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1/21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一、北欧现“热带夜晚”瑞典气象和水文研究所27日称,北欧国家正经历气温飙升,部分地区出现“热带夜晚”。在瑞典境内,最极端热浪已经扑向最北端。瑞典最北城镇马库斯温沙26日出现摄氏34.8度的高温。瑞典气象和水文研究所专家指出,这是瑞典自1945年以来最北地区的最高温。瑞士28日报道称,由于气候变暖加剧,瑞士冰川加速融化,极大地影响到瑞士当地的旅游业。为此,瑞士居民近来自发地为冰川盖上巨型白色毯子,以阻隔高温。虽然“盖毯子”的过程十分艰巨,但居民们都主动出钱出力。瑞士科学家表示,这种做法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冰川融化的速度,但不能彻底阻止冰川融化。知识点链接: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过量二氧化碳;(2)毁林等。2.危害: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等。3.措施: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二、孟加拉国洪灾据新华社7月28日报道,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的洪灾已造成至少75人死亡,600多万人被迫撤离家园,流离失所。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自本月15日以来,连日暴雨引发的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已导致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三个相邻南亚国家上百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受灾人口接近1000万。洪灾不仅让这些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山体滑坡和疟疾等次生灾害。印度北部、东北部与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每年6月至9月是季风雨季,雷电暴雨天气频发,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但有分析认为,今年天气显得有些异常,旱季异常燥热,雨季一开始就强降雨造成洪灾泛滥,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南亚次大陆。与此同时,上述三个国家薄弱的洪水预警和防范体系也使得洪灾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知识点链接:季风与洪涝灾害1.亚洲季风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2/21风向成因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东南风南亚季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2.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2)人为原因:④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三、发现超级地球7月31日,NASA宣布,他们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团队人员表示,GJ357d与恒星的距离适宜,那里接收到的恒星能量,与火星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大约相同。这意味着,若该星球存在稠密的大气层,则其地表温度将适宜液态水的留存,进而可以孕育生命。然而,如果这颗行星没有大气层,它的地表温度将约为零下53℃,远低于水的冰点。知识点链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生命存在的条件条件的形成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3/21大气厚度适宜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四、超强台风“利奇马”最近一周,台风“利奇马”引发了大量关注,这是因为台风“利奇马”一度中心附近风力达17级以上,并且以超强台风强度登陆我国,成为浙江历史上登陆的最强的几个台风之一。在影响上,台风“利奇马”已经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影响力。最近一周,我国中东部地区多地出现暴雨,多个内陆城市居住的人在朋友圈中发图或视频,说在家门口看“海”,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10日8时-8月11日14时,台风“利奇马”已经在我国中东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河北、辽宁等多个省市造成猛烈降雨,尤其是山东多地格外猛烈,山东中部出现了极大范围的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恐怖降雨区域,局地累计降雨量更是超过了500毫米。近几天超强台风“利奇马”也给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市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温州市永嘉县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进而引发山洪,台州临海古城全部被淹……知识点链接:气旋与台风1.台风形成条件: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2.台风的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3.预防台风的措施:加强领导与各部门密切协作;加强防台风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快海堤建设,提高防御能力;加强气象与水文监测预警通信建设。五、英仙座流星雨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透露,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天象已拉开帷幕,地球今年7月17日至8月24日将穿越英仙座流星群的轨道。其中8月13日16时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将呈现极大值,每小时出现大约110颗流星。今年中国各地可连续观测英仙座流星雨两天,最佳观察时间在8月13日和14日的凌晨0时至天亮前。今年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有明月干扰,能目睹到流星雨的数量将会打折扣,但明亮的流星仍可划破夜空。知识点链接:流星体与流星现象1.流星: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4/21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2.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六、地球发出水警报日前,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有17个国家处于水资源极度紧缺状态,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全球多地发生水资源危机。这份报告的发布,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地球水资源现状与未来的担忧。知识点链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时空分配不均;水质污染严重;用水量大大增加;使用浪费普遍;节约用水意识不足。2.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七、韩国成世界首个0出生率国家8月28日,韩国统计厅发布《2018年出生统计(确定版)》,合计生育率仅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终生生产不足1名子女,成世界唯一出生率进入”零时代”的国家。韩国舆论分析,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情况不佳的形势下,韩国育龄青年选择晚婚、不婚者持续增多。考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5/2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八、全球数十座城市正在下沉近日,印度尼西亚正式宣布将在2024年“迁都”。该国现在的首都雅加达已是“危城”一座,平均年沉降25厘米,位居全球之首。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学界警告称,在未来数十年间,全球恐将有数十座主要城市或部分下沉、或“整体消失”。美国《商业内幕》杂志称,按极地冰川目前的消融速率来计算,截至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2.43米左右。届时,全美将有多座城市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其中,大多数城市从前就饱受洪灾侵袭,今后的发展趋势更不乐观。考点:地面沉降、全球变暖1.地面下沉一般是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措施一般是合理利用地下水,雨季回灌等。2.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毁林。(2)后果: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积温增加,干旱加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影响水循环,进而导致蒸发和降水异常,气象灾害加剧。(3)措施: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使用公共交通。九、新不列颠岛整片大海被碎石覆盖8月9日,太平洋,水手出海时意外发现大片海面覆盖着浮石,“浮石筏”面积超过150平方千米,约等于20000个足球场大小,浮石密密麻麻,遮挡着海水,仿佛一片新大陆。浮石或来自汤加群岛一处刚喷发的海底火山,熔岩急速冷却形成浮石,岩体多气孔且大小不一。科学家预计“浮石筏”将在未来7-10月内向澳大利亚海岸漂移,期间大量海洋生物将附着在浮石上,为大堡礁带去健康的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考点:岩石类型、洋流的意义1.岩石类型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6/212.洋流的意义(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对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3)对航行:顺着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4)对污染物: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十、上半年各省市GDP排名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7/2131个省份2019上半年GDP数据全部正式公布。在GDP总量方面,广东上半年GDP首超5万亿,雄踞第一。江苏、山东分列二、三位。过去中国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东西差距,如今东西差距应变成南北差距。中西部经济飞速追赶,而北方尤其是东北则面临转型。考点:区域发展差异1.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2.三大自然区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8/213.南北差异十一、中央支持深圳建先行示范区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深圳“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使命。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9/21考点:区域发展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从时间轴上看,我国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五年后的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此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从空间轴上看,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向中西部推进。但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呈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开放的程度尚不及东部沿海地带。十二、地球快没沙子了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评论称,目前沙子和砾石的采掘速度,已经超过了其自然恢复的速度。沙子和砾石已经是采掘量最大的一类原料,甚至比化石燃料更多。需求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城市化和全球人口增长。全世界每年大约会使用320亿吨至500亿吨沙子,主要用来制造水泥、玻璃和电子产品。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10/21考点:分析在河道非法采沙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答案】河道采沙,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的土地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砂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河道水文环境;大型采砂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浑浊,污染下游水质;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十三、全国猪价地图出炉来自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月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均价27.13元/公斤,相比6个月前,已然翻倍。部分地区涨势凶猛,广东已突破30元/公斤,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价格也逼近这一水平,青海、西藏、云南等地则相对稳定,每公斤不足20元。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11/218月21日,国常会部署稳定生猪供应。这也是近年来国务院首次明确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同时,各地政府为平抑猪价,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生产,四川、江西、浙江甚至纷纷立下生猪产量“军令状”。知识链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1)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2)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8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