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家访,给孩子“爱”的晴空小池镇王埠中心小学张小峰前言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接待的非常热情,因为家访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俗话说“沟通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本学期,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兰兰,一个文静而又漂亮的小姑娘,最近整天披头散发,身上总是散发着难闻的异味,上课时很少发言,呆呆地坐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书写越来越慢,越来越差。她到底怎么啦?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际萦绕,心底禁不住隐隐地担忧起来。如果再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学习,更会损害人的身心啊!当机立断,我决定和张老师第二天去她家看看。我们来到了兰兰的家。刚进家门,一股难闻的异味扑鼻而来,我扫视四周,阴暗简陋的地下室里摆放着三张床,沙发上坐着一位衣着时尚的女人,大约四十岁左右。唯一一张桌子周围坐着一个老婆婆和两个刚会走路的小女孩在吃饭。眼前的一切使我的心情陡然沉重起来。对于我们的到来,那位衣着时尚的女人显然不太高兴。我主动做了自我介绍后,她才热情地站起来并告诉我们说:“我是孩子的姑姑,是不是侄女在学校不听话。”“不是的,你侄女在学校非常听话,但是近来学习成绩下滑很快。我们这次来家访,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她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于是,她姑姑非常生气地对我们说:“她的父母在外打工,上个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目前根本没时间、没精力照看她,把她寄养在我这儿。我没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我也教不好她,我也管不了她。前几天,她光看电视,不做作业,我说了她几句,她还骂我,往外跑,要跳河......等她妈妈满月后,送她到爸爸、妈妈那里去。”听着她姑姑的数落,孩子在一旁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我不由得一阵心酸,走到孩子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说:“你看,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一直在外地打工多不容易啊!他们这么拼命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你有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对不对?”孩子默默地点了点头。于是我接着说:“既然这样,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能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现在姑姑除了开旅社还要照顾你,也很辛苦,你明白吗?”我看到她低着头,陷入了思考中,手指不停的拽着自己的衣角。我继续说道:“其实不光是你的爸爸、妈妈、姑姑对你充满了期待,老师对你也是充满了期待的。你现在学习成绩退步了,是什么原因你想过没有?”她缓缓地抬起头说:“我知道,但我太想爸爸、妈妈了。老师,请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争取早日把成绩搞上去。”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们都会心地笑了。二一片冰心在玉壶走进娟娟家里,让人顿时被浓浓的幸福所包围。在他们家宽敞的房子里处处充满温馨,客厅、餐厅、过道以及卧室四壁,全是年轻的女主人亲自动手精心布置的装饰,有创意装裱的家庭照组合,有充满童话色彩的拼画,有写意艺术的自制工艺作品……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女主人对家庭的匠心独运,流泻着对家人的深深爱意。一家三口对老师的到来充满兴奋和热情。漂亮的妈妈向我们介绍着她美丽的家,言语中却是一份淡定与平和,爸爸偶尔在旁边作些补充,举止神情充盈着心满意足,那是一个男人幸福的自然流露。孩子更是兴奋不已,其表现与在学校截然不同。不再是那个胆小拘谨的瘦小男孩。他兴奋地向我们展示家里的一切,还主动拿起二胡为我们表演优美的乐曲。看来我们对孩子关注不够,这稀有的造访让孩子莫名地激动和兴奋。那种被格外关注的自豪与幸福写在他天真稚嫩的脸上。我不禁愧疚起来,孩子,对不起,请原谅老师对你的情感忽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尽力弥补。在轻松的交谈中,时光悄悄流逝,不知不觉就是一个多小时。孩子也一直快乐地参与我们的交谈。我们对孩子当晚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并鼓励他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做到轻松自如地与人交流,他会越来越出色的。走出娟娟的家,已是夜里十一点了。幸好是周末,否则我们这难得的拜访却又带给人家太多的烦扰。一路上,我依然体味着他们家的幸福,脑子里萦绕的还是这一家人之间那种冰清玉洁般的脉脉温情。三落月摇情满江树父母及哥哥长年在外打工,雅雅是家中的老小,平时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鹿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成绩在班里始终是前几名。和别的留守学生不同,她属于特别上进,自理能力强,自觉性也强的学生。本次家访我除了想看望看望她以外,更主要的,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或者教育方法造就了这样一个好孩子。家访,我当然是希望能和她的家长交流一下。到她家的时候,只有她和爷爷两个人在家,奶奶去买东西了。他们热情地请我进屋坐。家房屋虽说有些陈旧,但家具及摆设让人看了很舒服,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虽不是很阔气,也算是很温馨了。当我说到鹿芬在校的优秀表现时,她的爷爷丝毫不掩饰对孙儿的骄傲之情。说她是个从小就很让人省心的孩子。雅雅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做事情很是得体。在没有父亲嘱咐,也没有别人提示的情况下,她待人接物表现出的落落大方,足以看出这些已经成为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她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她说一天下来学习很累,好像没有时间休息,永远是做不完的作业。我建议她统筹安排时间,先做急需上交的作业,课间一定要休息,这并不是浪费时间,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我问她父母不在身边会不会想念他们,希望父母留在身边吗。还没等她回答,她的爷爷就抢先说开了。他说上年他们大年初四就离开家去南方打工了。只好跟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八月份他们才回家一趟。在外打工的时候妈妈由于思念女儿,担心她吃不好,怕女儿受委屈,有时候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过几年他们不打算出远门了。这样可以多照顾照顾家,多关心关心孩子。我没有多说什么,我想这对父母的决定是明智的。我只是说雅雅以后要享福了。我看见雅雅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后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细胞,走进不同的家庭自然见识世间百态,感受百味人生。无论走进什么样的家庭,受到怎样的待遇都不能改变上门家访的优势所在。教师上门家访是学生、家长、老师三方互动的最佳平台。它让我受益非浅,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特殊学生的家访,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本文标题:家访征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6653 .html