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是一名高三女生,由于身体产生一系列不适,怀疑自己有严重的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经过会谈和心理测验诊断后发现其实该生问题源于即将来临的高考,即该求助者并非疑病症而是考试焦虑。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改变了求助者原有认知模式,缓解并克服了过分担心自己身体问题的焦虑情绪和考试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得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顺利的通过高考。关键词:高三女生考试焦虑认知疗法一、一般资料李某,女,18岁,汉族,高三女生,父亲是工人,母亲已退休,家庭和睦民主。本人无重大身体疾病,生长发育正常。家庭成员无精神病史。心理测验结果: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2.3;恐怖1.0;强迫症状1.9;抑郁1.77;人际关系敏感1.23;躯体化1.76;敌对1.34;偏执1.17;精神病性1.2;其他1.29;有中度焦虑,总分1402.焦虑自评量表(SDS):56,中度焦虑3.抑郁自评量表(SAS):40,抑郁不显著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内向-----外向)34;N(神经质)63;P(精神质)42二、主诉及个人陈述主诉: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时常出现头疼,脖子紧绷,频频上厕所的状况。个人陈述:每天睡觉起来后觉得呼吸有点困难,心跳加快而且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上厕所次数频繁,但并非每次都有尿意。看书的时候经常出现头疼,脖子紧绷的现象,每次该状况出现后看书暂时中断,有时稍微休息一下即可,有时擦风油精也能稍微舒缓这种状况。背部有点疼,长久保持坐姿,腰椎时有酸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但看到其他同班同学非常刻苦,自己在学习时间上比他人少,非常担心自己因此会在高考中失败。虽然很努力,但效果不佳,复习进度慢,做习题结果很不理想,刚看过的东西马上做题仍旧错很多,觉得非常焦虑,感觉自己一天什么也没干,脑子里时不时会胡思乱想。很担心自己身体是不是有严重的病,并为此困扰因而前来求助。三、观察和他人反映(一)、咨询师观察:该求助者体态正常,衣着整洁,意识清楚,讲话声音清晰,但语速较急促,情绪有点激动、紧张,眼睛直视咨询师。接触交谈合作,无幻觉、无妄想,无智能障碍,无思维逻辑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高考”时,情绪明显紧张,焦虑不安,双手来回搓,自己主动求治。(二)、老师同学反映:该求助者的行为和情绪与平时差异很大,比如情绪波动厉害,表现为经常跟宿舍的人表达自己不安、害怕,感到恐惧;而且还出现心跳加快、头痛、尿频、尿急等现象。经常跟同学说是不是自己得了什么病,不然怎么老觉得自己痛那里痛。同学们经常把求助者这种表现作为笑谈的对象,都开玩笑建议说快去看医生,不然没有问题都要被自己想出问题来。(三)、父母反映:该求助者勤奋刻苦,学习上非常自觉自律,人还是比较开朗活泼,就是对自己认识有点偏差,有时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时不时会唉声叹气,问也不说原因,就说没事,有的东西宁可自己藏在心里。四、评估与诊断(一)、评估1、生理检查:经医生检查诊断,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后发现有点肾虚,其他未发现异常。2、精神状况检查:焦虑,紧张,烦躁,但意识清晰,智力正常,仪表端庄,接触交谈合作。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3、社会功能状况:对生活、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持续时间有两个多月。4、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由认知偏差引起的考试焦虑情绪。5、原因分析:(1)生物学原因:由于有轻微肾虚,容易健忘,乏力,不耐疲劳,所以没有办法坚持太长时间的学习。(2)社会原因: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复习进度,做题情况和作息时间,求助者发现自己有很多跟不上同学,自信心受挫,缺乏社会支持。(3)心理原因:存在明显认知错误,“他们都很努力,看的书一定比我多,考的成绩一定比我好”,“如果这次没考上,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复读了”“我的记忆力那么差,效率那么低,我是不是真的智力有问题”“现在离高考没有多少时间了,还有那么多还没有复习,做题效果那么差,一定没有办法考上了”被苦恼的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人际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个性特征:性格内向、孤僻、敏感、争强好胜。遇到刺激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焦虑、担忧、甚至有一些强迫思维的倾向。同时,态度温和,善从人意,比较敏感,顾虑他人看法,不愿意向朋友和母亲倾诉,一直自己压抑着这些不良情绪,反而使其泛化。行为模式上,忽略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心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放弃了一些应有的娱乐活动或者运动,使得疲劳的大脑得不到休息。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势必造成身体的不适以及不良的焦虑情绪。应试需要掌握一定的窍门,单打独斗,不与人交流错过一些重要信息导致白做功。6、许又新三标准衡量:第一、体验标准:以求助者的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求助者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来评估。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焦虑,紧张,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第二、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效应来评估,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求助者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该求助者学习效率下降。第三、发展标准:着重从求助者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该求助者是独生女,家里要求对学习要求比较宽松。求助者性格内向敏感,好独处,不善于交往,朋友不多。根据上述六点,可以确定该求助者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二)、诊断与依据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印象为:严重心理问题(考试焦虑情绪)。诊断依据:第一,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等症状。第二,严重程度标准:考试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较为强烈的、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泛化,反应不只局限于最初刺激的范围内,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能引起此类不良痛苦情绪;生活、学习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习效率下降。第三,病程标准:时间为2个月多。第四,排除标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严重,时间也较长,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内心冲突并未变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另外,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小于或等于3分,不是神经症。(三)、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个人主动前来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是持续时间较短(1个多月),不良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严重,反应强度较强烈,反应内容充分泛化,痛苦情绪持续时间较长(2个多月),一些生理方面的疼痛甚至使其产生是否有重大疾病的认知,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3、与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而该求助者虽然存在焦虑、紧张等症状,但时间持续短,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并未变形,考试失败是一种很强烈的现实刺激,明显带有道德色彩,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另外,依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定义,得分小于或等于3分,不是神经症。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也存在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眠易醒等,但都皆因现实刺激引起,且病程时间短,程度不严重。无自杀倾向和行为,也无体重减轻和晨重夜轻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5、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心理冲突变形,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其心理冲突未变形,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而且持续时间只有2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五、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一)、近期目标(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改变其错误认知观念,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提高学习效率,迎接研究生考试。积极锻炼身体,改善高强度学习下身体不适的状况。同时在平常生活里适当运用放松技术,降低焦虑水平。(二)、最终目标(长远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六、咨询方案(一)主要的咨询方法:会谈,认知疗法(二)咨询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认知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行为,达到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出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三)、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四)、时间与费用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咨询6次。咨询费用:免费(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师生,实施免费)。七、咨询过程整个咨询过程分为3个阶段,安排6次谈话。咨询分为三个阶段:1、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过程:第一阶段:第1次咨询:1、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3)探寻改变意愿(4)进行咨询分析;(5)确定急需解决的问题。2、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放松训练。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求助者成长过程,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2)做SCL-90,SAS,SDS,EPQ测验(3)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4)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5)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问题的成因:一是客观上大脑过度疲劳,保持坐姿过久,身体出现不适,且考试临近,复习气氛紧张;二是主观上对生理出现的信号过分关注,对症状出现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内心不合理认知和观念的产生,从而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6)布置家庭作业①去医院检查核实身体状况②进行放松训练练习【咨询过程对话节选】求助者:老师,我怀疑我有病,而且病的很严重。咨询师:听起来你很担心自己的身体,觉得不舒服,而且情况很严重,你能跟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求助者:是这样的。我现在上厕所的次数非常频繁,然后腰疼,背也疼.还有有时候头痛的厉害,脖子也是,好象绷的非常紧,有
本文标题: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5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