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鉴赏诗歌的语言二、鉴赏精炼的词语(炼字)一、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题一般出题方式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清新•代表诗作有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绚丽•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6)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陶渊明、谢眺、谢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解答提示:一般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自然、明快;绚丽、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平淡,自然等等。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课堂示例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课堂示例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课堂示例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一般动词1.云破月来花弄影2.红杏枝头春意闹“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活用动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形象。“红”与“绿”形象地表明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形容词、副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数词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200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拟声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王维)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颜色的词炼字题型探讨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炼字题如何解答?答题基本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示例一:2002全国高考试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题步骤:(1)指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答题示例一〗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象,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①阐释“咽”“冷”两字在句中的含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②两字在描摹景物上的作用:绘声绘色(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地表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象。③两字在表现诗中意境的作用: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诗眼”分别是“咽”、“冷”。(指出诗眼)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答题示例二〗讨论一: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分析欠准确,空洞,未具体对诗眼进行分析,意境分析不准确。讨论二: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月色冷青松”,“冷”字用得精妙,显得青松的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无意境分析,分析欠准确。讨论三: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诗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字,而咽冷将泉声月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练习一:2008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退”字别致、生动的表现出飞鸿在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4分)练习二:2006福建卷不能换。“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有“对”的意思,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寞冷清的气氛外,还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更偏重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语言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5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