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由自卑焦虑引起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66666)
第1页共17页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由自卑焦虑引起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北京市第2页共17页由自卑焦虑引起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摘要】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一例自卑焦虑引起心理问题的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针对来访者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进行纠正及针对个人的鼓励改善了求助者焦虑、紧张等情绪,让来访者找回自信,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对自卑焦虑心理的求助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本案例详细介绍了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过程。【关键词】:自卑,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张某,男,26岁,某大型集团公司总部培训经理2.个人成长史:来访者身体健康,性格内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独子。小学时因父亲挪用公款入狱,家境一落千丈,变得内向孤僻,高中时住校期间,因同宿舍室友误会被室友约同多人暴打却不敢反抗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大学毕业后只身一人在北京打工,从企业培训助理做起,两个月以前领导信任提拔为培训经理,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公司行政制度介绍工作。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紧张,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无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来睡眠很差,入睡困难。5.社会功能:工作中无法集中精力,给新员工培训时很紧张怕出错,但越紧张越出错。6.心理测验结果:第3页共17页(一)SAS:标准分59二、主述和个人陈述1.主述:“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就是学人力资源的,专业也对口,一毕业就有机会在北京这样的大公司,我也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培训师,领导给的这个机会我太想把它做好了,我只有把现在新员工的培训做好,未来才有可能实现我当讲师的梦想,但现在每天工作都很紧张,很怕出错,怕领导觉得我无法胜任这个职位,但每次培训我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就没有一次完美的培训!”“有一次新员工培训,我太紧张了,台下几十双眼睛盯着我,本来背好的话完忘记了,说的语无伦次,越紧张我越是说错,一个口误学员就在台下哈哈大笑,连坐后边的领导也跟着笑了,我觉得我都没脸在公司做下去了,我现在怀疑我还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2.个人陈述:来访者因在童年时6666666666,从活泼外向而变得自卑与早熟,666666,生活的压力让他非常努力,很要强。上大学期间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虽不善言谈但也被老师同学接受,大三时认识了现在的女友,关系不错,交往至今。因成绩优秀毕业前成为全系第一批北京知名公司录取的同学。在公司做培训助理,主要负责培训场地的布置,学员统计等培训服务,人际交往和外界环境接触也不多,一个月前因领导认为他踏实稳重,且专业对口,提拔为培训经理,虽很珍视却紧张到影响工作,常常出小错误,担心失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经女友推荐主动来求助解决问题。第4页共17页三、观察和他人反应1.来访者女友诉述:按理说升职是个好事情,但他却又高兴又害怕,天天吃不下睡不着的,特别是最近两周,听说做了几次培训说错了几句话被学员笑话,就觉得自己没法在这里做下去了,觉得在部门里抬不起头来,其实谁上台讲话都可能紧张,说错了就说对不起再说一次不就得了嘛,本来觉得他很努力上进,怎么有些反常了呢?我劝他不想做就换一家公司,他还很生气,说除了这里他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了。也给过他鼓励,他好像也懂但还是紧张的不得了,听说这两天培训他少印了几张桌牌被学员抱怨,晚上自责饭都吃不好,所以我推荐她找你们帮助他回到从前的样子。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文质彬彬,中等身高,衣着洁净,但说话有点紧张,眼神多次不敢正视咨询师,双手时不时互搓,谈话时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叙述思路清晰,很希望咨询师马上帮他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显示出急切又紧张的神情。由于家庭的原因,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希望在北京努力出人头地,挣钱给父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因此对工作极认真,力求完美,怕出现任何小错误,无泛化。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在职期间员工常规体检,均未见异常。四、评估与诊断1.评估: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自知力完整,个性偏内向、胆小、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怕出错而紧张,而越是紧张越会出第5页共17页现小失误,从而恶性循环,导致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好与食欲不振。其症状表现与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引发的心情紧张密切相关,且病程不到两个月,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2.诊断:对该来访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该来访者的主要症状紧张、焦虑、食欲差、睡眠不好。从严重程度看,反应强度不甚剧烈,人格无明显异常,思维合乎逻辑,内容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不到两个月。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病程也较短,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2)体检报告没有异常,说明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无重要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无智力障碍。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虽然是在女友推荐下接受心理咨询,但是来访者本人也积极配合),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痛苦无法自行化解,反应对象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内容出现泛化,病程大于三个月或一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第6页共17页程度并不严重,病程不足3个月,问题没有泛化。根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评分不足6分,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反应强度剧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反应对象被泛化,病程大于两个月,不超过一年。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五、病因分析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无明显的生物学因素。2.社会性因素:(1)小学时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父亲入狱,家庭经济情况一落千丈。(2)高中时被同学欺负不敢反抗。(3)升职后第一次培训因为紧张说错话被学员笑话。3.心理因素:(1)个性特征偏内向、敏感、胆小、好胜心强,做事力图完美。(2)存在不良认知(一次培训的口误就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觉得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3)缺乏一定演讲及临场反应技巧。六、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心理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协商,第7页共17页就咨询目标、方法和原理、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咨询时间与次数安排等达成共识,制定如下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1)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睡眠和饮食状况。2)帮助来访者调整旧有认知,纠正以往的错误认知。3)改变求助者自卑的看法,改善求助者紧张情绪和事事求完美的心理。2.长期目标:1)全面了解自己,对自我能有客观和正确的评价;解决不自信而产生的自卑紧张心理,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纠正其负性自动想法和错误认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坦然灵活面对外界的反应。2)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3.最终目标:建立来访者的自信心,走出自卑。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七、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我不完美的焦虑与不认可,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应激性事件。求助者目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是一般的心理问题。合理情绪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第8页共17页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理论指出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帮助来访者列举认知歪曲,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我出错了,所以我不胜任这个工作”的认知。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第9页共17页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其它相关事宜(1)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左右。(2)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方法:来访者主观体验、咨询师观察与评估。(3)咨询的费用:每次150元。(4)心理测验收费:《SAS》50元第10页共17页4、咨询过程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共1次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任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紧张、焦虑的临床评估和有关心理测量。确定主要问题,明确双方责权义,商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等。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根源;4.求助者独立完成SAS的自测;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来访者了解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的想法与反应;6.咨询师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睡眠与饮食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让来访者理解,自己之所以有现在的行为反应,主要是不合理的信念所致。当信念转变,我们的情绪就可恢复到适度状态。7.布置咨询作业:认真思考当天谈话的内容。分析工作中出现的事件,第11页共17页并自我判断是否存在认知和行为的错误。试着用ABC做出表格列哪些行为出自于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以及觉察这个信念带来的负性情绪。第二阶段:领悟阶段,共1次任务:1.尊重真诚的基础上与来访者建立起信任的咨询关系。2.识别负性思维:例如来访者认为一次当众讲话的口误就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此工作、觉得一个培训必须是完美无缺才能说明自己能成为一个合适培训师,如果在这里做不好,就没有更好的公司让他有机会实现理想等等。3.学会合理评价,发掘自身的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情绪的自控力。4.合理情绪理论的干预。完成情况:1.反馈咨询作业:认为咨询师说的有道理,能够从理性上接受他人如何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松心情,从工作的小错误中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能力。2.说明合理情绪治疗原理,进行认知分析。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总结了引起他情绪及行为上的ABC理论内容。诱发事件A不合理信
本文标题:由自卑焦虑引起的心理问题案例报告(6666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9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