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软件开发经典100面试题+解答
程序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阅读代码这个技能需要程序员能够具备读懂已经存在的代码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以让程序员分析程序的行为,了解程序,这样才能和开发团队一起工作,继承维护或是改进现有的程序。编写程序编写程序并不包括程序设计。不要以为编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很多程序员都认为编程只需要懂得程序语言的语法,并把设计实现就可以了。但是这离编写程序还远远不够,使用什么样的编码风格成为编写程序员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能否使用非常良好的编程风格直接决写了程序员的级别。软件设计这一能力直接决定了需要吏用什么样的代码技术达到怎么样的功能,而系统架构设计直接决定了软件的质量、性能和可维护性。并不是所有的程序在这一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每个程序员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明白和掌握这一基本技能。熟悉软件工程每个程序员都应该明白软件工程是什么东西,都应该知道,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Release和维护这几个阶段。当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这些东西。现在很多高级程序员都会混淆“需求规格说明书FS”和“概要设计HLD”。另外,程序员还需要知道一些软件开发的方法论,比如:敏捷开发或瀑布模型。使用程序库或框架一个程序员需要学会使用已有的代码,无论是标论的程序库,或是第三方的,还是自己公司内部的,都需要学会做。比如:C++中,需要学会使用STL,MFC,ATL,BOOST,ACE,CPPUNIT等等。使用这些东西,可以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程序调试程序调试是分析BUG和解决问题最直接的能力。没有人能够保证程序写出来不用调试就可以运行正常,也没有人可以保证程序永远不会出BUG。所以,熟练使用调试器是一个程序员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使用IDE学会使用IDE工具也会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比如,VC++,Emacs,Eclipse等等,并要知道这些IDE的长处和短处。使用版本控制一定要学会使用版本控制工具,什么叫mainline/trunk,什么叫tag,什么叫branch,怎么做patch,怎么merge代码,怎么reverse,怎么利用版本控制工具维护不同版本的软件。这是程序员需要明白的软件配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块。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每个程序都需要做的。很多单元测试也是需要编码的。一定要学会在xUnit框架下进行单元测试。比如JUnit,NUnit,CppUnit等等。重构代码每个程序员都需要有最基本的能力去重构目前已有的代码,使代码达到最优但却不能影响任何的已有的功能。有一本书叫《软件的重构》,每个程序员都应该读一下。自动化编译程序员需要使用一个脚本,其能自动化编程所有的工程和代码,这样,整个开发团队可以不停地集成代码,自动化测试,自动化部署,以及使用一些工具进行静态代码分析或是自动化测试。需求你能给出一些非功能性(或者质量)需求的例子么?所谓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产品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必须具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软件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对技术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等。下面对其中的某些指标加以说明。在这里可以看到非功能性需求涉及的范围很广,软件产品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还涉及到诸多外在环境的影响。非功能性需求必须考虑软件既要可用,又要易用。对于非功能性需求描述的困难在于很难像功能性需求那样,可以通过结构化和量化的词语来描述清楚,在描述这类需求时候我们经常采用软件性能要好,查询要在多少时间内出结果,软件健壮性要好等较模糊的描述词语。这类描述词语都是脱离了软件的执行环境,人和相关的场景的描述,因此信息很难体现到软件架构设计和具体的实现中。我们在架构设计中关注的安全,系统开发框架,并发和性能,异常日志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来源于我们对非功能性需求的分析。一个软件系统必须完整,因此不仅仅包括了可执行的程序,还包括了在线帮助,数据和用户管理,日志异常查询,自动升级等相关功能特征。这些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也是为了我们后续维护和监控系统的需要。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适应性是密不可分的。当系统出现故障和用户出现错误的操作后是否支持恢复,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错误的时候是否可以立即定位问题,但业务场景和逻辑发生变化的时候系统是否支持,当网络不稳定或使用中异常中断的情况下系统是否都有相应的容错措施,这些都是需要在非功能性需求中考虑到的问题。易用性也是我们在开发非功能性需求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易用性同时还涉及到美工和UI界面,人机工程,交互式设计,心理学,用户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知识。易用性的三原则就是易见,易学和易用或者叫为发现,易懂,效率。易见就是各种功能操作不要藏得太深,用户很容易找到他们期望进行的各种操作;易学需要软件系统通过在线帮助,导航,向导等各种方式保证软件是可自学习的;易用的重点则在软件在熟练使用后应该可以更快的进行各项操作。这三者相互间也存在冲突,需要平衡,而平衡的一个重点就是真正的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需要去细分场景和用户。对于非功能性需求的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到人,业务场景,环境等各方面的内容。强调的目的就是要说明非功能性需求不是无限度的,任何一项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往往会付出更大的研发人力成本和硬件网络成本。比如我们在描述一个表单的模糊查询功能的时候,如果简单的描述为所有查询都要在多少秒内完成,那么这种需求将很难得到满足,以下是一些可选的描述方式。1.估计用户数为1万人,每天登录用户数为3000左右,网络的带宽为100M带宽。2.在非高峰时间根据编号和名称特定条件进行搜索,可以在3秒内得到搜索结果。3.当通过互联网接入系统的时候,期望在编号和名称搜索时最长查询时间15秒。有了这些场景和数据后,我们在进行架构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我们的开发框架和模式,数据库,软硬件环境配置已经复杂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等。同时这些需求还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对通过性能测试等工具对这些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验证。在某个时间范围内,产品运行稳定的程度;在某些压力极端情况(断电、饱和度),产品运行稳定的程度;不正常宕机后,产品的恢复度量。如果客户需要高性能、使用极其方便而又高度安全,你会给他什么建议?1高性能,一般需要集群实现2使用方便,这个需要根据用户的水平。B/S是很容易掌握的。3安全,最好用VPN进行访问,或者干脆专网专用。密码管理的问题不是系统能解决的。就算加上实时的密码锁。4选择合适的人,并保持稳定总之,这些要求在一些大型应用里面都是必须的,比如电信级的计费系统。方便与高性能、高度安全是不完全统一的。方便带来的问题是安全性的降低,或性能不能达到最合适的程度;高性能会导致复杂性;安全性会让性能不能达到最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一种优先级,比如以安全性为主要的考核标准,适当安排性能和难易程度;或者以性能为主。尽量达到三者的平衡点,在某些极端的情况可比保证性能降低,但安全有保证你能给出一些用来描述需求的不同技术么?它们各自适用于什么场景?需求分类:项目需求:商业需求,项目管理需求,交付需求等产品需求:技术需求,安全需求,性能需求等如果非要说个技术那就是观察,也叫工作跟踪,通常由观察者从外部来观察使用者的工作参与观察者,实际执行一个流程或程序,体验他们是如何实施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占的工作量不大,但是产生的影响巨大(这又是一个二八原理的例子)。既然需求分析如此重要,照理说应该安排最强的人来搞。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很多公司负责需求分析的人并不胜任这项工作。我经历过几个不太成功的项目,其问题的根源都和需求分析有关。需求分析最要紧的是: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搞错了、搞偏了,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是白搭(比如客户想要一个文本编辑器,结果你搞了个图形编辑器给他)。这方面其实有很多的道道,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大伙儿如果有兴趣,以后可以单独说一下。在搞清楚“用户想要什么”之后,接着要整理出功能列表(也有叫FeatureList),并筛选出大约20%的重点功能。这个步骤是我今天主要想介绍的,因为这个步骤和后续的各项开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功能筛选的依据有如下几个:1、用户经常用的功能(比如save、copy、cut、paste)2、宣传的卖点(要能够超出同类软件,吸引眼球)3、和用户利益密切相关的功能(这种功能不允许出错,比如存盘功能)这个筛选的过程要尽早完成,而且最好是产品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三方的头头一起讨论,以保证立场客观、观点全面。筛选出重要功能点后,其他人员的工作安排要以重点功能为纲,有所侧重。●项目管理如果你是个项目经理,在排项目计划时,就得尽量优先安排重点功能的开发/测试,而且要安排能力强的人员来完成。按照我以前的做法,重点功能排计划至少得留出1/3的时间余量,以防万一(事实证明,几乎每个稍大点的项目都会出现万一)。至于非重点功能,尽量排到后面,安排能力一般的人开发/测试。然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肯定要有定期的例会。作为项目经理,你应该主要关注重点功能的进度情况和风险情况。一旦项目有延期的风险,就从非重点功能开始裁减(俗称砍功能)。由于是裁减非重点功能,不至于产生致命的影响。●设计界面设计界面时,你得保证所有的常用功能都放在显著的位置(比如工具条);还得保证它们用起来方便(比如提供快捷键和右键菜单支持)。对于卖点,它不一定是常用功能,它的目的是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和使用欲望。因此你要把它们设计得比较酷,有噱头。对于利益相关的功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侧重于业务逻辑实现。如果它既不是常用功能、也不是卖点,那么界面设计方面倒不一定要额外花大力气。其它的非重点功能,只要按照常规方法设计,不用花太大精力。●编写代码我发现很多开发人员有几个通病:先做有趣或容易的功能,然后再做无聊或者繁琐的功能;对自己有兴趣的功能投入精力多,对自己没兴趣的简单应付。以上这些都是开发的大忌。作为一个职业的开发人员,不应该以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决定开发的轻重缓急。正确做法应该如下:你首先得用主要精力完成上述所说的重点功能,而且要保证它们的代码质量尽可能好,尽可能方便维护(重点功能往往是经常有需求变更,经常被修改的)。对于重点功能中的“常用功能”,要保证时间性能够好(能快速响应)。对于用户利益相关的功能,要保证bug尽可能少(尤其是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的bug)。至于其它的非重点功能,只要不出明显bug,有点小缺陷无伤大雅。●测试如果你是个测试人员,你同样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测试那些重点功能。对于用户利益相关的功能,多进行一些健壮性测试、稳定性、安全性等测试(比如测试保存大文件是否会出错)。对于常用功能,主要进行易用性和性能测试(比如拷贝、粘贴是否易用)。至于其它功能,只要进行普通的测试,保证它不出现明显和严重bug即可。要知道Windows2000发布的时候,尚遗留上千个未修复的bug(当然都是低优先级的),微软不也照样发布。●产品演示有些软件开发完之后,会搞一些Demo进行宣传。如果你是负责进行Demo的人,你肯定要把主要的Demo时间用来秀软件的卖点,这样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效果最好;至于非卖点的功能,都未必要提及。几种和开发相关工作就介绍到这里,最后送给大伙一句话:Donotworkhard,worksmart!下面以我们的项目来介绍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1.首先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先弄明白用户想要什么(如果有老系统,可以先参观老系统,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有什么可以继承的)熟悉业务。需求调研完成后,完成开发文档《用户调研报告》,然后根据调研,列出功能列表,同时区分重点功能和非重点功能。2.调研完成后,画界面原型让用户来确认,如何使用等讲解清楚(这个过程中,可以会产生需求的变更),同时完成《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同时完成此文档的评审工作。此时,应该可以说到达了软件的一个里程碑。3.需求评审完成后,进行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此时形成的文档有《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同时完成文档的评审工作。4.设计完成以后,就要进行开发工作了。依据详细设计说明书,此时要先进行重点功能的开发,然后进行非重点
本文标题:软件开发经典100面试题+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2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