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潘艳华)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题目: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文章类型:案例报告姓名:潘艳华身份证号:362421xxxxxxxxx6026544所在省市:江西省南昌市所在单位:漂亮妈妈产后恢复中心2014年11月10日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通过一例产后抑郁症的女性的案例回顾,分析了她的异常行为的原因,并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使她脱离原症状,开心的工作、生活,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关键字:产后抑郁;心理咨询;一、资料整理:(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吴某,女,29岁,产后3个月妈妈,在职。父亲过世,母亲系家庭主妇。吴某在出生后由父母带大,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母亲联系方式139********;丈夫联系电话158********。来访时,精神无异常表现,思维正常,衣着整洁得体,在当地医院未检查出器质性疾病,主动求助。(二)主诉求助者最近工作状态不佳,数次逃离工作岗位,在家与丈夫的关系不融洽,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在单位领导的建议下前来求助。(三)求助者个人陈述上个月接到单位通知开展培训工作,忽然觉得无法面对学员,对自己没有信心,突然逃离岗位,造成工作被动,经领导疏导后返回岗位,可是在课堂上经常跑题,遭学员投诉,自己感觉压力很大,无法入睡。(四)领导反映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1、领导反映:该职员已在职3年,平素表现都不错,只是这次产假复职后,发现其经常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最初以为只是暂时性的不适应,可是经过数周的工作发现其有心理问题,无法胜任工作。2、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行前来就诊,衣着整洁,精神正常。言语不多,性格稍内向。从小和父亲感情很好,可是去年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当时亲人们都不在身边,因此很责,认为是发现不及时导致错失抢救机会,一直耿耿于怀。父亲去世的时间正好在她临产前,生产时,剧痛折腾了她十几个小时也未能自然分娩,,最终还是进行了剖宫产手术。而产后母亲又未能在身边照顾,因其姐姐也正好在月子期间,比她早生产一周,其丈夫又照顾不周,尤其看到肚子上那条长长的疤痕时,更觉得丈夫嫌弃并讨厌她了,对此心生抱怨,认为所有人都对她不好!她没有朋友倾诉,在家里说话越来越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孩子也不闻不问,丈夫也对其意见颇大!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与诊断依据:(1)根据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人格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无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异常,自知力正常,自动求助,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根据求助者躯体疾病史、遗传病家族史,可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3)根据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以及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产后抑郁症。EPQ(艾森克人格问卷):P:52分,E:40分,N:58分,L:32分。SDS(抑郁自评量表):64分。(4)根据许友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于神经症性,仍然可归属于心理咨询范畴。(二)原因分析(1)生物方面因素:该求助者分娩后不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发生的生物学基础。(2)躯体因素:该求助者生产时因难产、滞产以及剖宫产的手术刺激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诱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3)心理因素:该求助者产前父亲的突然离世,产后母亲不能在身边安慰和照顾,丈夫的照顾不周是其发病不可忽视的原因。三、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消除产后抑郁的困扰。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接纳自己现在母亲的角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达到能够适应产后的生活,能够从照顾孩子中得到乐趣。四、咨询方案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谈话法、认知行为治疗、求助者家庭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产后的认知错误,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易怒的情绪及不与人交流、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行为,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异常,同样存在着个人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因此,用认知行为疗法可通过改变思维,达到消除不良情绪;求助者中心疗法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这两种方法辅以谈话法与家庭疗法帮助求助者尽快走出心情低谷,重拾生活快乐。2.告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3.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五、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1次:1)收集资料及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分析;4)探寻求助者的咨询目的和改变意愿;第2次:1)加深咨询关系;2)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心理健康状态评估;3)缓解求助者因产后生活困扰产生的抑郁情绪。第3次:1)学会合理评价自己;2)学会合理的控制情绪;3)消除对孩子的对抗心理。4)建议下次丈夫一起来咨询;第4次:1)巩固咨询效果;2)探讨孩子的抚养及教育问题;3)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过程:1)通过与丈夫交谈,丈夫表示很爱妻子,但向妻子表白的不够,以后要经常关心爱护妻子,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妻子消除焦虑忧郁的情绪。2)肯定求助者情绪状态的改变,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现在的真实想法,鼓励她增强产后生后适应能力。第5次: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六、咨询效果评价1、求助者评价:“心情好了”、“能吃能睡了”、“十分喜爱我的孩子”、“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2、家人及朋友评价:“性格开朗了”、“有说有笑,有自信了”3、咨询师的评定:求助者走出了情绪低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得到了恢复,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咨询过程完整,有条理,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参考文献[1]张欣,屠青、席薇,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华精神科技科杂志,2001,34;236.[2]翟书涛,主编妇女精神卫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2-212.[3]苏彦捷.等译,女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2-273.[4]陈书香,文彩玲,尚艳红El.Al.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初步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6-837.
本文标题: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潘艳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9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