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学生自我教育与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学生自我教育与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学生问题,致使许多班主任对工作疲于应付,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才能顺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研究的背景“如果说三个女人是一台戏的话,那么三个班主任上演的就绝对是一场悲情戏。”此话虽是戏谑,但也折射出很多班主任工作苦与累的心声。班主任负责管理一个班,大事要管,小事要理:各种评比、检查,要忙前忙后的监督、协调;学生产生矛盾了,要当“法官”评判解决;学生上课有没有捣乱,要巡堂当“警察”监督;学生在校期间生病了,要客串当“保姆”;有学生打架被政教处抓了,还要满怀愧疚,说尽好话,把学生领回来……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难怪有班主任抱怨说:“感觉自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每天都在拼尽全力地推着班主任这个工作的巨石。就在自己感觉就要将这块巨石推上山顶,也就是自己稍稍感觉轻松的时候,这块巨石又轰然滚落到山底,日复一日,遥遥无期!”那么,班主任的累以及难以得到学生理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有问题――传统的警察式、保姆式、消防员式班主任,已不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王晓琳曾说:“累绝对不是我们班主任的追求,肯定还有一条更好的路,那么这条路在哪里呢?”既然这种累都是因为管理学生而产生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忘记自己是一个管理者,由“专权”变“放权”,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变“他控”为“自控”呢?为此,笔者查阅了最近几年班主任方面的教育杂志,也在互联网上搜索了自我教育的内容,发现关于自我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一些文章多是谈论某种做法,而没有进行系统研究。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完善,要求国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正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是顺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班级制度的构建上,笔者遵循“小班级、大社会”的理念,把经济社会的一些法则和制度引入班级管理,班级的运转都是通过模拟社会运转的方式运行,一个小班级就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在班里,每个学生都像经济社会中的人一样,有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能独立承担着班内管理的相应事务。要想激发他们的自觉意识,使班级的管理自主化起来,仅要求学生讲自觉、讲奉献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套一系列相应的评价制度,同时要有制度关联的奖惩。为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是以“班币”为杠杆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防止学生?r值观发生偏差,笔者还推进了“依法治班”和“以文治班”的道德修养这两条策略。这就保证了在这个小社会里,人人既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去奋斗,又会为了共同的班级目标团结、合作、分工、沟通和交流。笔者以本班管理运作为例,谈谈班级社会化管理模式及其有效做法。以人治班是前提在班级管理中,传统观念中的“人治”多是指依靠班主任亲力亲为的管理或者班主任“垂帘听政”,将自己管理班级的意志依靠几个班干部这样的极少数群体来实现。这种管理办法,往往会导致班主任不在场时,学生就越容易出问题。而笔者提倡的“人治”是指全员参与管理。本着全员管理的理念,笔者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给他们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在树立他们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一份责任。所以,笔者很少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事务中去,都是学生们自己在管理自己。那么,班主任应该做什么呢?笔者只是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管理能力。一般这样做了半学期以后,班内就会逐渐培养出一批责任意识强、自主性高且有凝聚力的班级干部群体。以法治班是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班规不成集体。不管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还是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他们在班级中的合法权益必然需要“班规”来保障。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导致管理难度加大;而且随着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对教师管理班级的模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传统的治班之道的弊端逐渐被凸显之后,依法(班规)治班的班级管理必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依法治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方式,也是未来进入社会的一种自律和法治的操练。那么,班规既然是一个班的制度,班主任就不可随意制订几条班规来限制学生,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位。相信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有这样的共识:一个能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班规理念,才能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真正起到教育、督促作用,否则就会形同虚设。当然,班规不可能包治班级百病且一劳永逸的,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加上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才能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素质提升和学生自律自主能力的提高,否则只能沦为一纸空文。那么,到底如何使班规真正走入班集体,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时要人性化和奖惩并重。以文治班是核心当今的小学生思维活跃,但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仍有明显不足。而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往往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影响他们的日常思想行为。这如何进行实施就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如培养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和生活规范,养成一定的性格和意志。”加里宁所说的“感化作用”,进一步印证了班级文化在教育中所起的力量。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根源,一个有着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必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氛围。从广义上讲,班级文化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硬文化,即静态文化建设或物质文化建设,多指通过眼睛能直接看到的东西,比如教室内张贴的宣传标语、教室卫生、桌椅等;二是指软文化,即一种深层的、动态的隐形精神文化,也是班级的核心文化,比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舆论、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二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经济”治班是杠杆既然将治班理念定义为“小班级、大社会”,那就不得不谈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这里所说的“经济”具体来说就是“钱”。不要说“钱”是一个很俗的问题,其实“钱”在法律与道德约束的背后印证的是否努力与付出。因为就像在社会上,如果国家一味地要求公民只谈精神上的奉献和付出,那么公民的积极性就很难持续性的激发出来,“大锅饭”的消极平均主义自然就会衍生,班级自治何从谈起。所以,笔者计划给学生们“发工资”,就是一种只能在本班内流通的“班币”。具体来说,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只要完成指定的任务,就可以领取基本工资“班币”;与此同时,为了表彰先进,鼓励奉献,班内还设有很多“打工赚钱”的条例;而学生挣取到的“班币”就可以买到很多“班级特权”,这就激发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无限欲望。开学伊始,笔者发给每个学生500班币的原始基金,在班级辖区之内,在班主任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要求合理,花点钱都可买到,比如可以用“班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座位;同时还制订30多项可以获得“班币”的条款,并在班规的基础上设立“罚款”条例。这不仅刺激了大家的积极性,而且表扬了积极,表彰了先进,又彰显了“谁主动谁付出谁受益”的班级原则。结束语这套班级管理体系,笔者已经实行了6年。这其间,笔者做过无数次的修补,每次治班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健康形成和良性发展,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班主任用心去探索,努力寻求其中的规律,即使在初期有很多的不完善,只要遵循“学生自主”的原则,因势利导,班主任工作就一定可以做的很轻松。(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浮石小学)
本文标题:学生自我教育与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9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