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4.4牛顿第二定律(粤教版必修1,2013高一物理课件)PPT19
二、适用范围:•1、定义式a=△v/△t,反映的是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由加速度a和时间△t决定。•2、由牛顿第二只定律可知a=F/m,加速度a由物体所受合外力F和质量m决定;三、a的定义式和决定式:•1、牛顿第二只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牛顿第二定律:(2)数学表达式:F=kma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3)1N定义: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2/.11smkgN即F=ma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合力)的方向相同.思考:1、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m是标量,F和a是矢量。2、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加速度a的方向和合力F的方向是一致的。即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加深理解•一、“四性”•①同体性:•是指F合、m和a都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解题时确定研究对象和准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②矢量性:•物体加速度a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的方向始终相同。•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的瞬时效应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步变化。•④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x=max,Fy=may•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CD跟踪练习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CD•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D•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仍为零B例2、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0角的两个力F1=10N和F2=10N的共同作用,此外没有其它的力。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解法2:直接求F1和的F2合力,然后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F2、F合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故F合=10Na=F合/m=(10/2)m/s2=5m/s2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力方向相同。解法1:先对两力进行正交分解,然后再求合力。见课本P76F合F2F1•例3、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3、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F分解。•由物体匀速有:•X轴方向:•Y轴方向:•联立以上方程并带入数据得:••设动摩擦因数为μ,则由F=μN可得:•μ=f/N=80N/460N=4/23•(2)力F斜向上拉物体,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受力分析如图:•X轴方向:•Y轴方向:•联立以上方程并带入数据•可解得:a=0.5m/s2fF037cos037sinFmgNNf80NN460mgFN037sinmaNF037cosNfFF1GF2xyNfFF1F2Gyx作业布置:(作业本上交)•P77《问题与练习》T4、T5课堂练习:•P77《问题与练习》T2、T3课后思考:一小球从竖直在地面上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试分析小球从刚接触弹簧到被压缩最短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怎样变化?2:光滑水面上,一物体质量为1kg,初速度为0,从0时刻开始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F随时间变化图如下,要求作出速度时间图象。t/sF/N01231234t(s)v(m/s)01231234
本文标题:4.4牛顿第二定律(粤教版必修1,2013高一物理课件)PPT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4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