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本文是介紹太陽系的行星之一。關於「地球」同名的其他主題,詳見「地球(消歧義)」。汉漢▼地球著名的「藍色彈珠」照片,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於1972年拍攝軌道資料曆元J2000遠日點152,097,701km(1.0167103335AU)近日點147,098,074km(0.9832898912AU)半長軸149,597,887.5km(1.0000001124AU)離心率0.016710219平均軌道速度29.783km/s(107,218km/h)軌道傾角0(7.25°至太陽赤道)升交點黃經348.73936°近心點幅角114.20783°衛星1個(月球)物理特徵平均半徑6,372.797km赤道半徑6,378.137km兩極半徑6,356.752km表面積510,065,600km²體積1.0832073×1012km³質量5.9742×1024kg平均密度5,515.3kg/m³赤道表面9.7801m/s²(0.99732g)重力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恆星自轉週期0.997258d(23.934h)赤道自轉速率465.11m/s轉軸傾角23.439281°北極赤經未定義北極赤緯+90°反照率0.367表面溫度最小平均最大熱力學溫標184K287K331K攝氏溫標-89.2℃14℃57.7℃大氣表面壓力101.3kPa(海平面)大氣組成78.084%氮20.946%氧0.934%氬0.0381%二氧化碳水蒸氣(依氣溫而有所不同,詳見相對濕度)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1]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2][3][4][5]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後的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6]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島嶼。液態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7][8]地球的內部仍然非常活躍,有一層很厚的地函,一個液態外核和一個固態鐵的核心。地球會與外太空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9]。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的垂線傾斜23.4°),[10]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周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大約38到41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撞擊極大地改變了表面環境。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母」的意思。目錄[隐藏]1地球歷史o1.1生命的進化2地球概論特徵o2.1化學元素o2.2圈層結構2.2.1地核2.2.2地函2.2.3地殼2.2.3.1生物圈2.2.3.2大氣圈2.2.3.3水圈o2.3地球的運動2.3.1地球自轉2.3.2地球公轉o2.4地球所在的天體系統3地理學特徵o3.1自然地理3.1.1氣候3.1.2地貌3.1.3自然災害3.1.4自然資源o3.2人文地理3.2.1政治地圖3.2.2土地使用3.2.3人類3.2.4政府4地球的發展方向o4.1環境問題4.1.1熱力學機制4.1.2具體機制o4.2經濟發展問題o4.3可持續發展5對地球的描述6地球的未來7相關條目8注釋9外部連結[编辑]地球歷史主條目:地球歷史參見:地質年代科學家已經能夠重建地球過去有關的資料。太陽系的物質起源於45.672億±60萬年前[11],而大約在45.4億年前(誤差約1%),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開始在太陽星雲-太陽形成後殘留下來的氣體與塵埃形成的圓盤狀-內形成。通過吸積的過程,地球經過1至2千萬年的時間,大致上已經完全成形[12]。從最初熔融的狀態,地球的外層先冷卻凝固成固體的地殼,水也開始在大氣層中累積。月亮形成的較晚,大約是45.3億年前[13],一顆火星大小,質量約為地球十分之一的天體(通常稱為忒伊亞)[14]與地球發生致命性的碰撞[15]。這個天體的部分質量與地球結合,還有一部分飛濺入太空中,並且有足夠的物質進入軌道形成了月球。釋放出的氣體和火山的活動產生原始的大氣層,小行星、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等攜帶來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產生海洋[16]。新形成的太陽光度只有目前太陽的70%,但是有證據顯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態的,這稱為微弱年輕太陽謬論矛盾。溫室效應和較高太陽活動的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溫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結[17]。有兩個主要的理論提出大陸的成長:[18]穩定的成長到現代[19]和在早期的歷史中快速的成長[20]。目前的研究顯示第二種學說比較可能,早期的地殼是快速成長的[21],隨後跟著長期穩定的大陸地區[22][23][24]。在時間尺度上的最後數億年間,表面不斷的重塑自己,大陸持續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遷徙的大陸,偶爾會結成成超大陸。大約在7億5千萬年前,已知最早的一個超大陸羅迪尼亞開始分裂,稍後又在6億至5億4千萬年時合併成潘諾西亞大陸,最後是1億8千萬年前開始分裂的盤古大陸[25]。[编辑]生命的進化主條目:生命演化歷程現在,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夠維持生命進化的環境。[26]通常認為,大約40億年前,高能的化學分子就能自我複製,過了5億年,最後共同祖先誕生。[27]光合作用使得太陽的能量能夠被生物直接利用。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在大氣層聚集,從而在大氣層上層形成了臭氧層。相似的小細胞聚集形成更大更複雜的真核細胞(內共生學說)[28]真正由細胞組成的多細胞生物開始逐漸分化。由於臭氧層抵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生命布滿了地球表面。[29]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在7.5到5.8億年前的新遠古代曾出現冰河期,冰雪覆蓋了大半個地球。這個假說被稱作「雪球地球」,這個假說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正好出現在寒武紀大爆發(多細胞生物種類開始迅速增多)之前。[30]大約5.35億年的前寒武紀大爆發之後,一共發生了五次大滅絕。[31]最後一次大滅絕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隕石的撞擊可能導致了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的滅絕,但剩下的小型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活了下來。在過去的6500萬年裡,哺乳動物開始多樣化,幾百萬年後,一種非洲的猿類動物獲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32]這使它們能夠使用工具,也促進了它們的交流,最終使它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於是它們發展了農業,然後開始出現文明。人類以其他生物從來沒有過的速度稱霸地球。[33]影響了自然和大量其他生物。4000萬年前,冰河期開始,並在300萬年前的更新世增強,極地開始了周期性的凍結和融化。最後一次冰期結束於1萬年前。[34][编辑]地球概論特徵地球由地核到大氣截面圖(部分按照比例)主條目:地球地質概況參見:重力場地球由核心到地表的構成是有一定規律的。如同其他的類地行星,地球內部從外向內分別為矽質地殼、高度粘滯狀地函、以及一個外層為非粘滯液態內部為固態的地核。地核液體部份導電質的對流使得地球產生了微弱的地磁場。地球內部溫度高達5270開爾文(4996.85攝氏度)。行星內部的熱量來自於其形成之初的「吸積」(參見重力結合能)。這之後的熱量來自於類似鈾釷和鉀這類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從地球內部到達地表的熱量只有地表接收太陽能量的1/20000。地球內部的金屬質不斷的通過火山和大洋裂縫湧出地表(參見海底膨脹條目)。組成地殼大部分的岩石年齡都不超過1億(1×108)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殼年齡大約有44億(4.4×109)年歷史。[35]深度內部層公里英里0–600–37岩石圈(約分布於5或200公里之處)0–350–22地殼(約分布於5或70公里之處)35–6022–37地函外層(岩漿)35–289022–1790地函100–70062–435軟流圈2890–51001790–3160外核5100–63783160–3954地核核心[编辑]化學元素主條目:化學元素丰度總體來說,地球大部分的質量是由下列元素組成:鐵氧矽鎂鎳硫鈦其他元素34.6%29.5%15.2%12.7%2.4%1.9%0.05%3.65%[编辑]圈層結構[编辑]地核地球內部構造剖面圖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5kg/m3,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但地球表面物質的密度只有大約3000kg/m3,所以一般認為在地核存在高密度的物質-在地球形成早期,大約45億(4.5×109)年前,地球幾乎是由熔化的金屬組成的,這就導致了地球中心處發生高密度物質聚集,低密度物質移向地表的過程(參見行星分異作用)。地核大部分是由鐵所組成(佔80%),其餘物質基本上是鎳和矽。像鈾等高密度元素要不是在地球裏頭稀少,要不然就是和輕元素相結合存在於地殼中(參閱長英礦物條目)。地核位於古氏不連續面以內,地核又以雷門不連續面為界分為兩部分:半徑約1250km的核心,即G層,以及在核心外部一直到距地心約3500km的液態外核,即E、F層。F層是地核與地函的過渡層。一般,人們認為地球核心是一個主要由鐵和一部分鎳組成的固態核心。另一個不同的觀點則認為核心可能是由單鐵結晶組成。包在核心外層的外核一般認為是由液態鐵質混合液態鎳和其他輕元素組成的。通常,人們相信外核中的對流加上地球的快速自轉-藉由發電機理論(參閱科氏力)-是產生地磁場的原因。固態核心因為溫度過高以致於不可能產生一個永久磁場(參閱居里溫度)。但核心仍然可能保存有液態外核產生的磁場。最近的觀測證據顯示核心可能要比地球其他部分自轉得快一點,一年約相差2°。[编辑]地函從地核外圍約2900公里深處的古氏不連續面一直延伸到約33公里深處莫氏不連續面的區域被稱作-地函或地函}-。在地函底部的壓力大約是1.40Matm(140GPa)。那裡大部分都是由富含鐵和鎂的物質所組成。物質的熔點取決於所處之處的壓力。隨著進入地函的深度的增加,受到的壓應力也逐漸增加。地函的下部一般被認為是固態的,上部地函一般則認為是由較具有塑性固態物質所構成。上部地函裡物質的黏滯度在1021至1024Pa·s間,具體數據依據深度而變化[36],因巨大的壓應力造成地函物質的連續形變,所以上部地函便具有極緩慢流動的能力。地球核心是固態、外核是液態、而地函卻是固態且較具有塑性的,其原因在於不同地層物質的熔點,以及隨著深度增加的溫度和壓應力。在地表溫度足夠低,主要成分鎳鐵合金和矽酸鹽呈固態。地函上層的矽酸鹽基本是固態的,局部有熔化的,但總體說來由於溫度高且壓應力較小,黏滯度相對較低。而地函下層由於巨大的壓應力,黏滯度要比上層的大得多。金屬質的鎳鐵外核因為合金熔點低,儘管壓應力更為巨大,反而呈現液態。最終,極大的壓應力使得核心維持固態。[编辑]地殼地殼指的是從地面至平均深度約33km深處的莫霍界面的地下區域。薄的洋底殼是由高密的鎂矽酸鐵岩(鎂鐵礦)構成。矽酸鎂鐵岩是組成大洋盆地的基礎材料。比較厚的陸殼是由密度較小的鋁矽酸鉀鈉岩(長英礦物)所構成。地殼與地函的交界處呈現不同的物理特性:首先,存在一個使地震波傳播速率發生改變層稱做莫霍洛維奇分界面的物理界線面,一般認為,產生分界面的原因是因為上部構成的岩石包括
本文标题: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7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