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文化要略最全知识点整理
1中国文化要略第一章简论1、英国泰勒《原始文化》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哲学小词典》《辞海》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上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2、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3、中国文化的特点:1)外在特点A.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B.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C.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D.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2)内在特点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第二章地理概况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特点: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和施展的舞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下卡日曲,汇入两个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长江:世界第三大长河,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2入东海。秦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达今广西唐朝疆域:东达大海,西到咸海,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南达南海元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清代疆域:西北达巴喀什湖北岸,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5、明代设(奴儿干都司)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6、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7、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8、唐代将一些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9、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10、现在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第三章历史发展1、云南(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2、北京市周口店(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3、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由渔猎发展到农耕;由氏族分化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4、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以(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5、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6、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五帝:少昊、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8、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9、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1)西方的华夏集团;(2)东方的东夷集团;(3)南方的苗蛮集团。10、(夏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也由此进入奴隶制时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11、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13、卜辞: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14、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15、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即天子的地位由其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世代不变,百世不迁;诸侯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称为(“小宗”)五世而迁。16、西周农业生产已有(百谷)之称。317、春秋六强:齐、晋、楚、秦、吴、越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18、(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已基本确立。19、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设立“三公九卿”,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20、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统治的对立面已走上历史舞台。21、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主要分为两支(湖北“绿林军”)由(王匡、王凤)等领导;(山东“赤眉军”)由(樊崇)等人领导。22、东汉(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领导“黄巾军大起义”。23、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魏:曹丕,都洛阳;蜀:刘备,都成都;吴:孙权,都建业(南京)。24、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秦、成汉、前秦、后秦25、(前秦)(苻坚)企图消灭(东晋)在淝水一战而溃,“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26、南朝均以(建康(南京))为都。27、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彻“文景之治”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之治”28、(安禄山、史思明)的军事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末爆发“黄巢大起义”29、(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30、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了北宋。31、(元)朝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32、元朝“红巾军大起义”33、(明)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明)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殖民地的历史。34、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35、1842年《中英江宁条约十三款》(即《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1856年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36、“八国联军”:俄、日、英、法、德、美、意、奥匈帝国37、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的张之洞等人,从实践中发现洋人的坚甲利兵,乃得力于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物质建设,因而感到中国要富强,必须向洋人学习。于是以李鸿章为首,展开了一个国力自强的运动,其主要内容为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购买枪炮机器,在国内设立工厂,开发矿山等,史称“洋务运动”。38、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昌起义,全国纷纷响应。接着革命党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溥仪宣布退位,这一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4第四章姓氏和名、字、号1、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2、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1)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2)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3)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3、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4、姓: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5、氏: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6、姓氏最初的区别:(1)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2)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3)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7、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8、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9、姓氏的主要来源(1)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氏(2)以国邑为氏(3)以官职为姓(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5)以排行次第为氏(6)以爵号、谥号为氏(7)以居住地为氏(8)以职业或技能为氏(9)以事为氏(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成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10、姓氏的混杂与谱牒(1)帝王分封子弟功臣(2)战乱(3)官宦(4)移民11、名与字的关系(1)名与字意义相同(2)名与字意义相关(3)名与字意义相反(4)名与字意义取自五行相生(5)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6)取于古语和成语等情况第五章汉字1、(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52、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3、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4、甲骨文最早是由(清)朝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的。5、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6、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7、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研究汉字的书,秦代有(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到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8、“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9、六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指汉字的六种结构六书含义例子象形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就是象形字;日、月、龙、门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要略最全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9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