果,至少外人看不出来),假定他愿意付出的代价是1分钱,把梨换成了苹果。后来他又碰到手上拿着桃子的王五,既然张三认为桃子比苹果好,那么他又想换一个桃子,即使贴一分钱,于是他手上苹果换成了桃子;借着他又碰到了手上拿着梨的李四(刚刚用苹果从张三手里换来梨的李四),因为认为梨比桃子好,结果他又愿意将手上的桃子换成梨,再贴一分钱。这样转了一圈,他手上拿着还是梨,但是他却愿意为这样的转手贴3分钱。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邻居,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等着他出手,然7后又把它先前出手的东西卖给他,就能白白赚钱。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人将被淘汰。即使不淘汰,如果你认为人有学习能力的话,那么他自己也会慢慢认识到这一点,而其他人也会得到教训,不会模仿这种行为。所以,偏好的一致性,不仅仅是一个公理,而且是有经验基础的。当然,这仅仅是经济学的第一步,往深处走,还涉及到学习,信息不对称等等。但这些问题上,都体现了经济学分析的严谨与威力,这也是我们一直把经济学当作分析“人类行为及其决定”的学科的重要原因。如果要使偏好具有良好的性状,我们还需加上以下几个假设:4.单
本文标题:中级微观经济学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7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