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对创新的作用
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对创新的作用内容摘要:中关村已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关村园区创新系统孕育了产业联盟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关村已有产业联盟20多家,无论数量还是类型都走在全国前列。中关村产业联盟促进了园区内企业和产业的创新,丰富和促进了中关村区域创新系统,带动了国内产业创新。中关村产业联盟建设有很多创新和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地区借鉴。关键词:产业联盟,自主创新,中关村一、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背景:中关村园区创新系统中关村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已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了世界一流科技园;已从以招商引资、土地出让、“贸工技”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了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内生式发展阶段;已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国内领先、机制较完善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系统。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关村园区面临着全球化技术转移和科技竞争方式的重大变化,国际区域间的竞争及园区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依托中关村创新系统进行联合创新已成为园区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中关村创新系统集中了中国自主创新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期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中国应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寻求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重大战略突破口。首先,中关村创新系统拥有国家顶级的知识创新系统。中关村拥有全国最密集、最顶尖的科研资源,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68所著名大学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70家科研机构。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1个,占全国28%。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2个,占全国22%。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占全国20%。有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65个。第二,中关村创新系统有全国最活跃的创新企业。中关村地区是中国目前创新企业数量最多、最为密集的地区。园区内企业数量达到17000多家,大部分为高科技企业,每年新认定的创新型企业超过4000家。第三,中关村创新系统具有全国领先的创新基础条件。中关村拥有全国最丰富、学历层次最高的人才资源。拥有国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建成了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8个开放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拥有首都政治资源,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媒体宣传等资源。第四,中关村创新系统拥有全国最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资源。几乎所有的国内超大型企业和部分跨国公司的亚洲业务都将总部设在北京,政府采购的决策中心在北京,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也产生了庞大市场需求。第五,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中关村创新系统建设。中关村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科技园区。20多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要求并出台了支持中关村做强的八条政策措施,北京市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二十三条意见》,决定“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本节数据来自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中关村产业联盟的快速发展及原因(一)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快、创新多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快速、类型丰富。从2002年中关村第一个产业联盟-TD-SCDMA联盟成立至今,中关村地区已成立了20多家产业联盟,包含了研发合作、技术标准、产业链合作、市场合作和社会规则等5种类型的联盟。据初步了解,中关村产业联盟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中关村产业联盟所覆盖的产业范围广。中关村产业联盟覆盖了软件、集成电路、通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环境保护、手机动漫等多个产业领域,有的是中关村当前的支柱产业,有的是具有重大发展潜力且当前需要大力培育的产业。这些产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正处于成长期或跨越式发展阶段,有很多产业共性问题需要解决。中关村产业联盟在很多方面具有创新性。中关村产业联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内没有其他地方的产业联盟建设可以借鉴,再加上国内产业联盟建设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这就需要联盟建设的各个主体进行各种制度创新。中关村产业联盟在联盟的法律形式、治理方式、管理方式及联盟的很多工作上都具有创新性。(二)中关村产业联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中关村是国内领先的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有意愿和基础。中关村有大量的原始创新需要产业化,研究机构需要与产业部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中关村有大量活跃的创新型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联合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二,中关村以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产业联盟有客观需求。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高、风险大,企业需要联合创新以分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快,技术转化的周期短,技术交叉融合多,产学研需要加强合作。第三,信息产业具有显著的网络特性,创新产品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和技术标准的竞争,信息产业必须搞联合创新。第三,中关村产业联盟的快速发展与中关村园区内的企业特性相关。中关村企业中,既有行业龙头企业,如联想、中星微、大唐等,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先,行业龙头企业尽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国际竞争中尚处于弱势,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上受制于国外,有联合进行技术突围的要求。企业有意愿自发组成产业联盟,如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第二,中小企业虽有很强的创新活力,但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大企业竞争,需要联合起来达到规模经济,迈过一定的市场门槛。第四,中关村拥有独特的首都资源,通过联合易于获取。中关村具有两类独特的首都资源,一是政府资源,即国家每年对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如对下一代互联网、TD-SCDMA、AVS等技术,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二是市场资源,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总部有一半以上在北京,国家161家中央企业有120多家总部在北京,政府采购的决策中心在北京,北京本地市场特别是2008年奥运市场需求巨大。中关村在争取和利用这些资源上具有区位上的便利,通过联合更有利于获得这些资源。第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是中关村产业联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政府特别是中关村管委会在长期的工作探索中认识到,产业联盟是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早在2002年就开始提出要设立产业联盟,之后在各类文件中都提到了要通过产业联盟建设带动产业发展,2007年1月专门制定了全国首个《产业联盟支持政策》,明确对产业联盟各项工作的支持手段和资金支持额度。三、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特点(一)中关村产业联盟实践形式丰富,以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和市场合作产业联盟为主课题组调研的20家产业联盟中,研发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和社会规则产业联盟等五类联盟都有实践。这五类联盟都是基于创新的联盟,都是为创新服务的。突出特点是,产业链合作联盟和市场合作联盟占据了绝大部分。这种结构与中关村园区的创新特点是相符的。中关村园区科研机构多,原始创新突出,但产业化面临巨大挑战,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有利于解决原始创新的产业化瓶颈。其次,中关村聚集了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合作联盟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合作达到规模经济。(二)中关村产业联盟在法律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国内产业联盟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是法律形式问题。国外产业联盟有多种形式,有的设立为非盈利组织,有的设立为公司,有的只是根据协议协调行动。从实践看,国外的产业联盟多数为非盈利组织。国内对非盈利组织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关村产业联盟采取了多种灵活方式解决法律形式问题。有的采用了协议形式,有的设立为公司,多数联盟采用了行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分会的形式。由于国内对行业协会的规定比较灵活,中关村管委会作为园区协会主管部门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态度,以协会形式注册的联盟较好解决了法律身分问题,为联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区域环境条件。(三)中关村产业联盟是企业主导的组织从联盟形成看,中关村产业联盟基本上都是企业自发形成的组织。从运行机制看,中关村产业联盟建立了企业主导的治理结构。多数联盟采用了行业协会的法律形式,在治理上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或“理事会-秘书处”的结构。少数联盟采用了协议形式,在治理上实行集体协商的方式。个别联盟采用了公司形式,在治理上采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的结构。不管联盟采用何种形式,成员企业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不进行任何直接干涉。(四)中关村产业联盟是市场导向的组织,以解决产业创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中关村产业联盟一般为解决产业创新中的特定问题而设立,即联盟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中关村产业联盟虽然多数采用了行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分会的法律形式,但是并没有像行业协会那样只是制定类似“促进行业发展”的一般性目标,而是设立了明确具体的目标,如研发某项技术,打造某项创新技术的产业链等。由于联盟的目标高度聚焦,联盟在资源投入和工作计划上相对确定,目标也容易实现。中关村园区以及园区外的相关企业参与联盟的积极性很高。企业参与联盟的积极性高的原因在于联盟的目标是帮助企业解决创新中的具体问题,多数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联盟企业都是业务相关企业,对业务和市场非常了解。因此,联盟很容易建立有效的治理,从而保证了联盟的市场导向。(五)中关村产业联盟有区域性联盟,也有全国性联盟,都由国内企业主导课题组调研的20家产业联盟中,6家是区域性联盟,14家是全国性联盟或以北京为主的全国性联盟。无论是区域联盟还是全国联盟,都是国内企业自主的联盟。部分联盟开始走向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员的国际化。如闪联联盟积极吸引国外企业参与以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资源。二是业务的国际化。如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联盟,在业务上与国际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了成员的创新能力。(六)中关村产业联盟整体上处于发育阶段,很多工作尚在探索中产业联盟在国内是新事物,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关村又走在全国前列,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不多。总的来说,中关村产业联盟整体上还处于发育阶段,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如在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背景下园区如何建立促进联盟发展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园区如何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促进联盟发展;如何尽快建立完善联盟的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等。四、中关村产业联盟对创新的作用(一)中关村产业联盟促进了园区内企业和产业的创新中关村不同类型的产业联盟从不同角度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创新。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抓住3C融合的机会,制定了闪联标准。闪联标准V1.0版本包含了204项发明专利,全部为联盟成员企业所有。2005年,闪联标准已成为国家行业推荐标准。2007年闪联国际标准提案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以14:1的高票数通过委员会提案,成为最终委员会提案(FCD)。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上长期受制于人,闪联标准成为国内企业技术突围的重要突破口。闪联技术工程中心是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核心成员共同投资成立的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共同研发闪联技术标准的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不仅集中了一批技术专才从事研发活动,而且还将部分研发项目分配到成员企业,发挥了成员企业的技术专长,提高了成员企业的研发能力,减少了重复投入,加快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步伐。TD-SCDMA产业联盟是中关村主要的产业链合作联盟。国内企业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SCDMA后,商业化过程面临产业链协调发展的问题。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商业化要求整个系统同步推进,芯片、系统设备、终端、应用、测试设备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就会阻碍商业化步伐。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内上下游企业组建了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协调投资、共享技术和信息,产业化步伐显著加快,运营商的信心也不断增强。中关村市场合作联盟对企业和产业的创新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的市场;共同学习、统一认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共建研发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如长风联盟通过将下游企业吸引到联盟中,扩大了市场空间。下一代互联网联盟建立了成员企业统一共享的Ipv6测试中心,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7+1”饲料联盟通过联合采购,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是中关村的社会规则联盟。2004年联
本文标题: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对创新的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7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