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药学综合与技能试题分布章节名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试卷五试卷六合计13年试卷常用医学检查指标1747608424自我药疗112101675518.5十二种疾病药疗1431166221910820药学监护149572145113.5特殊人群用药57221013167310.5常见中毒与解救91379186624药品临床评价811137102516药物警戒药源性疾病89816107584授课时间安排第一天下午:第3章,第9章第二天:第4章,第6章,第7章第三天:第5章,第8章,第10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综合第三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前六次+上年考题数部分统计血常规检查:13+1(正常值,临床意义,影响药物)尿常规检查:4(酸碱度、淀粉酶、尿糖)粪常规检查:1+1(细胞检查,临床意义)肝功能检查:4+1(正常值,英语缩写,影响药物)肾功能检查:0血生化检查:4(临床意义)血糖、血脂:4+1(正常值,影响药物)乙肝免疫学:2(检查项目的英语缩写)第一节血常规检查检查内容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沉降率一、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成人静脉血(3.5~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儿童(5.0~12.0)×109/L临床意义1.白细胞减少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特殊感染:G-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2.白细胞增多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以及新生儿和婴儿。病理性:细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胞浆内有颗粒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胞浆内无颗粒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中度感染可>10.0×109/L;重度可>20.0×109/L,伴核左移。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尿毒症)、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其他疾病: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2.中性粒细胞减少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度恶病质、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毒: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用药:抗肿瘤药等嗜酸性粒细胞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等用药:罗沙替丁、咪达普利,头孢类抗生素血液病:慢粒、嗜酸粒白血病等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用药:长期用激素嗜碱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疾病:慢粒、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等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疾病: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用药:促皮质激素、激素过量及应激反应等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增多传染病:百日咳、结核病、水痘、麻疹等。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淋巴细胞减少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用激素中性粒细胞↑时,淋巴细胞也相对↓单核细胞增多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红细胞计数(RBC)男性(4.09~5.74)×1012/L女性(3.68~5.74)×1012/L新生儿(6.0~7.0)×1012/L儿童(4.0~4.5)×1012/L1.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绝对性增多①生理性:缺氧和高原生活、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计数可达(7.0~12.0)×1012/L。2.红细胞减少:(各种贫血)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继发性贫血四、血红蛋白(Hb)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参考范围(g/L):男性131~172,女性113~151,儿童120~140,新生儿180~1901.血红蛋白增多疾病:慢性肺心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创伤: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2.血红蛋白减少大出血、再障、类风湿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贫血性疾病:缺铁,多由慢性反复出血疾病引起,缺乏B12、叶酸五、血小板计数(PLT)参考范围:(100~300)×109/L,女性(101~320)×109/L1.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骨髓肿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其他疾病:过敏性紫癜等用药:药物抑制骨髓、抗血小板药、抗肿瘤药、抗生素(氯霉素)、细胞毒药2.血小板增多创伤:急性失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其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真性RBC增多症、骨髓瘤、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六、红细胞沉降率(ESR)也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男0~15mm/h女0~20mm/h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生理性:月经、妊娠3个月—分娩后3周略增快。病理性增快:炎症:风湿病、感染组织损伤及坏死:心梗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2.病理性减慢: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弥散血管内凝晚期等第二节尿常规检查尿液检查的目的:①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②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③职业病(慢性中毒(④药物安全性监测参考值:酸碱度(pH值):晨尿5.5~6.5,随机尿4.5~8.0肌酐(mmol/24h):男性8.8~17.6女性7.0~15.8,儿童8.8~13.2淀粉酶:100~1200u自学:各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第三节粪常规检查自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柏油便黑色有光泽,如粪便隐血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第四节肝功能检查肝脏生理功能1、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和加工的中枢2、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正常值:成人40U/L升高的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2.其他疾病:急性心梗、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瘀血、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3.用药与接触化学品:肝毒性药(抗微生物药、血脂调节药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正常值:成人40U/L升高的临床意义1.心梗:发病后6~8h上升,18~24h达高峰。心绞痛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2.肝脏疾病3.其他疾病: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4.用药:肝毒性药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参考范围:男性≤50U/L女性≤30U/L升高的临床意义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5~30倍);传染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壶腹癌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纤维性囊肿瘤,胰腺肿瘤(5~15倍)其他病:心梗、前列腺肿瘤用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乙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参考范围(U/L):女性1~12岁500,大于15岁40~150男性1~12岁500,12~15岁750,大于25岁40~150(各医院可以有所区别)升高的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急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外胆管阻塞2.骨骼病:骨损伤、炎症、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ALP生成亢进)3.用药: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血清蛋白参考范围总蛋白新生儿46~70g/L成人60~80g/L白蛋白新生儿28~44g/L成人35~55g/L球蛋白20~30g/L白/球比值1.5~2.5:1血清总蛋白临床意义1、增高(1)血液浓缩(2)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2、降低(1)丢失和摄入不足(2)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3)其他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清白蛋白(albumin)临床意义1、降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消耗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合成障碍:肝功能障碍2、增高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血清球蛋白(Globulin)临床意义1、增高:以γ-球蛋白为主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2、降低:合成减少生理性减少(出生后至3岁)免疫抑制剂低γ-球蛋白血症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减少:1.A/G1: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2.急性肝炎早期,A/G比值仍可正常病情恶化,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防后较差第五节肾功能检查肾生理功能1、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2、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3、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血清尿素氮(BUN)正常值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升高意义1.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BUN(血清尿素氮)高于正常值时说明损害60%~70%有效肾单位。尿素氮测定对于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2.泌尿系统疾病:结石、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肾后性氮质血症)3.其他: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胆道手术后、妊娠后期妇女、磷、砷中毒血肌酐(Cr)正常值:Taffe法:♂(男性)62~115μmol/L;♀(女性)53~97μmol/L苦味酸法:全血:88.4~176.8μmol/L血清:♂53~106μmol/L♀44~97μmol/L增高意义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表现为正常严重肾损害:176~355μmol/L血液生化检查淀粉酶(AMY)参考范围:速率法血清80~220U/L临床意义1.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h,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h达到高峰,3~4d恢复正常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胆囊炎、急性酒精中毒等2.淀粉酶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CPK)参考范围:动态法男性25~200U/L女性25~170U/L临床意义1.磷酸激酶增高(1)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2)各种肌肉疾病、各种肌肉损伤、挤压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手术后、剧烈运动或反复肌内注射。(3)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惊厥、癫痫、甲状腺功能减退等。(4)用药服用他汀类药,或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药联合应用可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表现为cpk升高2.磷酸激酶降低:见于肝硬化等血尿酸参考范围:155~428μmol/L酶法:男性180~440μmol/L,女性120~320μmol/L临床意义1.血尿酸增高(1)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急慢性肾炎、重症肝炎等(2)核蛋白代谢增强: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
本文标题: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4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